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道法,还是不到位么?”
“还是说,已经变天了,如今的天命,落在了蛮夷的手中?我不甘心啊!”
“为什么,蛮夷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这不公平!”
修习道法的大家,在发现自己的道法失灵之后,内心,纷纷产生了动摇
——而有一些“自以为醒悟了”的人,却把目光,或者仇恨,引向了土生。
“都是你,明明上天早在几日之前,就用断粮这种方式给我们示警了,偏偏你非要用这种筹粮的方法,用人道蒙蔽天机——若不是你,我们北洋青年远征军,怎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是啊,北洋一直在说,我们之中有汉奸,想来,汉奸,就是你这样的人吧。”
明明,大家都是因为爱国而参军的人士,只是,或许,他们之中的某些人高估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程度,或者低估了战争的危险程度。
于是,在自己的诸多保护被无情地撤掉之后,他们只能把心灵,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借口之上。
人类,有时候,就是这样软弱。
当然,软弱的,只是少数,而总会有几个不软弱的人,站出来,指引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大抵,这句话,只要人类作为一个种群还能延续,这个话就会一直正确吧。
毕竟,软弱的种族,最终,都会走向灭亡的。
而这个站出来的人,很快就出现了,正是那个被大家推举成首领的,玉祥。
玉祥见大家这样,想了想,觉得,若是自己不站出来,这个远征军,就真的完蛋了,于是他摇了摇头,对大家喊了出来:“看来,我们的道心,一点都不坚定啊——”
“此话怎讲?”那个控制着金刚符的人,在连忙补上了金刚符之后,有些疑惑地问玉祥。
“还记得,在第一天军训的那个晚上,我们为什么狂欢么?”玉祥问出了一个问题。
“因为东北大捷。”
“是的,因为东北的大捷,因为东北的青年军,给北洋带来了首个大捷。”玉祥点头,认同了这个答案,而后,就开始了他的长篇演说:
·“我们之所以学习道法如此努力,多半,跟他们,不无关系。”
·“狂欢的时候,我就在想,他们,作为前辈,能带给北洋以胜利,我们,作为后辈,无论如何,不能辱没了前人的威名。”
·“于是,我学习了道法,为了,能向前辈一样,给北洋带来胜利。”
·“殊不知,我们的方法,其实,已经跟前辈们的方法,大相径庭。”
·“我们,到头来,也并没有学到前辈的精神。”
·“那些前辈们,在奋力拼杀的时候,可曾学过道法?”
·“那些前辈们,可曾由于贪生怕死,后退过?”
·“那些前辈们,可曾由于鬼子的火力强悍,而埋怨过队友呢?”
·“其实说真的,我觉得,大家,能活下来的概率,真的相当渺茫——但是”
·“我想说但是!”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选择如何去死。”
·“比起那些找不到人生价值的人,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毕竟,我们能够选择如何去死。”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逃跑,做一个懦夫——毕竟现在逃跑,或许还有机会。”
·“当然,我们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效仿前辈,像一个军人一样,堂堂正正地死在战场,做一个英雄。”
·“我不知道大家会如何选择,我只想说——”
·“我,不是懦夫!”
·“从前不是,现在不是,往后,也不可能是懦夫!”
说完,玉祥抽出来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木剑,向鬼子的营地大喝一声,发起了几乎是自杀式的冲锋。
跟着玉祥的人,有很多。
或者说,只要是没死掉的人,都跟上了玉祥的步伐。
包括从地上捡起来了一把桃木剑的土生。
而甚至,土生因为提前做了准备,反而跑在了队伍前面。
于是,玉祥,看到了,那个跟他一起奔跑着的土生。
“谢谢你,教会了我如何演讲呢。”玉祥笑了笑,对土生说出来了这句话。
“也谢谢你,教会了我,什么才是爱国和感动呢。”土生也笑了笑,对玉祥说出来这样一番话。
玉祥摇摇头,从怀中掏出来一张符箓,贴在了土生的身上。
“你不是军人,这种军人的荣耀,就由我们军人来完成吧。”玉祥笑着,说出来了这样一句话。
而土生觉得自己身体一轻,有些眩晕。
等土生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军营旁边的那个他跟苏然见面的小镇之中。
而玉祥,带领着一群道士,向鬼子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无人后退。
因而无人幸免。
不知,该感叹,还是,该感到悲哀。
只是,打扫战场的东洋士兵,对这类人,往往,很是敬重的。
哪怕,他们是失败者——他们也拼尽了自己的一切,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职责。
因而,在厚葬了他们,和几个被不科学的火球或者冰锥击中而失去了生命的士兵之后,那一队东洋士兵,又继续开始了他们的搜索。
这轮搜索,直接持续到,他们把搜索任务完成。
而对于那些死掉的士兵,他们,没有任何抱怨,只是在庆幸,庆幸自己还是被天照大神护佑着的,庆幸自己发现并消灭了这群会道法的余孽。
而,当清理战场的士兵汇报说,这些人,可能是北洋青年军的时候,充斥在这队士兵心中的,却是少许后怕,和深深的敬意。
“怪不得,我一直在想,逃兵,怎么可能有跟我们一战的勇气呢?”
“他们,都是,极好的士兵,是极好的,英雄。”
下了这几个结论之后,鬼子们就地挖了好多个坟头,葬了他们。
又有精擅中文者,把他们每一个人跟属于他们的北洋军士兵铭牌(俗称狗牌)做了对照,记录下来了他们的名字之后,把属于他们的名字,写在了属于他们的桃木剑或者其他物件上,之后,把那个物件又插回到了坟头,作为标记。
当然,死掉的东洋鬼子,也享受了跟北洋士兵一样的待遇。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对敌人做这样的事情?”一个东洋鬼子问。
“因为——你不觉得,设身处地的,若你死在了这里,你也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你吧。”他的长官如此回答他。
————————————————————
注:现在可以说了,玉祥==项羽,因为我给玉祥安排了一个项羽那样的结局。
为什么项羽被李清照评了一个“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呢?原因大抵就是这样,或许是被民意裹挟,也或许是被他“自以为”的民意所裹挟。
与几章之前的那个“得道高僧”不同,同样是死,那个“得道高僧”是毫无意义的作死,而项羽是给敌人造成了成吨伤害之后英勇战死。于是,他的死相当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