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底特律还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中心,还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企业的基地。它依旧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中国人。几十家中国企业正在底特律扎根,中国人来这里学习技术,吸收有价值的人才,研发产品,中国制造正稳步的向美国汽车业渗透。
休息一天后,第二天祁总和着杨淑童来到一家SH大汽车集团设立在底特律的产品研发机构,这家国内有名的汽车企业的办公室居然是在底特律郊区一所很不起眼的寓所里,中国企业一向在底特律表现的很低调,这家国内有名汽车集团在底特律扎根时,在国内外媒体上都没有做任何宣传。祁总带着杨淑童来这里是来看望一些在国内时结实的汽车行业的朋友的。
研发室里一些中国青年工程师正忙活着呢,他们在摆弄着个轻型发动机悬置系统,祁总看了一阵那设备问那些年轻人:“这个悬置系统应该新款凯迪拉克ATS上用的吧?”
那些年轻人把注重力从设备上移开,其中一个显然跟祁总在国内时认识的,跟他打招呼说:“哎呀,这不是祁总嘛,好久没见了,”接着又瞟了他身边的杨淑童一眼说:“行呀,祁总,又换了一个呀。”
听这个年轻人的口气,显然是把杨淑童当成是祁总的二奶了,按照中国企业的风俗,老板的标配应该是:豪车配美女,这样才有面子。其实杨淑童也确实是祁总的情人,虽然如此杨淑童也不愿接受别人歧视,但是杨淑童也不好为此动怒,她只能落落大方主动跟这些来自中国的同胞攀谈,力求通过交流改变他们对自己的印象,杨淑童对那些人说:“我和你们集团公司的卫总很熟悉,我记得我有回采访他时,他曾对我说过:他打算把产品销售到美国去,我还以为他是说大话呢,现在看来已经实施了嘛。”
“中国制造的名声在国际上不太好呀,凡是遇到质量不好的汽车零部件,美国人就会怀疑是来自咱们中国的,咱们中国产品美国人一下子还接受不了,就只能是渗透式进入美国市场了。”另一位青年说。
“那么渗透的结果怎么样呢?”
“不怎么样,目前也就只能卖些安全带、减震器之类的东西。”
“在美国创业很辛苦吧?”
“我们可不是来美国创业的,我们是给公司打工的。要是创业呀,我就不来美国了,我是被公司硬派过来的。美国可不是创业的好地方,美国已经发展到垄断资本的阶段了,基本上各行各业都被大企业垄断了,做那一行都没法做出头了,而且人家游戏规则已经很完善了,想靠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捞钱也没空子可钻了。要讲创业的话,还是咱中国的机会更多,中国的市场管理体系还不很健全,投机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另一青年工程师附和说:“是呀,听说在国内互联网上创业,来钱特别快,搞对了路数的话,两三年就成亿万富翁了。”
又一青年工程师叹息说:“像我们这些做技术的,在那里都不可能发财的,我来美国快三年了,就是再干三年也是这样子。”
杨淑童对这帮人的牢骚话没半点兴趣,对于杨淑童这个汽车业外行来说,她更想从这些年轻工程师身上学到些汽车行业的知识,杨淑童便请教他们说:“为什么我们国产品牌的汽车卖不进美国市场?”
“可能中美之间的技术标准不同吧?”
这技术标准指的是什么呢,杨淑童是知道的:美国常设置一些技术标准来限制中国产品,我们国家称之为技术壁垒,对于我国的汽车出口美国又设置了什么样的技术壁垒呢。
对于杨淑童的问题,一位年轻工程师只简单地回答说:“要求我们汽车必须具备ESP、ABS、ACC系统,我们目前还达不到。”
至于ESP、ABS、ACC系统具体是什么东西,那工程师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杨淑童没好意思细问下去,他不想让他们发觉她这个汽车企业总裁助理居然是个外行,她只能这样问:“那么你们觉得这是美国专为中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吗?”
正说话间,忽然来进来一个六十来岁的白人老头子。这西方老年人显然对这里很熟悉,他与屋子的年轻中国工程师相互间打了招呼。
一年轻工程师指了下这白人老头子对杨淑童说:“你有什么问题就问他好了,托尼可是在汽车方面的专家。”
祁总一听此人就是托尼,他立刻迎上去跟他握手寒暄,祁总是知道托尼这个人的,此人叫托尼·沃克,他是曾经美国一家汽车引擎工厂高级工程师,如今被聘请为这儿的技术顾问。祁总事先对托尼的底细做了了解,他来这里主要冲的是他,因为祁铭睿从劳伦斯那里得知,托尼与底特律那家引擎工厂老板有着非常好的私交,祁总很想与汽车引擎厂建立业务上的关系,托尼可是牵线搭桥的最合适人选。当然祁总这样的盘算完全是中国人思维模式,中国人看重的是人脉。
“觉得我们中国年轻人怎么样。”祁总向主人似的询问托尼。
“噢,你们中国的大多数工程师都非常年轻呀。他们很知道怎么造车,但是不知道怎么去研发。”托尼对中国青年工程师的评价很坦诚,没有虚伪的客套。
既然托尼是个直率的人,祁铭睿跟他说起话来也很直截了当,他递上名片后对托尼说:“托尼先生,我是劳伦斯的朋友,听劳伦斯说你与吉米·科尔先生是很好的朋友,我的企业的产品与吉米·科尔先生企业的产品很相似,我想与吉米先生应该有很广阔的合作空间,你是否愿意给我们做一下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