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李如一突然大喊道。
本来他娓娓而谈,一副纵横家的姿态。连我都认为可能要化敌为友了,再不济也会暂时结盟,毕竟枪口要一致对外嘛。可不曾想,前辈根本就没有饶过他的意思。
仍旧是一道寒光,前辈根本就不用使出别的手段。光芒清冷不可逼视,身心都觉得冷也就罢了,看一眼都会冻伤才是最可怕的。但万幸,我还没有本事能看清它。
仍旧只是一瞬,当箭速变成光速之后,一切都是多余的,仅以杀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更强大了。李如一来不及躲避,甚至连阻挡的动作都来不及做,当他发出惊呼时,箭已经消散,至于命中与否,我就不敢断言了。
仍旧是一片狼藉,前辈射出的寒光威力实在太大,虽然及时消散了,可还是留下了痕迹。
那这样看来,箭应该还是没有中,否则李如一必然尸骨无存。之前李如一在躲避,所以没有射中。可这次根本就没有躲避啊。以前辈的修行,箭的准头是毋庸置疑的。故意不射中究竟是什么用意?
“前辈教训得是。我不伤古师弟,师弟因我而伤;前辈亦不伤我,而我仍然受创。因果相还,报应不爽。可是您既然已经知道我的目的,为什么不施以援手?您若肯代为引见,或者赐以灵药。李如一必然以死相报!”李如一的话语中充满了哀伤,甚至说到最后,他都跪了下来。
这又是什么个情况?李如一是想用过这种拙劣的行为苟活性命?笑丘视为朋友的人应该不会如此不堪。还是说他另有隐情?算了,还是不想了,麻烦的事交给聪明人。我就只顾着眼睛看见的,耳朵听见的。
李如一的确没有直接下死手,但谁能断定他不是在一步步试探呢?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取人性命尽量不要亲自动手,那梁子不小,修行人不会那么蠢。实在不行了,打个半死最好,扔在没人的角落,过不了多久就死去了。这样目的达成了,造的孽也小。李如一是聪明人,没准儿他就是那么打算的。表面上看没有对我们出手,实际上是在催我们以生命的代价进攻,进而让我们自己杀掉自己。境界不到,强行使用神通,身心都会受创;法力耗尽还使用法术,消耗的也许就是自身元气。这样的手段可比直接杀人要强得多。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因为他,古月血箭射出便殒命了,他实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啊。我只能用最大的恶意来推测他——他担心会引起前辈的震怒,所以想用尽量柔和的方式。那么我还真得感谢古月,如果不是他及时出现,李如一的目的早就达成了。毕竟这家伙从一开始就是冲我来的。
前辈用了同样的方式应对,不管李如一心存何念都无法反驳了。他可以狡辩说自己在救人,我们可以指控他是想杀人,这样一争便没有尽头了。这世上很多事都是辩不明的,人嘴两张皮,真实和虚假都在两张皮上,脆弱得经不住一句质问。有些人说真理越辩越明,这简直是一句笑话。真理不用辩早就明了,多说的所有话都不是真理,而是各种可耻的欲望。
现在,我们完全不必多说什么,因为前辈的箭根本就没有射到李如一身上。我完全想通了,这不中的箭比射中的箭可要高明太多。先前李如一还要运功抵抗,稍不注意也会被古月的箭伤到。而现在,前辈的箭跟李如一就没有打过照面。那箭就不是冲他去的,甚至可以说那支箭根本就没有目标!如果不是收摄不及,连花花草草都不会受到波及。李如一的伤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就算是当场死了,跟旁人也没有关系。化身果然比如本人,假如前辈亲自引弓,法力必然不会有任何泄露。
李如一算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不能不躲避,一旦他放弃抵抗,前辈的箭可能真会朝他射去。可他若躲避,反抗,那又掉进前辈的陷阱里了。前辈就是想让他躲避,在那种危急时刻,法力和元气都会被大量耗损,如果在平时,静养几天或许就没事了。但假如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断透支生命,那必然命不久矣。且不说骤然发力,强运神通,脏腑会受到重创,单是耗损的精气神就够他喝一壶了。
这些修行人果然一个比一个聪明,我算是又长了见识。这世上真正的大恶贼,其实是从来不违法乱纪的。抓得住把柄的都只是阿猫阿狗。庄子说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仅以杀人为例,最下等的人用刀枪杀人,略强一点的用言语劝人杀人,再强一点的制定种种规矩杀人,而我能想到的最高境界便是以劝人不杀而杀人。
我见识浅薄,只能理解成这样。如果是笑丘,他会怎样理解呢?如果是惊梦,他又会说出一番怎样的话?
前辈停手了,也许是心慈手软,也许是被李如一的话打动。但我认为,最合理的情况应该是,因果相还,古月没有死,所以李如一也不会死。毕竟李如一没有把事做绝,所以前辈也给他留了一条活路。高人行事总算是如此,他们看似自由自在,实际上任一个举动,背后必然有缘由。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许久,古月的情况已不容乐观了。我急切地向前辈呼救,可一张弓又有多大本事呢?李如一还眼巴巴地盯着长弓,眼睛都快要掉下来。
而这时候,我听见了一声叹息。
顺风而来,随风而逝,如果不是夜太宁静,我又恰好在观察四周动静,我也会将其忽略。
长弓幻化出一道身影,浑身被光华笼罩,看不清模样,但凭感觉就知道那肯定是古月的师父。
原本是幻影持弓,但一眨眼,幻影便凝成了一支长箭。这师徒倒有些意思,俩人都喜欢变成弓箭射出去。我很疑惑,这真的是弓箭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