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倒是很乖的,倒是听进去了,又去干活了。而此时府里的动静已经惊动了老太太,因为她正好午睡醒来,听到外面的吵杂声,执意要丫鬟扶她出去看看。到了外面不要紧,外面竟然站了这么多人。“哎呀,老太太,你怎么出来了?赶快,先回屋,外面凉。”二姨太赶快搀着老太太进了屋。
“好了,你扶我进来干啥?我想听听是怎么回事,别以为我耳朵聋了听不到,中午我就听着外面有动静。”老太太着急地用拐棍点着地说。“娘,看来你的耳朵还行啊?不聋啊?”二姨太调侃道。“好了,别跟我七扯八扯的了,快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到底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而且一直吵到现在了。”“娘,没什么事啊,别担心,你就放宽心吧,你就好好颐养天年得了。”二姨太赶紧说道。“好了,你就别跟我打哈哈了,快点告诉我那些人到底在吵什么?你想急死我啊?”秦老夫人可耐不住性子了。
“真的没有什么事,你就不用管了。”二姨太有她的想法,这就是年轻人都接受不了,告诉老太太,她能吃得消吗?二姨太也是个有心人,考虑得还是挺多的。“你就别瞒我了额,这样我更着急,就当我求你了还不行吗?”秦老夫人是真着急了。“别,别,别,老太太,这样吧,我告诉你,但是你不能激动,不能着急,你就听个故事行吗?肯定不是真的,这是个误会,你就当笑话听好吗?”二姨太竭力做着铺垫,现在由不得她了,现在她想走也走不了,老太太非让她说不可,外面吵吵嚷嚷的,连个救兵都没有。自己不做好铺垫,出了事不得了,老太太万一受不了刺激晕过去怎么办?
“你放心,我不会激动的,你尽管说。”老太太竭力平静着自己说。“那我就说了,娘,你千万不能激动啊,听到什么你都一笑了之,就当听个奇闻轶事。”二姨太一边做着铺垫,一边就准备说了,但是故意说得水水的:“你说可笑不可笑?有人想钱想疯了,竟然骗到秦府来了。”“是吗?原来是骗子?我还当什么呢?还这么小题大做?直接把他们赶走就行了。我真是服了你们了,还在这儿跟他们浪费时间,他们吃了豹子胆了?竟敢到秦府来行骗?”老太太像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似的说。“要不说呢?这帮人胆子真大,但是人家行骗的内容跟咱秦府有关啊。”二姨太说得波澜不惊的。
“跟咱秦府有关?你倒是说说跟我们怎么有关了?”老太太迫不及待地问道。“娘,你别急啊,听我一句一句说。他们居然冒充秦府的二公子来行骗,你说可笑不可笑?”二姨太说道。“这些人也太大胆了吧?知道这是我的伤心事,虽然我不太待见三姨太,但是那毕竟是我的孙子啊?都夭折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拿这个事来开玩笑,太不像话了,我要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老太太似乎没有丝毫的激动,这就好,二姨太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倒不是说明她有多好,而是不想担这份责任。
“把他们送官府,老太太好吧?荒唐至极,竟然敢在秦府门口造次。”二姨太如释重负地说。“且慢,你扶我到门口去看看,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什么高明之处?还有什么花色?”秦老夫人觉得这简直不是个事,一个个还吓得跟真的似的,不可思议。“那好,我扶你去吧。”二姨太扶着老太太就出了门。
“什么人?这么放肆,敢到秦府门前来撒野?”秦老夫人这回气定神闲多了,她本来不想管的,但是没想到是这种荒唐事,她觉得很好笑,这才出来的。“老太太,你怎么还是出来了?”大太太急得朝二姨太直使眼色。“没关系,你放心吧,事情我都知道了,他们胆子不小,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居然拿这种事开玩笑。”秦老夫人说。“您是秦老夫人吧?没有开玩笑,我们哪敢到秦府来开玩笑?”其中有一位年长的古稀老人说道,“您还认识我吗?”秦老夫人定睛看了一会儿,“你莫不是三姨太的表舅?”“是的,没错,正是在下。”老者捋了捋胡须说道。
“实不相瞒,昨天老夫就来过了,但是由于我是三姨太的远房表舅,她对我也不太熟悉,我说的话她也不相信。所以今天我只能再跑一趟了,但是请你相信,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我以我的人格担保,绝不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这是千真万确的。”“那既然如此,哪有站在门口说话的道理?进来说话,里面请,里面请。”既然秦老夫人发话了,也就没有人阻拦了,家丁等一众人也就让开了,让他们进去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秦府的二公子在出生的时候,三姨太的身体不适太好。再加上大姨太二姨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最为重要的是秦老夫人又不是很待见三姨太。这也不能怪老太太,三姨太也是个厉害较色,而且人特别刻薄势利,而且她的家境虽然比四姨太好一点,但是跟大太太和二姨太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本来家里也算是个大户人家,但是她的生母其实也是出生庶族,其实也比四姨太好不了多少。但是当时人家家里家境殷实啊,而三姨太的父亲,跟自己的原配并没有子嗣。三姨太的母亲是二房,肚子争气,生了一儿一女,而且她父亲只有这两房,所以自然能分到家里的家产。
秦老夫人不喜欢三姨太,有这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还是不喜欢她的那种市侩气,势利,泼辣。三姨太嫁到秦府来之后,处处见风使舵,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再加上她的那个娘还是很会打点的,处处为女儿开路,可谓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后来三姨太生下了一个男孩,倒也是个好事,但是三姨太生产的时候几近血崩,再加上身体本来就不好,所以看了很长时间的郎中才慢慢又所好转。
那时候三姨太的娘几乎每天不离左右,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护犊心切嘛。身为二房的她,自然比别人更加考虑得多,深知侯门深似海的道理。那时候她担心三姨太不得秦老夫人的宠,那边大太太又是高高在上,二姨太生了个女孩。所以思来想去,把二公子寄养到自己的远房亲戚家了,同时抱了个弃婴回来。谁知道这个弃婴可能有先天性的疾病,不久就夭折了。本来想养一段时间就把真正的二公子抱回来的,正好寄养的那户人家的媳妇,刚生了个大胖小子,奶水充足。再说她也给二公子请了个奶妈的,反正秦府对三姨太用钱是不克扣的,匀出一部分出来就可以了。
但是随着这个弃婴的夭折,这件事情也没法收场了,谁都知道秦府的二公子夭折了。再后来,三姨太的爹都娘去世了,而她的哥哥嫂嫂对这个事却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