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各族争斗不休,强者并之,坐落于中原之东的徐地的人民,却只是安居,既不侵略周边十几个弱小的部落,而且和周边各族礼尚往来,十分融洽。却说南方蚩鞠部落,连年征战,灭了更南边的东夷部落,又向西发兵,和西融部落交战,西融节节败退。而处于中北方的十几个部落由于惧怕蚩鞠部落而共同推举徐地首领琼为部落之首,以防止蚩鞠部在后来可能的战争。十几国酋长派使者去徐地拜徐琼。
徐地近于东海之滨,西连中原富庶之地,南尽江淮之利,北距北方之众。周边十几国弱小,皆以徐为上邦。
十几国使者进谒徐琼,徐琼大宴之,众使皆言联合抗蚩鞠为根据的楚地,徐琼却当面拒绝!说“不可,不可,数十年间,我等和睦,不曾相攻,所以人民富庶,北方燕氏与柔然不和,致使人民多怨,奔于徐地,众位且不可起征战之心。”
淮地使者陈歆听罢,立即站出,“大王不可,我等为盟,不是为了取南方楚地,楚地荒芜,且有大江之险。徐国若取之,实为去重而就轻也。反之,蚩鞠日日思战,难免有侵徐之心啊,愿徐王察之。”
徐琼说“先生之言差兮,楚地与我徐地向来不相往来,我不犯他,蚩鞠何伐我?”
陈歆又言“蚩鞠远离中原,荒蛮无信之人。若是有信,岂伐东夷?”
徐琼终是不肯。
陈歆叹曰“真仁慈之主也,若各部落之主如徐王般,海内何以三百年而不安。然不思安危,安能长久。”
各国使节走后,徐王依旧安闲,调和民众,躬耕田地。
回到淮地,淮王李遇问陈歆“徐王之意何如?有计策否?”
陈歆说“哎!淮地迟早遭兵戈,徐王仁慈,国无甲兵,然岂知三百年,天下何不安也。唬得李遇面如土色。
“为今之计,当何如?”
陈歆曰“王上莫忧,征国中之兵,歆亲提之,往江口驻扎,以挡蚩鞠。若胜之,楚兵不得过境,若败,则求于徐王,徐琼随无能,然手下如杜毅,姜青等辈,皆有才,定能说动徐琼,兴以甲兵,徐王仁慈,淮地亦不受害。”
淮王大喜,遂令陈歆负责此事,从部落选出五百名男子,进行操练,修守战之具。
时光荏苒,已经秋凉,话说蚩鞠部落向西征战,大破西戎部落,酋长姜兴被杀,酋长之子姜成逃出,却怕蚩鞠军灭口,反而反其道行之。逢到蚩鞠军,只说是降兵。姜成只往西边逃去!起聪明如此。姜成逃在蚩鞠军中,恐怕时间久了事情泄露,便乘蚩鞠回国之时,逃亡到了淮地!恰恰碰到了日以操练的陈歆部队!姜成细说了来事,陈歆大吃一惊。
“蚩鞠灭了西戎,来年春暖,必然渡河,攻打北方。”
“然”姜成说,蚩鞠贪得无厌之人,必然迟早北上。
陈歆说“先生聪明如此,定有才华在胸,愿能辅佐我王,以保护北方之人,来日待蚩鞠兵到,大破之,以报令父仇”
姜成再三推辞,无奈之下,只得随从陈歆,为右军师参谋将军。
而陈歆却连夜返回面见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