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候,大家还在为班长雪花一般的脑袋笑得合不拢嘴时,不知道是谁按下了火机,哗……
仿佛是干柴遇到了烈火一般,班长浓密的头发带着飞雪迅速燃烧了起来。橘色的火光照的四周通红,班长也顾不着燃烧的疼痛,双手拼命地扑打着头上的火花。
头发燃烧的瞬间,女生大声地尖叫起来,人类本身求生意识让四周的同学们退开了好几步。
常常记忆犹新的那个晚上,主人公并不是班长蒋军,他只是一个受害者,那一晚几乎所有的目光都在一个看着有些冷傲的面孔身上。
知道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人很多,但是遇到有人落入水缸而会毫不犹豫地砸缸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经过那件事情,别的不说,他绝对会是一个敢于果断砸缸的人。
短暂地惊呆之后,很多男生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都纷纷扬扬地想着办法去扑火。班长惊恐地双手扑打着,凶猛的火势看着心惊胆战。
“让开……”
巨大的嗓门在场上没有人的耳边响起。
杜撰脱下了笨拙的羽绒服,里面是一件薄薄的衬衣,额头上的头发和眼镜的镜片湿漉漉的,双手抱着一个巨大的水桶,从厨房里面一摇一摆踉踉跄跄地冲了过来。
在场的人快速地让开了一条通道,杜撰吃力地来到班长身前,二话没说对准他的脑袋将整桶水泼了出去。
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件事情之后,杜撰这个名字在班上逐渐清晰起来。以前听到他的名字,感觉都是很奇怪。这天下的父母怎么可能会给自己孩子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
杜撰,杜撰,不就是虚构,胡编乱造的意思嘛?
李晴天和杜撰是大学的室友,第一次听到他这个名字的时候,差点没有笑喷起来。
不过接触久了,实话实说,他这人的确让人笑不起来。
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霸,生活很简单,三点一线,食堂图书馆教室。他不爱笑,表情永远都是那么古板的严肃。大学四年他没有谈过恋爱,没有翘过课,倒是奖学金年年有他的那一份。
李晴天的性格恰恰和他相反,他成天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他不爱上课,专业课挂了很多科,当然他拿过奖学金就只能是一件笑话了!
两种性格完全不一样人本来是不会有太多交集的,他们只能说认识,熟悉这两个字来形容都太过于牵强。以前李晴天试着和他多交流熟悉一下,但是总是被他冷傲的性格拒之以门外。
比如说出去一起吃个饭什么邀请之类的,都可能会被他一句“对不起,我还有其他的事情没做完,谢谢!”诸如此类的话,清晰明了,不带有一点感情色彩地拒绝。
杜撰这样孤傲的性格,不仅和李晴天,和其他室友也是同样如此的。他们都会觉得她是一个怪人,他和大多数人完全不在一个调子上面。
直到这样的感觉一持续到了大二开学的时候。
那个盛夏,那个开学季。整个学校都沉浸在忙碌的开学景象当中,不过阔别已久的同学们相见格外的兴奋。
一个下午,李晴天外出请假找辅导员签字。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正好杜撰和辅导员在里面说话。
李晴天准备进去的时候,忽然影影约约听到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他赶紧撤到了门外的一边,里面的谈话内容依然能够听得很清楚。
原来,里面谈到的是关于助学贷款的事情。好像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杜撰没有申请到助学贷款。已经开学半个月了,他还是迟迟没有交上学费,辅导员就学费的事情在和他商讨。
在李晴天的记忆之中,杜撰给他的印象的确是一个很节省的人,很少见到他给自己买过东西,没想到他的家庭竟然如此拮据。
杜撰离开办公室之后,他才装着刚到的一副表情进来。辅导员签完字之后,他下意识地打听了一下杜撰家庭的情况。因为李晴天家庭富裕的关系,辅导员也给他多寒暄了几句。
听完辅导员的描述,他不假思索地提出来一个建议。
李晴天一本正经:“陈姐(辅导员很年轻,同学们平时都是这样称呼的),我有一个想法,你看可不可以!”
“哦……你说说看。”
“杜撰不是申请的助学贷款没有下来吗,我想我可以暂时帮他补交上,等他助学贷款下来了给我补上就可以了!”
“你说真的?”
“嗯,你说这个办法可行不?”
“来来来,晴天快来坐!”辅导员陈姐满脸的兴奋之色,急忙给他拉了一个椅子:“这个方法当然可以,如果事情成了,杜撰他一定会很感谢你的!”
“不过,陈姐,你得答应我,这个事情你绝对不能让他知道,你想,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我怕他知道过后我们再见面会很尴尬,我和他又是室友,天天还得见面。”
“哦,是这个样子呀!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考虑地也挺周到的。杜撰这同学人很好的,学习又刻苦。哎……就是家庭条件差了一些,遇见了你这么好的同学,也是他的缘分。”
之后李晴天悄悄地为他补交了学费,并且悄无声息的,只有他和辅导员两人知道。
这个纸还是真包不住火,两个月后的一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破了杜撰原本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电话是银行打来的。电话的内容大概是之前很抱歉由于信息上面的疏忽导致了助学贷款没有及时地给他批下来,现在信息正确了,助学贷款马上就会汇过来。
这个电话听得他一头雾水,那个贷款不是早就下来了嘛,不然这学费怎么可能及时交上。他估计是银行搞错了,所以再三打电话与银行询问,银行方面给出的答复是他们没有弄错,贷款交易记录完全正确,这就让杜撰他更懵了!
他最后还是找到了辅导员陈姐,她见瞒也是瞒不过了,于是告诉了杜撰实情。
辅导员还及时给李晴天打了电话,通知他杜撰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原本李晴天还在为会不会伤了杜撰的自尊心而烦恼,没想到回寝室的时候,杜撰说他想请他吃个饭。
那天晚上,杜撰是第一次请李晴天吃饭,并且还喝了酒,酒还是白酒。趁着白酒浓烈的酒劲,杜撰第一次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也是第一次李晴天真正对杜撰有了一些了解。
杜撰其实挺可怜的。六岁的时候,他母亲出了车祸抢救无效便去世了。在医院他是亲眼看着母亲离开自己的,六岁的心灵里便埋下了一颗痛苦的种子。直到现在他都还很害怕,站在广阔的十字路口,他走路的速度都会比平常快了许多,估计是他怕想起自己的母亲。
在他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娶了他的后妈,后妈那边还带着一个孩子,他的后妈对他很不好,家庭矛盾因此日益激烈。
后来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爸和他后妈又有了自己孩子,一家三个孩子,本来农村家境就很普通,三个孩子的压力让家庭矛盾愈加升级,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每天他回家都能听到父亲和后妈的争吵,那个时候他对他家极具反感,基本上每天都住在学校,都不想回那个没有一点温暖的家。
常年的家庭阴影,让他的性格变得很孤僻,有时候一天都不会说一句话。读大学的时候,他就没有问过家里要一分钱,幸好他有一个家庭富裕的小姑,小姑是他母亲的亲妹妹,每过一段时间都会给他一笔生活费,至于学费是申请的大学生助学贷款。
久逢干旱遇甘霖,一朝春风得来意。杜撰的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外表于其说是冷傲,不如说是在掩饰他的脆弱。家庭的不如意长期地压抑了自己,忽然有一天,有那么一个陌生的人悄悄地帮助了自己,心中会是怎样的一番感动?
人人都需要鲜花与掌声,每个人都是希望被他人认可的。那一晚过后,虽然酒醒后的杜撰依然是之前那样一副看起来冷傲的面色,不过他的内心已经慢慢地接受了李晴天这样一个朋友。
杜撰同时也是一个对自己特别“狠”的人,他自身的控制力特别的强,如果要做一件事情,从来都是提前去做,合理规划,这和“拖延症晚期”的李晴天可是天壤之别。
他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考研的计划,但是后来在一家公司的实习经历,这让他的考研梦化成了泡影,依他的能力,认识他的人绝对能相信他能成功,并且还能考一个诸如“985”“211”这样的知名高校。
阿里集团是中国一家著名的上市公司,公司经营的业务方向很多,主要经营业务以项目投资为主。
当时杜撰在阿里集团实习的时候,平时的表现挑不出一点瑕疵,得到了成都分公司的一致认可,特别是后来写了一篇关于《花卉项目的投融资报告》得到了管理层的刮目相看。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已经晋升为了项目主管的职位,白手起家的他有了自己的车,明年还准备按揭买房,所以在实际的经历中他放弃了自己考研计划。
就杜撰他现在的状况,一起毕业同学中,可以说他是最成功的那一个之一。
蓦然回首,曾经那个孤独的少年是多么的可怜无助,如今自己事业的蒸蒸日上,他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在这样的生活中,他有了摒弃孤独的资本,他渐渐地有了将他的情愫宣泄出来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