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02800000266

第266章 西线不太平 (4)

11月15日——沙俄驻华公使喀西尼奉命向清政府提出谈判帕米尔划界问题。

“关于帕米尔地域之边界,据本王所知,在之前早有定论。且我朝皇帝陛下和大英帝国女王陛下有约在先,因帕米尔涉关英国利益,所以尊使提出之勘界问题,我朝以为应当待和英国大使商议之后,共同确认为好。”

因为已经知道苏满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奕訢根本不尿喀希尼。而且奕訢也知道,如果俄国人不是丢了苏满、阿克塔什等地,根本不会这么着急的来和大清谈什么‘划界’。

柏米尔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为:和什库珠克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阿尔楚尔柏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瓦罕帕米尔。1864年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规定,中俄两国边界,‘行至葱岭,靠浩罕界为界’,帕米尔在中国境内。1881年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也规定,中俄两国在帕米尔的边界线‘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

虽然1884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时,把中俄两国在帕米尔地区分界线的起点从帕米尔北部的阿赖岭移到了东北部的乌孜别里山口,规定中国领土从乌孜别里山口往南,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使中间形成一块三角形‘待议区’,但奕訢有信心在现在这样的中亚局势下,可以通过英国人的支持重新获取这一领土。所以,对喀希尼所谓的‘划界’自然就不怎么上心。

喀希尼似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转而道:“另外还有一事。俄罗斯帝国有一队士兵前一段时间在帕米尔地区不慎走失……”

“等会儿,”奕訢拦了一句:“之前总署曾专门向贵国质询过贵国士兵进入我国新疆境内一事,你们不是说绝无此事么?”

喀希尼道:“是啊,所以刚才我说的是‘走失’嘛。”

奕訢做恍然大悟状:“哦~,看来贵国士兵们应该去检查一下视力了,那么多人,竟然集体‘走失’,真是让本王钦佩。”

喀希尼就当没听见,自顾自的道:“所以我国政府委托我向王爷询问一下,是否曾见过我们这些士兵?”

奕訢心想这洋人脸皮真是不一般,这样的话都说的出口。既然你初一,那就别怪我十五了。“啊呀,这个嘛,我国军民倒也未曾见过。”

喀希尼心想,刚才还说我国军队入侵新疆呢,现在就没见过了?看来不吓唬吓唬他这老头是不会就范啊。“既然这样,那么我国政府恐怕要派出人员在我们认为必要的地区进行检查,来搜寻我国失踪人员了。”

奕訢立刻道:“可以,不过贵国人员必须在我国士兵的陪同下进行搜寻工作,而且不得携带任何武器。”

喀希尼道:“如果我国坚持搜寻人员携带武器以自卫呢?”

奕訢道:“哦,那么恐怕他们也有可能突然‘走失’!”

喀希尼干笑两声,道:“看来王爷似乎很有信心啊,好吧,作为大使,我只是传达两国政府的决定,我会将王爷今天这番话告知国内,至于国内会有什么样的反映,我就不能保证了。”

奕訢笑笑道:“我相信贵国会做出理智的反映的。”

“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告辞了。”

“不送。”

向西三千里。

从九月末开始,俄军在布鲁特(塔吉克斯坦)的指挥部就在没有收到来自扬诺夫的消息了。但是俄军指挥官别利亚耶夫中将并没有在意。苏满地区距离布鲁特十分遥远,信息沟通不便,而且很有可能扬诺夫会一路跑到中国去,用俄军将领的话说,‘孩子们玩儿疯了’,所以一段时间的‘失联’很正常。但是到了十一月,当从苏满溃逃的俄军将前线的消息带回布鲁特时,别利亚耶夫便知道扬诺夫很可能已经被中国军队击败甚至俘虏了。

别利亚耶夫在作出这一判断后,一方面向国内发电报,同时再次安排军队,准备重新夺回苏满。十一月初,俄军一个步兵团及两个枪骑兵中队共两千人渡过喷赤河,向阿尔楚尔帕米尔进发。

“先生们,很抱歉我来晚了。”

威廉.格莱斯顿走进会议室,第一句话就是表示歉意,然而他脸上的表情却丝毫看不出来内疚。

“看来您似乎遇见了什么好事?”杜兰道。

“哦,”老威廉扬了扬手中的一封电报,“看来是。”

“那么,为什么不让我们也分享一下您的喜悦呢。”

“我正有此意,亲爱的杜兰。”走到桌前的格莱斯顿道。“这封电报是刚刚从印度发回来的,兰斯顿勋爵提到,他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俄国人和中国人发生了不止一次的军事冲突,俄国人至少损失了一个步兵团的兵力,而中国人的损失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远远低于俄国人。”

杜兰惊奇的道:“之前不是说俄国人占领了苏满和阿克塔什等地么?难道说中国军队将这些地方又重新夺回了?”

“看上去正是这样。看起来我们的老对手遇到麻烦了。”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威廉表现的有些洋洋得意。

不同于索尔兹伯里,克莱斯顿在英国政府中属于相对温和派。自由派也没有保守派那么明显的帝国主义倾向,所以,克莱斯顿在上台后便针对索尔兹伯里之前的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就包括对华政策。而和清政府共立坎巨提酋长,就是在这一政治背景下出炉的外交政策。现在,清政府的军队在帕米尔地区挫败了俄国人的进攻,这件事在克莱斯顿看来恰恰证明了自己之前的外交政策是正确的。

在21世纪,我们已经很难想象19世纪的大不列颠是怎样惧怕扩张中的沙皇俄国侵袭印度了。但作为英国财富的源泉,拥有众多资源的印度无时无刻不让其欧洲的竞争对手眼红。那时的英国人已经控制了大洋,他们不担心其它欧洲列强的军队如何游到印度。放眼欧洲,只剩在北欧振翅翱翔,竭力伸展羽翼的双头鹰沙皇俄国有能力南下至恒河河谷。

可供俄罗斯人选择的南下线路十分清晰。他们要么通过喀布尔经开伯尔山口直冲印度,要么就走赫拉特-坎大哈-波伦山口这条线路。不管选择哪条道路,俄国人的进犯的前提是,俄国人必须下定决心和英属印度,阿富汗人,伊朗人,甚至还要和中国人开战。这看上去很困难,然而,沙皇俄国携19世纪前20年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伊朗王国一系列胜仗的余威而来,在六十年的时间里,陆续征服了浩罕、布鲁特、哈萨克和布哈尔人,南下的脚步似是不可阻挡。现在对英国人来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和俄国血战的准备。就算败了,也不过是让继承了彼得一世遗志的沙皇俄国暴戾恣睢,君临天下。

中国人现在已经是他们唯一可以联合和依靠的力量了。而清政府的军队在这半年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似乎也表明了他们是值得拉拢的。

陆军大臣厄克特道:“您似乎再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我的首相大人。”

“不错,”克莱斯顿道:“而且我想要提醒诸位的是,在中亚,现在除了中国人,我们再也找不到其它可以牵制俄国人南下脚步的力量了。”

厄克特道:“中国人有多少军队?”

“从我们收到的情报看,在新疆地区大约有二十个步兵团,不过,其中至少一半儿是装备和训练极差的地方保安。只有不到十个步兵团具备战斗力,大约可以牵制俄国人两个步兵师。这样一来,俄国人现在部署在我们北方的军事力量就有三分之一要转向东部,这无疑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

“可是俄国人远远不止六个步兵师。他们还可以动员更多的军队投入到中亚!”

“当然,可是中国人也不止二十个步兵团。我亲爱的厄克特。请相信我,中国拥有俄罗斯三倍的人口,他们能动员的军事力量绝不会亚于俄国人的。只要我们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比如枪支和子弹,他们就能够拖住俄国人的军靴,让他们永远无法穿过兴都库是山。”

一阵沉默。大臣们需要消化这一消息,以便做出最终决断。

“看上去,这是最好的选择了。”终于有人开口了。

克莱斯顿一拍手:“那么就这么决定了。请相信我,亚洲的未来,在于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

当英国人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伙伴而欢呼的时候,俄国沙皇却为平白无故的损失了一个步兵团而大发雷霆。

“我之前说的不够清楚么?亲爱的伊万?还是您根本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我们在帕米尔需要的有限的武力以展示存在,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发动一场战争而树立一个敌人。”

“非常抱歉,我的陛下。也许前方的士兵积累了太多的激情而找不到释放点,所以搞砸了一切。”万诺夫斯基道。“不过请您放心,前方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再次投入兵力,仍然会把中国人像鸭子一样撵回喀什噶尔。”

“即使我们将中国人撵回了喀什噶尔又怎么样呢?”诺万诺夫一如既往的唱反调。“然后再等中国人投入新的兵力,重新夺回他们失去的地盘儿。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将俄国的血流尽,让英国人在一旁看笑话?”

“我承认,俄国的军人,特别是边防部队的基层军官需要战争。和躲在土耳其斯坦草原上潮湿狭小要塞里整天空虚无聊相比,战斗中隐匿着的死亡和升职这两种生命中最嗜血的利器充满着诱惑。可是别忘了,英军驻印部队的士兵或许也这么想。如果我们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到中国人身上,蓄势待发的英国人随时可能猛扑上来咬断我们的喉咙。”

万诺夫斯基仍然在争取:“我们可以征召更多的军队,让英国人无机可乘!”

“哦,我的元帅。请不要忘了,中国人可能拥有更多的军队,毕竟,这个老大帝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

“中国人根本不足为惧,伟大的俄罗斯士兵必将取得胜利!”

“当然,我毫不犹豫的赞同您的这一观点,尊敬的元帅。但是如果为此流失过多的鲜血,是否真的必要?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机会,可以付出更小的代价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什么我们不去争取呢?”

“你想说什么?”

“哦。相信您已经知道,清政府在东方的邻居现在十分的焦躁,他们在处心积虑的想要谋求在中国大陆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支持日本人来发动一场对大清的战争,不但可以不用我们自己的士兵流血,说不定我们还能因此获得在东北的土地呢。难道这样的诱惑,不比在帕米尔争夺那屁大点儿的一块不毛之地要好得多?”

事实上,万诺夫斯基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诺万诺夫不遗余力的阻止亚历山大三世在中亚用兵,因为哪里是陆军的天下,而诺万诺夫家族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至少拥有三个造船厂。他们和海军的联系之深使他们必须支持海军的发展。但是,即使这样,他也无法反驳诺万诺夫所提出的方案。

“好吧。”亚历山大三世最终道:“我同意诺万的意见,暂时放缓在帕米尔的军事行动,将目光投向远东。”

同类推荐
  • 志戏三国

    志戏三国

    一个弱不禁风的现代青年学生,为了筹钱救人,兼职众多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之后,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古代汉朝末年三国时期。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那是赤裸裸的靠实力说话!没有人会同情弱者,活着才是硬道理。然而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亲人,还没有武功的现代青年,到底是怎样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他会不会改写历史?能不能回到现代,总总疑问,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细细看来!
  • 回到元末打江山

    回到元末打江山

    Word天?一觉醒来我成了小明王?朱元璋来了?把他给我捆起来沉到江底。陈友谅把我大哥结拜徐寿辉杀了?大哥,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手下的猛将的。张士诚,你老实攒钱,我晚点过去抢。交流群:606320036,欢迎大家前来交流。
  • 刺客信条:血契

    刺客信条:血契

    两个组织争斗了几百年,从十字军东征一直到现在。一个是为了守护人类自由的“刺客教团”,一个是严守秩序、铁腕至上“圣殿骑士”,十字军东征、文艺复新、美国独立战争、加勒比海盗、法国大革命……背叛、解放、成长、领悟造就了一代代的刺客大师,影中侍者:耕耘黑暗,服务于光名,我们是刺客!谨遵前人,恒古不变的信条: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 萌三国

    萌三国

    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无懈。天下英雄谁敌手?NOBODY!剑指苍天,如今我以剑指天涯!萌三国,我写的三国!(请大家多多支持!寒冢在这里谢谢广大书友!谢谢!)
  •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本书着重解读彩陶,将远古华族的祭祀文明得以进一步的考证,以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古埃及学及民俗学研究的深度。全书分为华族的记忆、颛顼、尧、共工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神武道尊

    神武道尊

    少年柳皓,身具神秘血脉,偶的一座蕴藏无数灵魂碎片的石塔…当万千强者的记忆都将为他所用的时候,他打算踏上武道的那一刻,就预示着他的不凡!
  • 逆战,夫君大人

    逆战,夫君大人

    他是高高在上,受万人追捧的三栖巨星????????她是默默无间,只身闯入黑白两界的新人。????????为爱执着,为爱卑微,究竟是黑帮帝王囚禁了独宠,还是影界天王者拴住了最爱???????阿戟,我有没有和你说过,我爱你。
  • 无所谓

    无所谓

    以无所谓的心态行走人生,行走社会,肩头轻松,脚下轻快,心里超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抖落身上的血渍与灰尘,轻装上阵,一身释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放弃生活的负担与烦恼,无虑无忧,一往无前;无所谓可以让我们超越人生的羁绊与牵累,阔步行进,一路平坦。
  • 战,便战

    战,便战

    文字浅薄,咀嚼憧憬,望每天添上数笔,勾勒人生。
  • 鬼医凤华

    鬼医凤华

    她是名冠京华的悍妇,三从四德不懂,琴棋书画不会,据说八字太硬,注定克夫,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甩的一手好皮鞭,点的一手好蜡烛……他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废材王爷,一不能文,二不能武,三败家来,四断袖,简而言之,除了有钱,简直一无是处!当逗比暴力女汉子遭遇面瘫腹黑冷王爷,一段狼狈为奸之路就此开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河山无罪

    河山无罪

    三年前被他一剑贯心,三年后卷土归来。她执着于找寻真相,而他传令麾下,见到顾泠格杀勿论。她机关算尽,却只为靠他更近,而他却恨她入骨,百般刁难。追爱本就艰难,还总有人横插一脚——“你不珍惜她,那就交给朕来宠。”“丫头,你要自己跟本座走,还是让本座把你敲晕了带走?”“顾泠,为师要你在这坟前立誓,永世不再踏入大越一步!”九万里锦绣河山,看她排空御气寻爱回归。
  • 冷血人傻看看快快快

    冷血人傻看看快快快

    21世纪最出色的女特工,神医,毒师何叶影外号“樱狐”被所谓的好姐妹,杀死。意外魂穿异世,还有,这他妈的是废材,那你们是什么,这么好的天赋,还废材,瞎了你们的狗眼。他,跟“樱狐”一样冷血无情,不近女色的他遇见“樱狐”死皮赖脸的赖在那。“我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我答应你,影儿”从此,追妻之路拉开了。
  • 天女神偷本王妃你不娶

    天女神偷本王妃你不娶

    她是一个孤儿也是一个小小的财迷,所以她小小年纪就练就了神偷之技,后来她们几个完全不搭边的人遇上了,她的人生开启了一段………她是现代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后来她来到了那个世界………他是那个世界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的阁主………“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你这个狠毒的女人……没有资格问我为什么。”
  • EXO之柠檬味女生

    EXO之柠檬味女生

    从千金大小姐沦落成孤儿,她到底会怎么做呢?再遇儿时喜欢的大哥哥,是喜是悲?
  •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本书自2007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和好评,很多读者纷纷来信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再版,希望我们对本书的修订能给您带来更好的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