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不多时,萧礼忽然听到房间门吱呀一声打开了,老头带着一个郎中模样的人进来了,“殷老汉,你急急忙忙地寻我来,到底是谁病了?我假如没记错的话,你的几个女儿早出嫁了吧?你儿子又不跟你住,走到半路愣是让你叫过来了,你老婆子不是好好的吗?”
“要不说这么巧呢?黄郎中,我刚出村口就碰到你了,不知道你又准备到哪里去出诊去了?我不把你截过来,等你出诊回来还不知道到什么时间呢?”殷老汉喘着粗气说。从他们的谈话中,萧礼总算知道了老汉姓殷,郎中姓黄,是邻村的。“不是我老婆子病了,是我一个远房亲戚,我说,老婆子,我把黄郎中请来了,赶快倒碗水给郎中解解渴。”
“我不渴,今儿算你运气好,正好走到你们村口了,而且从村口到你家也不远,所以我就跟你过来了,否则我可是秉承着先来后到的。”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哟,还是个小儿啊?他是你什么人?”黄郎中一边抹着脑门上的汗,一边试图把气喘匀了,不解地指着萧礼问道。
“哦,一个远房的侄子,以前也很少走动的。”殷老汉头也不回地说。远房侄子?那也就是说我也姓殷?萧礼在心里盘算开了。“这孩子不知怎么从山上摔下来了,你赶快给他瞧瞧。”殷老汉说道。“依老夫看来,他虽然身上伤不少,但是并无大碍,都是一些皮外伤,只需要上一些草药就可以了。”黄郎中一边说。一边开始给萧礼敷草药。虽然也只是一些皮外伤,但是敷草药的时候还是疼得他龇牙咧嘴的。
很快黄郎中就敷完了,起身准备告辞,让萧礼这一段时间多卧床休息,不能乱动,要尽量少下地走动。这些萧礼当然是知道的,脚虽然没有骨折,但是最近走路肯定会疼的。等黄郎中走了之后,萧礼就让殷老婆子给他拿来了干净的布,用凉水打湿,敷在了脚上,这叫冷敷,为的是让受伤的毛细血管收缩,让血液凝结,防止继续出血,过几天还得热敷。老婆子说:“你还懂得不少吗?有文化就是不一样。”话不多,还透着股崇敬的语气。
乡下人晚饭吃得早,老两口准备一些简单的饭菜,招呼萧礼吃晚饭,也就是小米粥跟面饼,还有一些黑乎乎的小菜。吃饭的当口,萧礼几次想问自己的身世,但是又不太好开口,犹犹豫豫间,老两口子也吃完了。萧礼那叫一个悔啊,这俩对自己好像既热心,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而自己犹豫不决又错过了一些时机,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都不知道穿越到了什么地方,真让人抓狂。
过了一会儿,殷老婆子端来了水,让萧礼洗脸洗脚准备睡觉。木盆里的水很清冽,这时萧礼才看到自己的模样,大概十三四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虽然好多地方都挂了彩。等洗完了脚,萧礼又让老妇人把那块布重新用冷水浸湿,给他敷上,并且把擦脚的布也用冷水清洗了一下,放在旁边备用。
在他挤毛巾的时候,萧礼就发现自己的左手食指疼得厉害,当时就暗叫不好,自己浑身虽然没有受什么重伤,但是小伤也无数,所以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疼。“老伯,我的手指疼得厉害,莫不是骨折了?”萧礼唤来了殷老汉。“哎呦,这可怎么是好?早怎么没发现呢?你也没说呀?”老头虽然在责备自己,但是也不敢说得太过分。
“也不知道那黄郎中回来了没有?不然我再去寻寻看,把他再找过来?”他显然也急得不知所措了。“不必了,天色这么暗了,就别出门了,你为我忙前忙后这么长时间了,这么晚让你老人家奔波,我怎么说得过去?”心说估计这个乡下郎中来了,拿骨折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萧礼上辈子就曾经你遇到过手指骨折的情况,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吊个绷带,打个石膏就行了。但是身处古代,估计拿骨折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尤其是这个地处偏僻的乡下。萧礼让老汉找了几个木片来,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石膏的作用,他让殷老汉帮忙用两块木片分别压在手指的上下,然后用线沿着木片轻轻地绑平,等于把手指用这个方法固定起来。其他的事,明天再说了。
等这一切忙完了,萧礼才和衣睡下,没办法,“初来乍到”,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还真不太习惯。乡下的夜晚很安静,再加上好久都没怎么好好睡觉了,上辈子萧礼就是个夜猫子,虽然知道睡太晚对身体不好,但是仍然没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关键睡得晚也就罢了,早晨还经常被那些打球的哥们吵醒。
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一阵阵睡意袭来,好不惬意,但是正要沉沉进入梦乡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老头老太太的谈话声,一下子耳朵竖了起来。“我说,老头子,现在世道太平,大唐给我们每家分了这么多地,咱们生活也能过得去了,也就别冒那个险了。”感情自己穿越到唐朝来了?萧礼不敢大意,支起耳朵继续听。
“你能保证这厮就是秦府的少爷?虽然他们给的赏银不少,但是万一不是呢?咱们这么大岁数了,经不起折腾,假如弄错了,不仅悬赏的钱拿不到,说不定还要得罪人。”这是老妪的声音,原来这殷老汉和妻子王氏是在赶集的时候,看到悬赏告示。说的是秦府的少爷在前几日上山打猎的时候失踪了,正在悬赏找人。
按说他们虽然也不能算作富裕,但是日子也还过得去,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已成家。儿子在县衙门里还是个衙役,所以也不跟他们住在乡下。“怎么不是了?我看跟那个悬赏通告上画的长相年龄都符合,关键是这时间地点也都对。咱们虽然不愁吃喝,但是日子还不是过得紧巴巴的?”殷老汉对王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