“叮呤、叮呤、叮呤”的闹钟响起,打破了朴博的美梦,结束了另一个世界的神游,回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藏在另一个世界的空灵,没有重量,没有形体,没有颜色,总是隐身在黑暗中,躲在睡梦中。急促的闹钟声,惊吓了它。它无声无息地从身体的第八窍,逃逸了,像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飘去了远方,一个没人知道的远方。也许,是这空灵,主宰着朴博的另一个世界,脱离了物质世界的领域,游走在感官之外。它架起了肉身和神灵对话的桥梁,在人间不能说的话,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倾诉;在人间不能做的事情,在那里,可以遵循内心的方向执行行为指令;在人间不能实现的愿望,在那里,许个愿,就可以美梦成真。梦里的空灵,悄悄地修复着溃疡的胃黏膜,修复着糜烂的血管壁,修复着有缺损的基因片段,平衡着激素的分泌,也会让梦想,飞得很高很高。
清醒的时候,朴博从来感觉不出空灵的存在。他在睡梦中,恍惚地感觉到了一种暗物质,自由地穿梭在他的血管里,毫无障碍地进出他的身体,遨游在黑糊糊的世界。在睡梦中,他的欲念,常常拽紧它,或捏住它,要把它带回真实的物质世界,当做精神的伴侣。但是,它总是随着梦,遁形去了黑暗世界。它像风那般,从来都是飘忽不定的,来无踪去无影,不会留下任何的具象,不会留下任何的线索,不受重力的束缚,不受习俗、舆论和法律的约束。
白晃晃的光线穿透了墙壁,让采光欠佳的房间,亦有些光亮。朴博揉了揉双眼,打了几个哈欠,伸伸懒腰,才掀开轻柔的被单,下了床。
顾佳已经洗漱完毕,化好了妆,一个劲地催促着朴博赶紧洗漱,还有些抱怨地说:“都几点了,你还在磨磨蹭蹭。还不赶快!到时迟到了,被老板骂,又被罚款了。”
朴博有些含糊地应着话:“好,马上就好。”,便以超音速的速度,跑进了洗手间,刷牙,洗脸,解放身体。不超三分钟,他利索地完成了这些不知从何时流传下来的行为习惯。
如果不需要刷牙、洗脸,他还能多睡一会呢;他的潜意识里,宁愿用多睡一会代替刷牙、洗脸,况且,不刷个牙,不洗个脸,不像用锋利的匕首一割皮肤就出血吧。在发呆的空闲时,他偶尔会琢磨一下——这无聊的刷牙、洗脸,威力为何那么强大,不需要任何的提醒,没有任何法律的约束,无论是黄皮肤的中国人,还是白皮肤的欧洲人,或黑皮肤的非洲人,起床后,完成的第一件事就是它们,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悄无声息地左右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从生至死,都得默默地坚持着。或许,它们的程序已经被编写进了每一个人的双螺旋结构。
对于朴博,与其说讨厌那么早起床刷牙、洗脸,不如说是他的财务没有自由,所以不能睡到自然醒,不能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不能想不上班就不上班。为了一种随波逐流的生活,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他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低下高贵的头颅,忍辱负重地前行,能屈能伸地迎合着别人,重复着程序化的生活模式。自由,都是相对的,为了一种自由,不得不放弃另一种自由。他接受了相对自由主义,则是放弃了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主义,绝对自由,会使他失去更多。这种选择符合生物的趋利避害的本性。睁开双眼的时候,他是一只勤劳的蜜蜂,该采蜜的时候采蜜,该修建蜂巢的时候修建蜂巢,该服侍蜂王的时候服侍蜂王,该为蜂王而战的时候就为蜂王而战。
下了楼,朴博和顾佳,就各奔东西了,朴博往地铁站的方向走,她去公交车站等公交车。
朴博提着提包,消失在浩浩荡荡的人群,行色匆匆,跟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排队安检,排队过栅栏,排队上列车,挤车厢。二十分钟后,他还得排队上楼梯,排队过栅栏,再排队上楼梯,才得以重见阳光。这短短二十分钟,封闭的列车,搭载了几千名乘客,急速地穿梭在黑暗的地下隧道,有点像地心探险似的。
逃离了黑压压的人群后,朴博呼吸到了更新鲜的空气,被解放的身体,如释重负。
也许,吃腻了皮蛋瘦肉粥,朴博也就没有在城中村那里购买早点。出了地铁站,他决定换换口味,在路边的小摊买一份早点,解决温饱。
来自五湖四海的淘金者,以三摩车为平台,或在塑料材料搭建好的小屋,正忙得不可交加,一边在加工早点,一边做着买卖,还一边卖力地吆喝着,只恨自己分身乏力。热气腾腾的小摊点,总是洋溢着各种各样的食物香味,满足着赶着上班的年轻人的食欲。每一处卖早点的小摊处,都有一大帮年轻人在排着长龙,静静地等候着,惺忪的双眼中夹带着挥之不去的焦灼。一条条大街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冲击着行人的耳膜;形形色色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诱惑着饥肠辘辘的行人。街面上,有东北人在卖煎饼果子,有xx人在卖凉皮,有wh人在卖热干面,有gd人在卖皮蛋瘦肉粥和五谷杂粮粥,有hn人在卖烙饼,有sc人在卖酸辣面,有hn人在卖豆浆和油条,有jx人在卖包子,有ah人在卖捞面,有广西人在卖炒面,有hb人在卖饺子、、、、、、这座城市,像有容乃大的大海,敞开胸怀,包容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漂泊者,夹杂着各地方言的普通话,可以在这里自由地交流着;带着各种根深蒂固的习俗的年轻人,放下种种偏见,可以在这里和谐地相处;不同口味的异性之间,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恋爱;千奇百怪的思想,可以在这里强烈地碰撞;千姿百态的创意和点子,可在这里成长、开花、结果。在这里,没有外来者和本地人的明晰界线。它从来不问闯入者的身份、家庭背景和过去,它承认每一个人都是它的主人,它给每一位来者机遇,可以凭着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和善于思考的脑袋,在这里扎根、发芽。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在这里,继续演化着。
朴博挤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挑来选去,不知该上哪一家买早点,不知该吃啥。最后,在队伍较长那里,排队买了一份热干面。他相信,因为好吃,所以才排长队。他提着打包好的热干面,急匆匆地向科技大厦走去。
到了办公室,离九点还差十几分钟。朴博发现,清静的办公室,只有吴姐一人。她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脑屏幕,超脱了身边的世界,似乎进入了忘我的工作状态。朴博,轻轻地迈着碎步,将脚步声降至最低分贝,不忍心干扰到她的专注状态。
到了公司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录指纹报到。录了指纹在机器里,第一是证明自己没迟到的最客观依据,第二证明自己来上班了。即使与他有关系的某位朋友被谋杀了,录指纹机也可以作为他不在案发现场的证据。这超工业革命化的时代,老板与员工之间的信任,靠自律不如靠制度,靠制度不如靠文化。这或许是现代的契约精神。
朴博在录完指纹后,指纹机自动地发出了响亮但干巴巴的两个字“谢谢”。这分贝有些大的噪音,让坐在不远处的吴姐反应了过来。她从一丝不苟地忙碌的状态中,回过神来,条件反射似的,往噪音的方向望了望,看到是朴博时,露齿而笑,条件反射地吐出了一句话:“早啊!朴医生。”
有些不大习惯的朴博,不大自然地笑了笑,应付地说:“早上好!吴姐。”
“这么早就过来了。吃早餐没有?”吴姐似乎想从专注的工作状态中脱身,放松一会,无话找话聊。
“还没吃。不过,打包上来了。”
“在路边摊买的吗?”
“是的。买了一份热干面。”
“你是武汉人?”
“不是啦。我是想换一下口味,所以今天尝尝热干面。我看在那里买的人,还挺多的。”
“路边摊的东西,还是少吃点,不卫生,质量也没保证。媒体报道过,这些路边摊的面,多来源于那些“三无”的小作坊。想想,都觉得可怕。“
“吴姐,说的有道理。但是路边摊买早餐,便宜又方便。有时候,还是抗拒不了。跟飞蛾扑火的道理,差不多吧。”
“这属于个人选择的问题吧。今天的你,不愿意花多几块钱,让你的健康增值;明天的你,可能得花很多钱去治病。”
“谢谢吴姐的提醒。其实,这些知识和道理,我都懂。但面对各种美食的诱惑,我总是难以拒绝。我经常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选择乱七八糟的美食,不在乎健康?还是为了健康,拒绝乱七八糟的美食?”
“好吃的东西,往往不利于健康。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炸鸡翅和汉堡包,这些垃圾食品,我真搞不懂,为什么可以在中国那么畅销?”
“或许,存在必有合理性。很多东西,不能仅仅从健康的角度去解读它们,它们的背后,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力量在左右着它们。”
朴博边和吴姐聊着,边簌簌地吃完了香味十足的热干面,用纸巾抹抹嘴,返回自己的座位,打开电脑,进入准工作状态。九点已过,虽然茫然无措地面对着打开的word文件,反复地复制、粘贴,再删除,但他必须摆出一种工作的姿态,进入一种忙碌的姿态,应付着老板的火眼金睛。其实,他发自内心地渴望自己,能够马上胜任新的工作模式,踏踏实实地完成一个项目方案,这样,才不愧于自己的薪资。
十点十分,负责心血管疾病项目方案的杨强,在公司的QQ群上发布了消息——孔总,有空讨论一下心血管疾病项目吗。孔总马上回复——可以,现在就开始。孔总果断地暂停了手头上的活,召集大家进入会议室,准备讨论,但销售员除外。
杨强,首先走进会议室,在长长的办公桌上,娴熟地摆放好投影仪、手提电脑,并接上电源和各种接头,打开电脑和投影仪。孔总昂着头颅,大踏步地走进会议室,催促着与项目方案相关的员工参加,有负责营养方案的刘红,有负责运动方案的梁豪,有首席医生专家孔福和刘玉。朴博作为旁听者参与和学习。
“开始吧。”孔总轻轻地说,讨论便拉开了序幕,相当于启动了汽车的引擎。
胸有成竹的杨强,听了孔总的一声指令,直愣愣地盯着电脑屏幕,清了清嗓子,用洪亮的声音说了一句开场白:“大家好。今天讨论的内容是心血管疾病的总结报告。”
接下来,杨强像一位医学院的授课教授,滔滔不绝地念着文档上的内容,念完一页,鼠标一点,自动地翻到了下一页。无论是孔总,还是退休的首席医生专家,以及那些年轻的医生们,都像文静的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白花花的墙壁,快速地阅读着浮在墙壁上的文字。安静的办公室,只剩下杨强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回荡。
从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概况、目前状况、发病机制、发病规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管理方案,杨强都一一地陈述着,不放过任何的知识点,不留一处死角。他着重讲述了公司通过网络管理这类病人的优势,分析着公司的慢病管理与传统医院的不同,娓娓道来,符合科学,不失严谨。
坐在右手边的孔福,听完了杨强的报告,意味深长地说:“总体上,这份总结报告基本概括了心血管疾病的来龙去脉,也突出了我们的优势。但在降压药物的分析上不够详细,可能还得修改修改。”
紧挨着孔福主任的是刘玉主任,听了孔福的讲话,挪了挪凳子,对视着孔总,发表了自个的见解:“我觉得杨医生做的这份总结报告,还是不错的。但在如何管理这类病人这方面,还需要做得更细一些,更人性化一些。”
坐在左手边的孔总,听完了杨强长篇累牍的总结报告,一字不漏地审阅完了投影在墙壁上的内容,摘下有些累赘的眼镜,伸长着脖子,拿起泡着枸杞、红枣和当归的水杯,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睁大双眼,不苟言笑地说:“这份总结报告。第一、我觉得不够严谨,特别是报告上罗列出来的那些发病率、患病人群概率等等数据,我们需要拿出证据来说明,不能随随便便在网上抄一些不靠谱的数据就算了。第二、报告上没有突出公司治疗和管理心血管病人的痛点、痒点和尖叫点,需要认真想想,再好好地修改。第三、我们公司治疗这类病人的治疗方案,具体疗效不够清楚,应该具体到可以在多长时间可以治疗到什么程度或多长时间可以治愈,明确地写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吸引到客户来买单。据于以上三点,我认为,杨强的这份总结报告,还不能通过,需要秉着严谨的思维,仔细地修改,再做讨论。孔主任和刘主任,认为怎样?”
杨强听完了孔总的居高临下的高论,心忽然凉了半截,灰心丧意的情绪浮现在脸上,呆呆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地接受着审判。
倒是那两位技术总监——孔主任和刘主任,无奈地笑了笑,不约而同地说:“那就按孔总的意思修改,修改好了,再讨论。”
一场冗长的项目讨论会,有条不紊地地结束了。没有激烈的争辩,没有白热化的针锋相对,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够资格的老医生,都必须在遵循公司理念的前提下,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他们常常屈服于孔总的强权意志,规规矩矩地编写着种种的项目方案。强势的孔总,不希望任何员工,违背公司的宗旨和理念而做事,因为这样,公司的理念和他的权威就会遭到瓦解,那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会出现的。这年头,谁出钱,谁就是大爷,谁就掌握着话语权。
坐在一旁的朴博,转动着眼球,时而看着孔总,时而看着杨强,脑子像少了一根玄,不知说点什么,怎么也得说两句,抖出自己的本事,在孔总的心里,留个好印象吧。在这关键时刻,他的大脑却短路了,搜索不出一句有分量的言语,像个哑巴似的,有些好奇地看着别人在演戏和装逼,自己却无动于衷地坐在软绵绵的椅子上,看戏。他想,还没轮到我上场的时候呢,先韬光养晦吧,该大显身手时会大显身手的。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