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策划
林帆见房子里的光线已经慢慢地暗下来,就开了灯。为自己倒了一杯开水,想了想真可笑,自己吃过晚饭,就感觉有些渴,直到这个时候,才顾上喝水,也不知忙的什么。他喝了一杯水,又不慌不忙的吃了一个橘子。这才呼陶雯雯。
“陶总,不好意思。我正和老家的人通电话,没办法停下来,叫你久等了。陶勇我和他已经说好了……”
“恭喜你了。刚才你和老家的人说的是不是还是那个事儿?”
“恭喜?那个事儿?”林帆忘了刚才哪个茬儿,倒有些茫然了。
“相亲的事儿呀!老秦都给我说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说这个,其实,我是被陶勇的话挤兑的没办法,才那么默认了。这倒是好事儿,省得我再和他磨舌头。其实,没有那回事儿,我不过是敷衍陶勇和秦师傅才那么说的。我只是因为离家太近,只有三小时的车程,不回去看看,有点说不过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你回家去看看,不会耽误你月底的考试吧?我倒是不担心你的考试,我只想要好好的谢谢你。我想,在你考试之后,给你引见一些人,也许对你毕业后找个合适工作有帮助。别看留京指标这么难弄,我给你引荐的这些人还是有办法的。”
“谢谢你的好意。可别为陶勇的事儿谢我。那完全是陶勇自己要朝好路上走,我其实没有起什么作用,只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顺便在大伯大妈那里代我问个好,对陶勇还是不要把这事说破了。不多说了,明儿早上五点钟有班车,我得四点半就起床。”
不到九点钟,林帆刚从班车上下来,就遥遥看见雷叔摇晃着一顶遮阳帽招呼他。林帆向他走去,雷叔高兴地拉着他对他说:“小帆,我接到你的电话时,还在山上。开车跑了一个多钟头,也是刚到这儿。你爸也在山上,易老板的发电机组坏了,他们的人修不了。一百多号人停了两天,没法儿干活。易老板只好把你爸请到工地,帮他们弄到夜里三点多才算修好了。这会儿可能还在睡着呢,熬了大半夜,我没给他说你回来的事儿,让他多睡会儿吧!你要不要回家,看看你妈?我顺便送你回家一趟。”
“雷叔,我看咱们还是先到你那里,把要紧办的事儿先办了,晚上再回家看她。”
县城里的街道虽然不是很宽,但由于人车也不太多,雷叔自己驾着车开得很快,拐了几个弯,不到十分钟就来到巨贝县最热闹的大街,在一个装修得很华丽的饭店门前停了下来。这是个五层楼的建筑。楼房顶部女儿墙上,有四个金色的立体大字,金山酒店。大门右边挂着一个竖写的牌子,银铜沟金矿。
雷叔熟练的把车从边门开进去,停在停车房。这才招呼林帆:“走,咱们上去。”雷叔带着林帆到了二楼最西头的房门前,开门让林帆进去。他从热水瓶里倒了两杯水,对林帆说:“先喝点儿水,路上大概得四个小时吧?”
林帆点了点头说:“平常三个小时应该到了,今天路上有一处事故把车堵了,耽误了一点儿时间。我坐的是头一班,五点十分就发车了。我雷婶还好吧?小山考的那个学校?”
“别提小山上学,他就一点也不愿意上学。我说就是上上技工学校也好,你猜他怎么说,要费那个劲儿,还不如直接跟我林伯伯学机修,这不,昨天晚上他跟你爸熬了大半夜。”
“他要真的愿意干这个,那也是好事儿。不管怎么样,这也是门儿手艺,矿上需要的人才,我看,以后还会越来越吃开呢!”
“可不是吗,你看你爸。易老板的发电机组坏了,他们的机修工急的什么似得,弄了快两天,就是修不好。你爸去了,鼓捣了五个小时,好了。这就是技术,不管什么技术,学精了,就是本事,就看小山怎么干了。”
“雷叔,你放心。我看小山跟着我爸没问题。你说到易老板,我舅说……”
“你说的是把钱转个手的事儿,那个都办好了,只差你回来,把这些手续都认定一下。没有什么费事的。像易老板这儿的这几笔去年都不算,光今年就两千多万……”
“雷叔,我想不明白,咱们怎么有那么多的账外收入?”
“这个,我们老几个没有告诉你,现在,给你说清楚,也不迟。咱们的账外收入有这么几种。一个是南方搞首饰的金店,他们情愿用现金买咱们的成品金。他们销售的金首饰,收入的都是现金,买的人不一定要发票。他们买咱们的成品金就直接用那个现金,两头都不进账,就省了交税了。”
“这个,要严格地说起来,就是偷漏税……”
“现在,把这个叫避税。不管怎么说,都是违法的。可是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这么做,不这么做不行呀!你想想一个企业,银行贷款的利息占一大头,各种有名目的税费又是一大头,不能明说的赞助更是个无底洞。我们好的是没有银行贷款这一头,咱们的自有资金还用不完。”雷叔边说,边注意林帆,见他好像在想些什么:“小帆,你好像在想些什么?”
“雷叔,不瞒你说,这么做,将来会有麻烦的,查你个偷漏税,就是大事……”
“小帆,你以为你舅和我们几个不知道这犯法,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不过,现在人家都这么干,要倒霉大家都倒霉。上面也知道,法不责众嘛!你看看有几个企业为这个事儿被关了。”雷叔很坦然的说:“现在的企业,就怕你账上的盈余多。像咱们这样的,收入大,支出少,盈利高的企业更成了唐僧肉,只要沾上边,能管上你的机关部门都想咬一口。像咱们这样的县里有名的纳税大户,就更是重点。所以,要不打一点埋伏,留点余地。万一那天有点什么事儿,资金链断了,连生产费用和工资也拿不出来,除了关门,就再也没有法子。”
“雷叔,我也知道,有这种情况。不过我觉得,这总归不是好事儿,总有一天要出麻烦的。”
“你要明白,要不这么干,当时就可能干不下去。与其当下就干不下去,倒不如就这么来,将来的麻烦到将来再说,说不定将来什么麻烦都不会有呢?”雷叔耐心的说:“想那么长远的事干什么。就拿咱们开的这个矿来说,当初刘成贵还不是说拿走就拿走了……”
“现在不比那个时候了,法律健全的多了……”
“那是书面上的事儿,还得看执行法律的人心里头怎么想的。他们心里要还是按老的一套想。社会主义国家什么是你个人的,都是国家和集体的。他能管着你,他就是国家、他就是集体,他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你给他讲法律,他可以变着法儿,绕过法律对付你。你舅和我们几个老哥儿们,都信这个。”雷叔有些不平地说:“说那些空的没有什么意思,咱们还是说眼前的事儿。我刚才说了。我们打这个主意,把收入隐藏下来,打个埋伏,可不是一半天了,从那时干生产队就是这么想的,谁不这么弄谁倒霉!”
“我今天就把这些隐瞒下来的资金情况给你说清楚。刚才说了,第一个大来源,就是那些南方大金店,顾客用现金来买首饰,他用不着发票,这种现金也不用进银行。再一个就是咱们自己开支上来虚的,比如易老板他给咱们打洞子,进尺的工程费用八十万,咱们要他给开三百万的发票。这不就把二百二十万多出来了。当然人家多开发票也要多花钱的,比如人家多花了十五万,这咱得给人家,剩下来的二百零五万再转出来,咱们的账上就显不出来了。”雷叔耐心的给林帆讲解,林帆心里想学校的教授们可讲不了这些。
林帆见雷叔说得口干舌燥,赶快去给他倒了一杯开水,一面眼睛看来看去。雷叔接过杯子觉得太热,放在茶几上晾问:“你在找什么?”
“茶叶!想给你放点茶叶。”
“呵呵呵,我从来不喝茶,还是喝开水顺口。我给你继续说,比如,给民工的工资,除了把人家该拿的工资给足,也让工头多打条子,日积月累,也是不少的。买设备、买车、买其他大宗用品,也这么弄。”
“雷叔,我从来没想过,有这么复杂的事。”
“你怎么会想到这些,学校里的老师肯定不讲这些。他们讲的那是地方和中央都是一条心,政府各部门,税局、银行都按政策执行,各级领导都像他们在电视上讲得那样,不仅自己廉洁,还要手下的干部都廉洁。可是真正能达到那样的投资环境,二十年后也许吧?要真有那样的投资环境,企业管理多好干呀,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各部门按他们自己的利益去执行法律、法规。按那种理想投资环境的框框,教出来的学生,一碰到现实就傻了。”
林帆听到投资环境这样的名词从雷叔的口里说出,觉得有异样的感觉,不禁微微笑了笑。雷叔见他笑,以为他是嫌自己说学校教的东西没有用,忙解释说:“小帆,你是不是以为你叔说学校学的东西都没用啊!我可不是那个意思。”
林帆笑了笑说:“雷叔,你说到哪里啦,我不是想的那个。我只是听你说投资环境这个名词,觉得有意思。你还怪敏感呢,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雷叔指了指床边的一个手提箱说:“那是这几年,咱们留下来的家底,一会儿我就给你看看,你得给一笔笔签上字,不是你雷叔死板。实在是每一笔都有些费用,譬如人家多缴税款啦之类的,还有让人家帮咱们,咱们的也得给点好处。单笔不算什么,可聚到一起可不是小数字,不认真点,怕到时候说不清楚。你知道咱们的账外资金有多少?估不透?那就猜猜看。”
“总不会比咱们去年一年的税后利润多吧,三千多万?”
“四倍,一点二亿”雷叔见林帆吃惊,有点得意的说:“怎么样?”
“就这还不包括这几年,以奖金名义分给咱们九家人的四千多万。”雷叔继续解释说:“咱们名义上是股份公司,可咱们从来没有用股金分红的名义分过钱。要是叫股金分红,那不是成了用资金剥削的资本家了吗?”
“这是合法收入,怎么不可以这么叫?”林帆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