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是中午时分,去酒吧倒是有点太早,起码得等五点之后,今天马金喊出白飞来,除了去收集孟老头的消息以外还有个目的就是让白飞待自己了解下他们平常的经营模式,这个很重要。
因为,从自己两番寻找门路都杳无音信可以看出,想要进入到娱乐行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个世界很多事情没有人脉关系就会变得非常复杂,门槛会变得远比想象的高出许多。香港在70-80年代很多女星看到了影视的暴利,人人都想要往里面闯,每年的港姐亚姐之争真的是相当的激烈,但很多人正选上了港姐亚姐,或者在竞选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有了一定的名声又能如何?很多女星还是不得不靠脱成名,陪睡接戏,而且越是暴利的行当其抵抗力越是强大。
主机市场,索尼上位经过了多少炮火的洗礼才有了21世纪的如日中天,多少影视制片公司不得不看三大院线的脸色。很多事情人们往往只关注到了其中的利益有多大,其过程跟自身条件压根就懒得去考虑,因此后世大量投资失败的安利真是屡见不鲜,将一切想当然化不失败那真是撞大运了。
马金也想撞一次大运,可幸运女神从来不会现在他身边。就像上一世,每天除了在公交站看着琴儿到九点打烊,回到家就是玩游戏,二十多年的游戏生涯,马金从来没爆发过什么人品。这重生了好像也没能时来运转,2次投稿费尽心机都变成了白费心机,好在一开始马金就没抱太大希望。
云飞熊飞的港漂也只是备份只是一步锦上添花的棋,志钟进入沙龙行当也只是个铺垫的暗棋,一切的前戏,基石,从苏老正式教他功夫的那一刻开始,马金就走了自己的打算。
其实也怪马金自己并不是十分了解港台报社这个阶段的情况,而且哈利这小说在后世是被划分成儿童向的,暮光也是青春向的,这种东西对于以武侠主打的《明报》来说是不太可能被看中的,不过在当时香港应该还是存在差不多60家的报社,不比《明报》差的还有《星岛日报》、《东方日报》,相较于有稳定写手的《明报》,其实另外两家更有可能接受外人的投稿,当然后面两家在这么多年长胜存在,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并不一定会签,如果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马金其实更应该去选择一些相对较小的报社,而且实际上内地看报的人也是很多的,直接投内地或许会更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70-80年代虽然港台的娱乐行业一直是内陆向往崇拜的对象,但实际上内地的艺人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远比港台地区更注重艺术及品质,港台地区在其黄金年代几乎全都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暴利之下粗制滥造不思进取,以至于辛辛苦苦从无到有十多年才做出的港片名声,又只辉煌了十多年就没落了下去。直到20世纪初靠着老牌明星的号召力还能整点票房,到了21世纪基本上港台地区的艺人制作人都疯狂的涌向内地,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内地做实事的老一辈艺人已经不多了,但他们留下的是被他们一手扯起来的内地消费者,他们并没有有什么收获,只留下了一颗能结硕果的大树。
马金并不清楚这个更庞大的市场,在失去了细心照顾它的人之后能活几个十五年,但娱乐人从来不会关心这个问题就对了。
这倒不是要黑谁,而是进入21世纪后大量很烂的片子总有大量人去为其买单,像较近的《小时代》、《煎饼侠》,一个纯粉丝电影,一个纯明星效应,两者异曲同工的手法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但凡不是脑残粉的人看这两部电影都是摇头,这已经很明显的就说明了内地也在逐步走向港片的老路,不过变数就是内陆人多罢了。港台加上东南亚加起来撑死几千万人,真正的脑残粉连一千万都不到,他们的消费是支撑不了越来越高的影视制作费的,但内陆却不会,一个当红明星随随便便就能有上百万上千万的铁粉,一部电影电视随便出现4-5个当红明星,其票房收视率就低不了了。
马金自己做过编辑,里面的弯弯绕绕也清楚的很,可能自己的投稿说不定现在就在垃圾堆里面堆着也许已经变成了灰烬,不过好在给报社的投稿都不会太多,马金也没吃什么大亏。其实,文学在内地是不赚钱的,与其说赚钱倒不如说赚名声更为合适,但对于马金这个死过一次的人来说名声真的是浮云了,倒是利益才是王道。
别提什么死过一次的人不看重名利美色,真正死过一次的人才更加有欲望需求才对,不过是他们对欲望的追求更为强烈更为执着,不过在追求的路上他们更舍得付出以至于让人感觉他们什么都不在乎好似看破红尘往事一般,是那样的高雅淡然,其实那看似无畏的外表下面隐藏的是野心勃勃以及熊熊欲望,马金虽然自己还没发现,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上一世马金最缺的两样东西:美色跟美食。没有女友自然没有老婆,单身男人虽然学会了做饭,拥有一手不错的厨艺,但一个人生活过的都懂,即便做饭是件美好的事情,但也绝不会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口腹之欲去经常下厨的。马金就是如此,小时候有云飞小林宝儿跟着,父母也忙,马金倒是经常下厨,简单的田园时令,河鲜水产即便话更多的功夫,马金也心甘情愿的抽时间去变着法子的去做各种种类的美食,就拿豆腐这简单的食材来说,马金就做过六七种菜品了,马金不是正经厨师一样豆腐做出这么多花样十分不易,像青菜豆腐汤,豆腐猪血汤,红烧豆腐块,黄鳝豆腐羹,麻婆豆腐,油炸黄金豆腐,都是马金比较喜欢的,不过像喜欢特别辣的云飞就比较喜欢类似毛血旺的火锅了。来到这大城市,姑妈每天也没太多事情,做饭肯定是轮不到马金了,而且马金在这边要更多的去写小说原稿,些剧本存着,也就没那么多的时间了。
小学为什么马金会有那么多的时间?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的是,小学马金并没有在学校写过小说,因为不想被当作猴子,放学就被苏老头拉去训练几小时,回来就累成狗了,哪里还提得动笔?而且晚上马金还要学习日语英语,每天还是挺忙的,不过小学学校时间倒是真闲,看着小朋友过童年大抵就是马金小学的学校生活了。
话说回来,白飞一路上带着马金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东逛逛西看看的,对于马金,白飞是有问必答,倒是让马金对这个时代的大陆人民的生活了解的是更加清楚了一点。在马金的记忆中自己家的生活是苦的,由己及他本能的觉得这个时代落后的不行,其实这也没错,相较于几十年后,80年代确实落后的不行。不过今天白飞的介绍马金才明白,虽然大伙看上去并不富裕,但已经有了初步的消费能力,起码说明不会饿肚子了,只要你肯工作,绝对是饿不着的,稍微有点文化的人,还能得到不错的工作,工资也都是很不错的。特别像这个年代的楚城,真心是很不错的,天然港口不少,码头前络绎不绝的商船给了很多人工作的机会,马金今天就看到了那一船一船的西瓜,还有大量其他瓜果干货,当然由于还是夏末,西瓜依然是最多了,满地破碎的瓜瓤,人声鼎沸的争吵,真是让马金大开眼界了。
不过马金过来不是为了参观,更主要的是看有没有赚钱的什么好路子或者能有一些好想法为接下来的路铺好基石。
“小马,这个码头可以算的上是附近最大的了,基本上以前的老兄弟都是在这儿讨生活的,可惜自从孟老头干那行之后兄弟们心就散了。”说起这事白飞就有点抑郁了,谁人不年轻?谁人不风发?眼睁睁的看着曾今的兄弟们一个个变成如今的敌人,到底是为什么,年轻的白飞并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