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02800000407

第407章 灰色牲口

对于赤塔,中国陆军并不陌生。作为西伯利亚的重要战略支点,赤塔的位置十分显要。陆军情报部门早就对赤塔派出了人员了解情况,绘制了地图,不过当时俄国西伯利亚第三军并不是驻守在赤塔——以前赤塔只有两个步兵团,后来第一次中俄战争爆发,第三军才转移到这里。1906年后,随着尼古拉二世的战略部署,驻守赤塔的俄国兵力逐渐增加到了现在的二十万。

总参给第六、第七两个集团军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在十二月份之前攻占赤塔。同时也命令工程兵部队在海拉尔集结,一旦占领了赤塔,他们将尽可能的抢修道路,将绥满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连接起来。

虽然才是十月,但是西伯利亚的寒冷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这里的寒冷是不可理喻的!没有到过这里的人根本无法适应这里的严寒天气。

当初考虑发起作战的时间是在盛夏,但是皇上最终命令必须等俄国人开第一枪,于是刘少卿不得不改变了作战计划。所幸,这两支部队的士兵基本都是东北人,倒是对这种天气不陌生。

刘少卿在满洲里做了充分的准备。新组建的第三重炮旅被派往满洲里,暂归段祺瑞指挥,除此之外,也给第六、第七两个军装备了尽可能多的火力突击车。同时,在海拉尔囤积了数以万吨计算的物资。为前线运送炮弹的火车来往于满洲里和海拉尔之间。

而在赤塔,虽然纳扎鲁巴耶夫上将手中有二十万的兵力。但是这里面真正精锐的,不过只有三个骑兵师和五个步兵师。其它的部队则可以称之为‘注水猪肉’。

这些临时征召的预备役士兵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超过一半的士兵没有任何军事训练记录。即使能拿到武器的军队,装备上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步兵营只有一挺机枪和三门小口径火炮。

更要命的是,当纳扎鲁巴耶夫将赤塔继续武器装备的电报发到彼得堡的时候,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发来的竟然是一箱一箱的神像!

即便是这样,远在圣彼得堡的尼古拉二世依然强令他向中国发起进攻!

沙皇的命令简直让纳扎鲁巴耶夫上将抓狂!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任何人类聚集点在这个时代就像海洋上的一座孤岛一般,而赤塔到满洲里连一寸铁路都没有。

着这样的情况下越过几百公里去进攻中国,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纳扎鲁巴耶夫偏偏就这样做了!一方面原因是出于无能,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出于无奈。

短短一年的时间,赤塔就集结了二十万军队。然而,刚刚经历过内乱的俄罗斯,根本提供不出足够的粮食输送到远东。仅凭赤塔,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俄国士兵。

既然如此,反正他们也会被饿死,不如将他们送到前线。

这就是俄国将领——或者说是贵族——对待底层士兵的态度。

10月19日,俄军集结了五分之三的兵力,向驻扎在满洲里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在此之前,纳扎鲁巴耶夫命令全军上下和赤塔的居民全部来构筑城防工事。他利用有限的资源挖出了三条环城战壕。并修筑了掩护炮兵的混凝土要塞。除此之外,他还修建了大量的土木工事,这样的工事在夏季或许抵抗不了敌军炮火的轰击,但在冬季,因为冻土的关系,则至少可以抵挡中小口径火炮。

这可能算得上他做的唯一正确的事了。

满洲里华军阵地。

第六集团军早已在这里以营、团为单位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步兵排以机枪为核心展开防御,步枪手和掷弹筒手安置在两翼提供火力掩护。前者作为机枪火力的补充,而后者则是提供曲射火力攻击对方的轻机枪阵地或者臼炮小组。火力点部署比较分散,力求相互之间形成一个交叉的火力网。整个防线散而不乱。

相对而言,俄国人的打法则显得彪悍暴力。

前线指挥官弗兰格尔中将集中了几乎全部的自动武器和火炮对着其中一点猛打,然后掩护步兵突破阵地。

一个步兵团的俄军在得到炮兵的支援后,向对面的三营据守的一段堑壕发动了进攻。他们在短短不到200米的攻击正面中集中了多达12挺麦德森机枪和马克辛机枪,并且还有4门臼炮和2门速射炮。同瓢泼大雨般的子弹形成一道弹幕将正面的近卫军死死的封锁住,三营的一挺02式重机枪刚刚打出一个长点,就被两挺马克辛机枪盯上,在付出了一名射手的代价后,剩余的机枪组不得不转移阵地。

俄国人打的很凶悍,一道道火蛇为后续的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掩护,大量穿着灰色军衣的俄国士兵呼喊着冲了上去。他们手中端着步枪——或者是绑上了刺刀的木棍,准备在近战中彻底压垮对手。

段祺瑞看着眼前的一幕,冷笑着道:“果然还是没长进!”

俄军的作战方式在第一次中俄战争时近卫军就已经领教了。当时,刘少卿将这种作战方式称之为‘排队枪毙’!

刘少卿就纳了闷儿了,欧洲人在1882年的中法战争时就采用这种战术,之后陈尚发他们在兰芳发现荷兰人更奇葩,居然还敲着战鼓排队枪毙。再之后日本人也是这种打法。现在都二十世纪了,怎么老毛子就不知道更新一下战术呢。

参谋长李纯笑道:“既然他们想要送死,不如成全了他们吧。”

段祺瑞冷哼了一声,“浪费弹药!”

随着总指一道道命令传出,各旅的大口径榴弹炮开始对俄军炮火进行压制射击。总共54门105毫米榴弹炮、54门120毫米迫击炮和108门75毫米榴弹炮一起发威,顷刻间,俄军阵地便陷入一片火海!

失去了炮火的压制,近卫军的轻重机枪开始发威,正在进攻中的俄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俄军军属重炮部队被击溃后,参与攻击的俄军步兵根本没意识到远程火力的优势已经转移到了对方身上,他们依然按照事先预演的那样击中兵力打击对方一个点。

对方就在眼前,俄国人甚至都可以看清对方的表情,然而从正面、侧面射来的密集弹雨像一张蜘蛛网一般牢牢的将俄军步兵锁死在进攻的路途中。

俄国人不敢继续冲锋,身形抬得稍微高一些就会被不知道从那么射来的一发子弹消灭。而趴在地上虽然降低了被子弹打死的概率,但是堑壕中的小口径迫击炮依然可以有效的杀伤这些在地上趴着不动的敌人。

目标就在眼前,但是之间的距离却难以跨越。

“如果你集中起来的火力能保证不被对方摧毁,或者能够在对方火力打击之外,那么集中火力攻击一点确实比较有效。但是如果你在对方远程火力打击范围内的话,还敢明火执仗的将手中大部分重武器集中起来的话,那就是找死了。”

如果弗兰格尔能够听到鲁登道夫的这番话,他也许不会这么早的就将自己的重火力损失掉。然而,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精心布置的阵地让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的敌人都处于环形火力的打击之下。

武器的打击效果取决于密度,但绝对不是单纯由密度决定的,一挺机枪有一个好的的位置,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有可能比3挺甚至更多的机枪更好——这就是为何英国人在机枪射术中强调侧射的原因!

利用效率来弥补数量的不足。同时在迫击炮和掷弹筒清除掉对方威胁比较大的机枪和臼炮后,用机枪组成的火网足够将任何一支步兵部队死死锁住。

俄军期望着能够依靠手中的机枪和轻型火炮压制近卫军的火力,但是可惜,无论从武器性能还是数量亦或是从射手水平上来说,他们都不如对手。

麦德森机枪的弹夹太小了,用来点射压制也许还可以。但是如果持续不断的扫射的话,还是洗洗睡吧。近卫军的轻机枪采用转盘供弹,可以容纳75发子弹,而02式重机枪则配属的是250发弹链。

俄军的马克辛机枪倒是具有很好的持续压制火力,但是巨大的枪口火焰和体积让他们成为了近卫军迫击炮的首选打击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近卫军用02式重机枪淘汰了马克沁的原因。相比之下,02式更轻、更容易保养、更隐蔽。只是射速稍微差了一点儿。

至于俄军的小口径火炮和迫击炮。跟近卫军的70毫米步兵炮完全没法比。

近卫军推出的70是毫米步兵炮让所有团以下指战员感动到哭。性能太优良了!如果不是考虑到骑兵需求和堑壕作战,他们甚至觉得迫击炮都可以靠边儿站了。

部分俄军也尝试的将火力分散下去,然后用交替掩护的办法来稳扎稳打。但是士兵的素质却跟不上军官的思路。

打法粗糙的俄国人始终无法把握进攻的节奏,面对突然出现的火力点,他们只有一种打法——那就是顶着对方猛打,直到麦德森机枪中的子弹打光,然后换一个新的弹夹继续射击,直到被一发榴弹或者迫击炮弹送上西天。

相对而言,近卫军的支援火力点则始终是在不断变化的。一个机枪组很少在一个地方打光一条以上的弹链。而轻机枪则更加灵活,他们的任务本来就是在侧翼游动攻击。而且在连、排之间,火力点的配合也很细腻。很少有两挺机枪同时打光子弹的情况出现,大家都尽可能的保证火力的延续性,不给对方一点机会。

至于连、排所属的小口径速射炮和迫击炮兵则主要承担反火力点任务。他们以炮组为单位寻找对方的重火力点。然后采取爆发射击的方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摧毁对手,随后转移阵地,在一个新的地方重新架炮。

‘呯呯炮’最早是布尔人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采用的,当时冯国璋他们在南非,敏锐地发现了这种小口径速射火炮在战争中的作用,随后便开始在近卫军中装备使用。

连队里的小口径速射炮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而60毫米迫击炮组也只有3个人,所以他们转移的速度十分迅速。在俄国人眼里,他们就像游动的死神一般捉摸不定,随时会给你致命一击。

近卫军的这种战术习惯养成来源于中法战争。当时,缺兵少械的黑旗军如果不能做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根本坚持不到战争结束。

游击,这是近卫军作战的精髓!哪怕是阵地战,也是运动着打!

时间在一点儿一点儿推移。现在,俄国人只能用他们巨大的数量优势来一点点消耗对手的防御力。

同类推荐
  • 大诗圣

    大诗圣

    盛世王朝千秋世,李杜诗,柳苏词。琴棋书画,谁敢称第一?纵然风流也逍遥,遍知己,红颜倚。一心只愿做书生,上匪山,下官场。披盔为将,金戈铁马长。攘内除外帅旗杨,一世人,大诗圣!且看一个才子来到盛唐,成就一个传奇!
  • 生死十四年

    生死十四年

    从1935年的东北走出去的两个生死兄弟,到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再到加入中共,来到山东县城与一群生死兄弟建立一片天地,到解放中国以全体阵亡的代价支持解放中国。本书部分架空历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望各位书友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 最强昏君

    最强昏君

    一个叫陈总的业务员跟销售总管吵架,本来想要把总管胖揍一顿,没想到被总管一巴掌拍回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前世受过的不爽,这一世他要用这个乱世皇帝身份爽回来!!导致后来陈总逛街的时候,三岁小娃看见他直哭:麻麻快看,是史上最强昏君。
  • 三国之崛起益州

    三国之崛起益州

    “公子,今天起得可真早,您确定不再睡会了吗”“不睡了,帮我梳洗下,然后把我的盔甲拿过来,本公从今天起就开始混军营了”刘瑁今天起个大早斗志昂扬的准备去接收他人生中的第一支军队。。。。。。。
  • 倾城子决情

    倾城子决情

    她堂堂叶倾城,令A国人闻风丧胆,一摆手便是几十条人命,擅长用毒,身手矫健,无人可敌。終还是死在了自己未婚夫的手中,简直可笑。醒来却发现自己穿在了一个废柴体内,谁敢再说她是废柴,就亮瞎她的双眼。她乃凰女,价值连城的丹药当糖豆吃,神器一抓一大把,姐有钱任性。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萌女出世

    穿越之萌女出世

    一招穿越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朝代,岳国。我竟成为岳国首富的女儿韩云儿,还有那帅气的哥哥,爹娘的疼爱让我回想以前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缺少了太多爱,身边只有朋友。接着我和哥哥去学武功认识了月哥哥,他一身雪白的衣服把他衬托不食人间烟火的温柔大帅哥,噢噢,不可以花痴。只好吃他豆腐了,嘻嘻。我以为我的生活会是甜甜美美的过着,直到那一个夜晚我救下了他,他改变我的生活。他说“你把我看光了你必须对我负责,以后就是我的女人。”有没有搞错,为了上药也要负责?我忍。接着女扮男装逛青楼,后来就认识那及其妖孽的皇帝,其实我真的不知道他是皇帝,我是不小心调戏了一下,谁叫他一身红衣美如天仙,好吧我真的没吸唱了,,,,,,,
  • 茅山僵尸道

    茅山僵尸道

    晚清末年,盗匪横行。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大乱必出僵尸厉鬼!只因他们都是横死之人胸口有一口怨气!从而化为僵尸厉鬼为祸一方!有鬼怪出就定有正道之人影。南有茅山三清,北有驱魔马家!
  • 玄女外传

    玄女外传

    心中有一个女神,知道女神如何一步步登峰造极?你知道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是一部修仙曲。请看《玄女外传》
  • BOSS的小娇妻:老婆求亲亲!

    BOSS的小娇妻:老婆求亲亲!

    她,叶无双!组织里最最厉害的特种兵,特工,杀手,一朝穿越,居然穿到全球首富,钻石王老五的未婚妻身上,哎,悲剧啊,白莲花太多?没关系,她照样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渣男,撕得过小三!他,龙浔!全国首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他却拿她没有一点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宠,无限制的宠!反正咱们总裁心里只有一个字就是宠,宠,宠!为了她甚至可以变成小屁孩哄她开心!
  • 武踏彼岸

    武踏彼岸

    武者的世界,花的命格,一个因为大战来自地球的灵魂,是一场绝世的阴谋,还是一场命运的斗争。浩大的世界,思恋依旧的亲情,是守护还是孤独的前行。每一个破碎的世界,每一段刻骨的疼痛,使得主角一步步的走向了彼岸。
  • 逆天毒医:龙尊,求放过

    逆天毒医:龙尊,求放过

    她,末世天才毒医,一朝穿越,竟成了唐家的绝顶废物,不仅无法觉醒武魂,甚至连毒术都一窍不通?无妨,这具身体就算再差,她也无惧。手握完美之血的配方,融尽一切灵兽凶兽的血脉,特技秘术层出不穷,放眼天下,谁能匹敌?只是,谁来告诉她,怎样把这个强大霸道又傲娇腹黑的男人给赶走?亏她一开始还以为他就是只可怜的小蛇,没想到,日久见人心,这家伙竟然是个无耻龙!天天各种“咚”,夜夜各种扑,最后,她不得不举手投降,乖乖沦陷于某龙的强悍之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劣质英雄

    劣质英雄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废材成长为超级英雄的故事。当然,就像许多次品货一样,这是个劣质的超级英雄。
  • 变异的魔兽剑圣

    变异的魔兽剑圣

    主角主角沈庭宇因为惹到了正巧路过的大神而穿越到了一个名为灵界的异世界,但是那位大神十分仁慈只把灵魂同步转换,把主角和他哥哥的灵魂与两名兽族少年的灵魂相对掉了一下,谁知道这两兄弟成年之后哥哥是斗气天才,弟弟却无法修炼斗气反而魔法天赋极高而且还是世界上唯一个全系魔法师还是魔武双修的那种,什么斗气不能修炼!没事不能练斗气就换真气,WHO怕WHO......
  • 校花的御用天师

    校花的御用天师

    左一凡是个捉鬼天师,接了个任务,保卫校花,可这个任务不应该是保镖去做吗?好吧,有薪水拿,做什么不是做。坑爹的是,做任务的第一天,校花的魂魄就被关在游戏里了;第二天,又不小心把校花看了个精光。对此,左一凡感觉,校花太危险了!
  • 重生之传奇岁月

    重生之传奇岁月

    陈光荣重生后,因为系统限制,只能做个不显山露水的普通人,钱可以通过股市多赚一点,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女人也可以多找几个,生活也将多姿多彩,这种人生陈光荣本来也挺满意。可一场冤狱使陈光荣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本书中很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可能和您熟悉的某种记载完全不一致,大家不必太当真,因为小说就是小说,您要是太当真,就是傻了,当然,也可能是作者太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