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朝试落下了帷幕,但是属于场间少年们的时间才刚刚开始,因为接下来,他们将进入天书阁观书悟道,这对于小有所成的他们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机缘。若是运用得当,他们都有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如果说太庙有什么资本吸引各国的青年才俊不远万里的来参加大朝试,一是那神秘莫测的异界传送法阵,二便是这天书阁。据说天书阁不仅搜罗了天下的绝妙功法,而天书阁之所以称为天书阁,因为它还收藏着天外奇书。据说现在的老院长,正是当年在其中领悟了一本奇书,才有了如今的无敌境界。
而想要进入天书阁,条件非常严苛,必须是大朝试的前五名优胜者,他们可以在三天的时间里畅游书林,但是所有人一生都只有一次进入天书阁观书悟道的机缘。
进入天书阁观书悟道,这也是方仲永参加大朝试最初的目标,因为那时的他迫切的渴望学习这个世界的功法。然而,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了父亲留下的五行焚天决,在功法方面,他倒是不再发愁,只需要去按照五行焚天决的功法按部就班的修炼即可。
他现在唯一感到不足的,便是不知道如何去挖掘自己体内的星辰宝矿,这时灵时不灵的星辰宝矿,今天可是让他吃尽了苦头。方仲永想着,跟随众人来到了天书阁的近前。
他见到承受着夕照的翠绿的山腰上,立着一座五层高塔,恍如在原野中央竖起的一扇金色屏风,塔底还有一片清澈见底的镜湖。方仲永站在镜湖的这边,西斜的夕阳照射着天书阁的正面。天书阁精致的影子,投落在稀疏地漂浮着藻类和水草的池面上。看上去,这投影更加完整。在各层房檐里摇曳着夕照在池水的反射。比起四周的明亮来,着房檐里侧的反射更鲜明耀眼,恍如一幅夸张透视法则的绘画,天书阁的气势给人一种需要仰望的感觉。
众人一时间伫足在天书阁的脚下,沐浴在相同的夕照里,静静仰望着对面的天书阁,好像都在一瞬间变做了虔诚的美的信徒。
良久,都没有人肯打破这充满仪式圣洁感的场面。
终于,老院长走了出来,对五位获得优胜的少年们说,“恭喜各位获得进入天书阁观书悟道的资格,至于能有怎样的收获,全靠各位的资质与机缘了。观书悟道,为时三天,请进!”
一行五人听到老院长的话语,这才如梦初醒,痴痴的走进了天书阁。此时大部分的观众都已经离开了太庙,只有几个地位尊贵的宾客,才有资格跟随着老院长来到天书阁的近前,他们一起注视着五个少年的背影。
然而,其中的一个背影忽然停了下来,在天书阁的门前停了下来。
“你在这里做什么?一块破石头有什么好看的,时间宝贵,还不进来观书悟道?”雷逸在一旁急了起来,不停地催促着方仲永。
方仲永抬头看了看雷逸,对他说道:“雷哥,你先进去吧,我稍后就来,我只是觉得这块石碑颇有些古怪。”说着,方仲永指向了天书阁门前,一块残破的石碑。
雷逸来到石碑近前,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之处,但是看到方仲永聚精会神的样子,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便自己先行进入了天书阁观书悟道。
站在远处的众人,都在等着看那方仲永最后一个进入天书阁内,似乎这才是一个仪式的最终完结。然而过去了一盏茶的功夫,方仲永依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众人皆是莫名所以。
终于,方仲永动了一动,众人松了口气,以为他将要进入天书阁内。然而,方仲永接下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惊讶万分,他不但没有进去天书阁,反而在天书阁的门前,坐了下来!没错,坐了下来!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过天书阁而不入!
此时的方仲永,哪管外面的人们作何感想,聚精会神的盯着这座残存的石碑,他看到上面刻着一篇残缺不齐的文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没错,这正是方仲永前世里先秦时代的庄子所作的《逍遥游》,虽然有些字体已经变得非常模糊,而且残缺不齐,但是方仲永早就把这篇文章熟记于心,因为这是他学生时代最喜欢的一篇古文。
“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出现在这里?”方仲永的心头充满了疑问,他继续盯着这座石碑,却忽然发现碑文的排列有些古怪,字里行间流动着一些说不出的意味。他完全被眼前的石碑摄走了魂魄,已经全然忘记了进入天书阁观书悟道的事情。一个时辰过去了,夕阳早已落去,漫天的星光开始闪耀。众人也早已离去,只剩下一两名太庙的人,不时去向他们的院长汇报方仲永的动态,因为老院长也十分好奇,这个方仲永究竟想做些什么,为何迟迟不肯进去天书阁内。
这时,所有人的焦点都放在了方仲永的身上,没有人注意到,一抹黑影,缓缓脱离了方仲永的影子,向天书阁内蔓延而去。
当漫天星光洒落在石碑之上,方仲永的眼睛也越发明亮,他的眼睛随着落在石碑上的万千星光而动,他看到,石碑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流动起来,就像一幅关于星空的图画。他仿佛看到银河有鲲、星空有鹏,如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他的意识神游在石碑的文字内,见到各种各样的幻象。与此同时,他感到自己那块星辰宝矿,开始松动起来,似乎有着与文字同游的迹象。
方仲永仿佛和也石碑融为一体,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喜出望外,痴痴地对着石碑,相看两不厌。就这样,方仲永进入了入定的状态,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就如同传说中在菩提树下悟道的释迦牟尼一般。期间雷逸也曾数次出来呼喊着他,他却无动于衷,似乎全然听不见雷逸的呼喊。重复数次之后,雷逸也不再出来,一心沉浸在天书阁内。
三天,整整三天时间,方仲永就这样盘坐在石碑前,一动不动。
自第三日的傍晚开始,天书阁上空便时时传来一阵异象,先是一条火龙、再是一阵飓风,此种异象正是昭示着不断有人获得了境界上突破。这,便是天书阁的魅力。
其间,老院长也数次前来,不仅是因为异象频出,也是因为他的心里满怀不解,他不知道为何这名叫做方仲永的少年,竟然对天书阁的无上宝藏无动于衷,反而枯坐在一个残破的石碑前。
不少人听到这则传闻,也是深表不解,方仲永的手下败将,最终排名第六的郭鹏飞更是怒气冲冲,心想这个小子暴殄天珍,竟然浪费这么好的机缘。
就这样,在无数的疑问中,来到了观书悟道的最终一夜。与天书阁内有关的众人纷纷站在了天书阁外。夜幕已经渐渐降临,天上的星空显得格外明丽。
蓬莱国的余煜荀最先走了出来,众人见他神采奕奕,更甚往常,想必是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接着圣女国的罗云也走了出来,身姿曼妙,显得更加的飘逸出尘。
而后,同时出来的是雷逸和欧阳坤,两人原本都流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但是当他们看到对方后,又变做了不同的意味深长的神情。
而此时,方仲永仍然坐在那里,眼里盯着石碑,他全然不知道,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哈哈哈哈,谢谢太庙的赠书之情!”
忽然,从天书阁内传来一阵喊声,一道黑影突破天际,转瞬间消失在千里之外。“不好!”老院长心道不妙,天书阁内有变!
正当众人心头骇然之际,又有一个声音自天书阁传来——
“星光落,星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