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多久以前,中原富庶,人们安居乐业,整天潇洒度日,完全沉浸在幸福的生活当中。些许年份,人们发现了一个避之不去的难题,那就是死亡。人们沉浸在甜蜜生活,不希望就此死去,心有不甘,想方设法延长寿命。
于是亘古神仙之说,再次流传于世。无数世人,诚心叩拜,愿各种神明庇佑,一时之间,香火鼎盛。
其实,自古以来,凡人无所不死。一个人的寿命也就是七八十年,有体魄强健的,可以活到九十岁,至于年事过百,则是想都不敢想。几十年匆匆而过,或看透生死,愿得轮回,或心有不甘,不入地狱。
中原广袤,人杰地灵,经过数千年,数万年的洗礼,倒是有天资聪颖者,投入毕生精力,苦苦探索,再加上亘古流传下来奇卷奇物,终在长生一途,窥得一丝门径。
长生之谜,实难费解。直到如今,依旧没有真正的长生者,却有一些修道术士,参悟天地造化,再加上各般法宝奇物,拥有凡人不能相匹的神力。这些术士,倒也在长生一途,又向前迈了一步,有天赋绝顶的前辈,甚至可以活千年之久。有此先例,中原修道术士的野心轰然而起,一时之间,世人纷起,踏上修真一途,愿得长生。
中原大地,浩瀚无边。人们从早先的部落生活,到如今聚居生活,也是相对安宁。其实中原大地周围依旧有广瀚无边的大地,世人不过坐井观天,不知晓罢了,只有很少修士,窥得些许皮毛。
而今,修真之士多如牛毛。再加上中原地广,修真术法参差不齐,当长生看起来那般遥不可及,各地却有了门户之争,斗起来,一时之间血流成河。正是因为这样,一些看淡生死,或天赋平平不能修炼的人,便不会来趟这浑水,他们宁愿修身养性,安定生活。
天下群豪并起,杀掠不断。最为激烈的便是正魔两道之间的争斗,千年来正道与魔教斗的难分难解,得亏百年正道英杰力挽狂澜,一举将魔教妖人击溃,保中原民生安稳。时至今日,正道光大,深得人心,一时之间,竟无与匹之。而其中,犹以圣清院、灵源寺和天山最为显著,其中的天山,隐隐有几分正道领袖的意思。
天山山脉盘踞在中原西北,山脉巍峨高耸,绵延千里。最为特别的是,山顶一年四季满是冰雪,附近百里没有居民,因为一旦靠近,就会寒到骨头里,对修真之人,倒是没有多大影响。这里的雪山,堪称天下一绝,只是更有名的,要数天山顶峰的宗门——天山派。
天山一脉的起源,要追溯到数千年之前。那个时候,天山派第一代老祖刚刚出世,却以高深修为享誉天下,再加上一代老祖厌恶邪魔外道,屡屡与魔教妖人争斗,时时被追捧。没过几年,一代老祖来到天山山脉,观此处灵力充沛,是一个修炼的绝佳之处,之后便有了如今的天山派。
实际上,要说天山派真正意义上成为正道领袖的话,还得从百年前的正魔两道决战说起。因为最终的决战,是在天山进行的,当时的掌门,凭借着一代老祖留下的种种禁制,重创魔教妖人,赢得了胜利。此后,天山派便被誉为正道之首,受世人顶礼膜拜。
这个故事,便是从闻名天下的天山派开始的。
…………
天山以南二百里处,有一阁楼,名为天云阁。此阁睥睨而起,扼交通要脉,诸多修士路遇此阁,都会选择留下来休息一番。在这荒无人烟的地界,这里会是一个很好的暂驻点。
天云阁外观雄伟,其内部格局极为精致,分为上下两楼,皆是木柱结构,通风飘香,极为舒适,让人怡神销魂。据说这天云阁是一位术士所建,那术士曾观光过这里的风景,便一直留恋着。后来他募集了一批钱后,在这里建起了天云阁,甚是豪壮,并且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瞻。天云阁建成后百年,那术士也消失不见了。再后来,天云阁有了新的主人,他大肆打理生意,将天云阁做的有声有色。如今这里,已经有了新的居民,多是逃难而来的百姓,靠着天云阁建立起新家园。
这一日傍晚,天空中乌云密布,一直灰蒙蒙的,给天云阁笼罩起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显得那么诡异不寻常。
天黑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来往行人步履匆匆的进了客栈,避雨住宿。天云阁中老板命伙计们打点着,心想天快黑了,应该不会有人来了,于是让伙计们准备关上门,也好让屋中暖和一些。正在这时,南面走来一位老僧,着一破旧袈裟,眉须尽白,尽管如此,他走路时给人的感觉依旧步步生风,宝相庄严。
不多时,那老僧径直走进天云阁。
街上行人匆匆行过,大多顶着纸伞。天云阁北面的一条小街,一群孩子在追逐,凌空飘落的小雨,对他们仿佛没有半点干扰。
“站住,小乞丐。”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个头比较矮小男孩,他一脸惊慌地跑着,完全不注意脚下,被一块儿石头绊倒在地,后面几个小孩大喜,跑过来围着他,一顿拳打脚踢,边踢边骂:“小乞丐,看你以后敢不敢和我们作对?”
“求求你们,不要再踢了。”躺在地上的小男孩乞求道,但不知为什么,他瘦小的身躯紧紧抱着怀里,仿佛在保护什么似的。
“好了,大家停下吧。给这个小乞丐留点力气,让他爬回去吧。”一个个头比较大的男孩趾高气昂地说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说完,带着大伙离开。
雨愈发大了,巷尾又跑出来一个小男孩,扶起地上的男孩,道:“沈凡,见了那些家伙,你绕开走不行吗,非要得罪他们?”
“一鸣哥,他们欺人太甚。”沈凡骂道,话语之中有点哽咽。
扶起沈凡的,是他的小伙伴,陆一鸣。在这个新家园,沈凡就这么一个好朋友。陆一鸣见沈凡鼻青脸肿,身上也有淤青,于心不忍,便搀扶着沈凡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