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就是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地处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险峻,易守难攻。诗仙李白曾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末天下大乱时,四川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只得任由四川的地方势力称王盘踞。四川先是被王建所踞,建立了前蜀。后来,前蜀被后唐皇帝李存勖灭掉。但是,由于李存勖用人不当,当地的节度使孟知祥又在四川反叛,这就是后蜀。后蜀传至宋初时,国主乃是孟昶。
李乘风手上的地图,记载的就是这个后蜀的地形兵备和道路远近。
“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搞不好后蜀还派出了杀手追查这张图呢,一定要问清楚到底是谁送来的。”李乘风尽往坏处想了,三步并作一步,奔进郭景义的房间。
“掌柜的,这个地图你可记得跟谁换的?”李乘风急匆匆而来,轻声与郭景义说话。
郭景义正在研究天文知识,没有太在意,只用余光扫了一眼李乘风递过来的牛皮纸。“这个呀,这是你自己下午扔在院子里的,怎么了?”
“我扔的?”李乘风提高了嗓门,睁大了疑惑的眼睛。“我怎么不知道!”
郭景义放下了手中的书,很正经地看着李乘风。“下午的时候,你还牵走了一头骆驼,我还问你去哪来着,你都忘了?”
“没有的事!我喝完药以后,一直都在房间中,就没出去过。”李乘风的回答也非常正经,且本能地长大了嘴巴。
“你确定吗?”
“确定。”
“真的确定?”
“嗯,真的确定!”
郭景义很严厉地质问,李乘风只好很委屈地一一回应。答案都是肯定的。
李乘风和郭景义同时察觉到事情有蹊跷,两人四目相对,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赶紧把地图拿来我瞧瞧。”郭景义抢过地图,翻来覆去,仔细查看,脸上神情似乎是非常惊讶的,又似乎是更加让人窒息的阴沉。“后蜀的军事部署图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郭景义皱起了眉头,久久沉默。
气氛很冷,凝滞!李乘风和郭景义继续四目相对。
……
顾涛端药进房,终于打破了尴尬的僵局。
顾涛把药递给李乘风,并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李乘风,你真大方,今晚我一定参加你的骆驼宴。”
“什么?”李乘风和郭景义异口同声。
“我什么时候说要搞骆驼宴了?”李乘风觉得脑门有点眩晕。这算哪门子的事情,自己办事,自己居然不知道。
顾涛以为李乘风在耍赖,便将自己听到的,一股脑儿全部说了出来。“这可是你亲口跟我说的,今晚日落时分,你准备在村口的天车旁边举办骆驼宴,你宰了一头骆驼供大伙烧烤呢,还有,你还要现场吟诗……”
李乘风越听越觉得可怕,这些事情,自己一点都不知道。李乘风本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可惜,自己不找事,怪事找上门。真是奇了怪了,难道世界上还有第二个李乘风不成?
“天啊!我李乘风非常确定没有做过这些事情。”李乘风举目看着屋顶,不见青天,高声疾呼。
李乘风的情绪波动很大,竟然把自己弄晕倒了。
顾涛赶紧施救,小小的毫针再一次派上用场,分别扎在了李乘风的合谷穴和足三里穴上。
“啊来穴”再一次出现,就在李乘风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合谷穴旁边,顾涛抓住时机,用手指切住了,施了第三针。“啊来穴”就是神奇,李乘风瞬间活蹦乱跳起来。
顾涛更是沉淀在兴奋中,抓住李乘风的手,不停地把脉,把脉,再把脉。
李乘风的心情很糟,想骂人,更想把那个冒充自己的家伙揪出来,拍扁打残,再打残拍扁,糊在墙上。
沉默许久的郭景义,双眼直勾勾地盯住了李乘风。“你确定不是捣乱?”
“掌柜的,你还不了解我吗?”李乘风见郭景义有些狐疑,激动的眼睛都湿润了。
“好吧,李乘风,我相信你,不过这事很蹊跷,还是等晚上看个究竟比较好。”郭景义按住了李乘风。
“好吧!”
……
天车村位于山坡之上,从远处看像极了一只喝水的壁虎,壁虎的嘴正好处在天车的位置。这个天车终年不息,源源不断地向村里供应着清澈的泉水。
要举办骆驼宴的地方,就在这个壁虎嘴,天车旁。
天色很快暗淡下来,天车旁边的空地上挤满了村民。大家围着篝火席地而坐,篝火上则炙烤着一头骆驼。肉香随风飘散,飘了好几里路。村民们自己动手,带足了酒水和小菜,就等着吃这个骆驼宴了。
顾涛嘴馋,早早地就挤进了嘈杂的人群中。
李乘风和郭景义没有跟的太近,只在不远处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蹲下静静地看着篝火堆周围的动静。
人群突然安静了下来。
只见一位少年,举起酒杯站在了人群的中间。这个少年,与李乘风一样的发型,一样的脸型,一样的身材,甚至差不多的着装,与李乘风的相似度达到九成以上。
真的李乘风蹲在暗处,看着这位少年,心中有一股说不来的滋味。气愤吧,原本充分的理由也站不住脚了。高兴吧,心中更是空荡荡的,还渗透着一种直戳脊梁骨的恐惧。
这位少年开始发表演说了。“各位乡亲,我李乘风今日来到贵宝地,见各位都是英雄豪杰,所以,我特意献上一头骆驼,还望各位稍等片刻,我先在这里吟唱一首诗歌,给大家助助兴。”
“好!”人群中跟着响起一阵掌声。
郭景义看的实在,听的也实在,又转身盯着李乘风看了半天。“就是那个人冒充你,你有没有孪生兄弟?”郭景义很好奇地问。
“没有!我爹和我娘就我一个独苗,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听说还有什么其他兄弟。”李乘风也看的实在,言语间不自觉地增添了一丝犹豫。
“别说话,你听,那个人开始吟诗了。”郭景义提醒了一句,二人便不再说话,竖起耳朵默默地听着。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少年吟唱了第一句。
村民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李乘风也听清楚了,这诗句,一开头就是妙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妙呀,继续!”
“乱世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少年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缓缓地吟唱完毕。
李乘风逐句逐字地听完,这是一首念奴娇,以入声字为韵,平仄不成问题,字里行间更显文豪风采,文采绝对可以与李白、杜甫相媲美。
李乘风越听越觉得自卑,没想到差距这么悬殊。李乘风真的胆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