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都城之外,东南二十里的偏僻处,有一座山,山名《常青山》,山上有座《问道阁》,是掌管皇城供奉堂的徐国师居住修行所在,郁郁葱葱的山脚下,有一座名叫青山小镇的村庄,据说以前此处并没有村庄,甚至连《问道阁》也没有。
不过自从宋国来了徐国师之后,因其道行法力高深,极受宋王敬服,为了让其修行不受凡尘打扰,故特许让其从皇城供奉堂搬离出来,并给他在这个僻静之所修建了一处道观,也讨个便宜,让部分有仙根与向道之心的皇室之人随其修行,希望能出个法力高深的修着,这样在这仙师的世界,宋国就能更稳固。
不过徐国师有修行在身,即使住在深山,也可以辟谷,但是跟随他修行的刚入门的修者,却没有那个功力,更何况还是皇室之人,自是养尊处优,就算能舍去荣华富贵,但是难道能指望这些人能深处荒山,还能处理好自己的衣食住行?所以宋王就特地让人在山下修建了一处村庄,方便给那些在山上修行之人的生活提供方便。
李诚被宋王册封为国师之后,并没有立即接手供奉堂,而是让苗婆婆暂时接管,苗婆婆因为接管供奉堂无暇分身,就让身边的灵儿姑娘给李诚他们一行人带路,根据李诚自己的要求,指引他来到了青山小镇。到了地方后,灵儿对着李诚一行说道:“好了!就是这里,至于剩下的山路你们自己走吧!本姑娘就不奉陪了!”
“灵儿姑娘不到阁中喝杯茶再走。”李诚还恶作剧的假心心道。
“不用!”灵儿说完后,干脆利落的离开了。
见到如此情况,李诚心中叨念到,这还真是够公事公办的一点情面都不讲。
李诚也没在多想,转头对着一众土匪转型过来的门徒道:“走了,上山。”
不过其中一个曾经是匪首的独眼道士抱怨道:“掌门师兄,为什么我们放着好好的皇城不住,偏要跑到这偏僻的荒郊野外来住。”
李诚听了嘿嘿一笑道:“想住城中可以啊,刚才灵儿姑娘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正好相信她还没走远,我去给她说道说道,让她打赏你个太监总管的位置。”李诚说这话,作着将要转身去追的模样,吓到一众土匪道士那是胆战心惊,一群人连忙扯住李诚,口中说着告饶的话。
李诚见把这一帮没能收住土匪性子的假道士,调戏到差不多了。轻轻一挥衣袖,甩开这些皮厚的家伙,没有在镇上多做停留,直往山中问道阁而去,一众假道士见了,只有无奈的跟上。
常青山上的问道阁,依山而建,有一条直通山阁的石子铺就的小道,来到问道阁门前,有一颗长青松木,阁楼古朴自然,不显奢华,道是很适合清修,李诚看后心中还是比较满意的。
“拜见国师!”只见阁中早有一众道士迎出,似乎是以前跟随徐国师的道童。
来到问道阁大殿中,拜祭过三清祖师之后,李诚对着一众本来应该是跟随徐国师修行,因为徐国师走的干脆,导致现在却没人管的道童说道:“你们中愿意留下的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不变,不愿意留下的可以还俗,贫道并不强留。”说完后,也没有跟他们扯皮,让他们出去商量,决定好了再来找他。
接着看向自己带来的这些人,只见李诚说道:“随我走了这些时日,既然我在这世俗中有这一段缘分,之前也跟宋王说了建立门派的事情,索性就在这世俗开创一个道门门派,名字嘛也不用太麻烦,就叫《问道阁》好了,趁着有时间就顺便把你们的道号也取了,既然你们是盗匪出身,就取谐音‘非’,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为了好称呼,就以非一到非十称呼。”说完,对着几人,从一道十一一指定。
“掌门既然都出家当了道士,还记那些前尘往事干什么,‘非’这个道号不好,不如重新取个,还有一到十是不是太随意了,显得不够威风。”独眼道士首先抱怨道。
李诚听了,脸色一冷,哼道:“当道士还想威风,道是贼性不改,再说你们是当道士,又不是当和尚,忘什么前尘?至于说道号,你相对于他们还算好的,毕竟非一,还可以叫非大嘛,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可以让给别人,我来给你重新取。”
非一没有注意到李诚的脸色,还满脸期待傻傻的问道:“取什么道号?”
“斐菜!”李诚回答道。众人听后,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爆笑出口,听完之后,非一在不敢吱声。
眼见一众不合格的道士总算安静了下来,李诚单手一挥,招唤出住在弥虚核桃中的童心与毛驴,将毛驴赶了出去,他的意思是反正常青山地方大,足够毛驴折腾,不然长期窝在弥虚核桃中,生出懒病来。
最后李诚一开紫霞天眼,观看整个山势灵气走向,最后一收天眼,再一指点在童心的眉心上,吩咐童心道:“按照我给你的布九宫局,带着他们去种下同心桃核。”
“知道了,主人。”童心回答后,飞到非一几人身前,督促着他们出去了。
之后李诚在殿中坐了会儿,不一会儿,那先前出去商议去留的一群人回来了,不过李诚发现人群中少了不少人。李诚也没有在意,而是对着那留下的众人道:“之前你们谁是管事的。”
只见一人走出说道:“小道云聪,之前徐国师在的时候,他多是修行,道观之中的杂物多为我打理。”
李诚点了点头,说道:“之前听说你们这些随徐国师修道的,多为皇亲国戚,不知可有此事。”
“正如国师了解的,小道出家前就是宋国庶出王子。小道想随李国师姓,从此名为李云聪,不知国师是否允许。”云聪问答道。
“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想用就用吧,不用在意。”李诚回道。
“我也知道你是想借我避开俗世纷扰,这样少了许多争斗也好,不过我现在要你去办一件事,宋国的官场我不了解,我需要你去一趟皇城,找一下管兵部的官,让他们准备五百匹骏马到我这来。”李诚说道。
“国师可是为了对付楚国做准备。”李云聪机灵的问道。
李诚笑了笑说道:“你倒是有些机智,对了带上我的令牌,也顺便向宋王说下情况,最好能把苗供奉也找来。”说完,给了他国师的令牌,就让他去了。
交代完所有事情后,李诚来到殿外,看着阁前道场上的青松,叹道:“世事如棋,变幻莫测,就看我这一步棋能否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