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清朝的覆灭说起:
其实,清朝的灭亡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清朝的灭亡,并不是什么单纯地列强侵华,也没有太多的科技碾压。
清朝灭亡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就算没有八国联军,清朝大抵也会灭掉的。
纵观历史,300年大约就是一个王朝的极限了。
特别是,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自带压迫性质的王朝。
纵观历史,清朝那时候基本上内忧外患都齐全了……
所以,其实,理论上讲,就算没有列强,清朝也是该亡的。
清朝也想存活,也想攀科技树……但他们大约搞不起,原因很简单……孝经里面都写得很明确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清朝指定的一系列手段,其核心都是打压统治人民的自尊心和血性(就算这样,仍旧有许多人在起义。)
于是,清朝末年,很矛盾的事情是,有自尊有血性的,大抵是能打的——这些人要不然起义了,要不然起义失败被杀了。
留在清军之中的,都是那些没自尊没血性的……大抵也不能打。
反映到民间,大抵是义和团顶着洋枪冲上去,洋人那里一放炮,义和团的人们就觉得自己顶撞了雷神,瘫倒在地(这些都是据传,另外据传,洋人的炮弹还只是实心的……打船用的……当年并没有开花弹这一说……)
或许,满族统治者们的确是自己作死,人工进行了一次自然选择,强行把那些不要命的人都弄死了……然后兵败,大约也就很自然了……
其实,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相当值得思考,那就是,腐朽的王朝与侵略者之间的战争,人民应当站在哪一边?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因为列强这种做法,实在不好评价。
因为我并不确定,这种落井下石的事情我们是否做得出来。
毕竟,史书里,我们很不要脸地将“元”作为一个朝代,而不是以一个侵略者的身份写入了史书——而恰好,“元”对于欧洲的侵略……若不是我们干死了“元”的大汗“蒙哥”,说不定就没列强了……
我并不确定,有多少人,在大厦将倾之际,会选择雪中送炭,而不是火中取粟,顺便落井下石。
毕竟,仔细想想,列强只不过是在大厦将倾的时候,从大厦之中去走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某种程度上,这跟普通的农民起义,看上去真的没有太大分别。
唯一的区别是,列强抢了东西就走了,而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抢了东西之后大摇大摆地将那些东西摆在显眼的地方,然后圈一块地,大声昭告天下:“这里是紫禁城,未经允许进来的死全家……”
(或许,这点也不是分别?毕竟列强也有租界??)
怎么说呢?
如果只是站在这种角度上,列强的入侵与农民起义的性质也没什么太大的分别……
我们却一边讴歌农民起义,一边痛恨列强的入侵。
或许,这就是传说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的确,农民起义值得讴歌,列强的入侵也应当痛恨。
是的——类似的教育,从孟子开始,我们,以及我们的祖先,接受得太多太多了。
或许,这就是传说之中的“上智而下愚”。
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只知道结果,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结果。
如果坚信自己的思想,坚定自己的行为,的确,这很正确,这很符合那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风范。
但是呢?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被一个出现在什么地方的思维漏洞所击中,然后走上一条我们完全没有想过的道路。
……
只能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一个坏毛病。
而对于诸如“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之类的问题,我们给出的答卷,往往只是一知半解。
而我,恰恰想改变这一切。
于是,就有了前两卷的布局,就有了卷尾的那一场入侵:
一个腐朽的王朝,与一个入侵者,在发生争斗的时候,作为腐朽王朝统治下的人们,到底应当帮助哪一方呢?
……
请听我慢慢讲
————————————————————
注:下一卷切换地图,我并不希望所有人从一开始就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也不会肯定我的选择就一定正确。
但至少,如果你跟随本书继续探询苏然的世界,你终究会有知道一切的能力。
虽然,就算你知道了一切,你也做不了什么改变。
但至少,我们知道了,对于什么样的事物,我们应当热爱,对于什么样的食物,我们应当仇恨。
或许,的确,掺了砒霜的饭菜也是香的,掺了KCN的巧克力也是甜的。
或许,当真有人把这些东西送到你嘴里的时候,他们都会有一万个让你咽下去的理由。
对于这种情况,我无能为力。
写这段东西,或者说,写这本小说,我想表达的,只有一点:
不要把那些东西咽下去之后还给别人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