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神”境,丹田内的元气充实到一定程度,不光改造身体,还能改造心神,让人的神识不断强大。达到“入神”境,才算踏上修仙之路。“练精”、“养气”和所谓武林高手也差不多,就是身体比常人强大些。而一踏入“入神”境,表示你的神识已非常人,能在人的头脑中制造种种幻象,能用神识控制五行之物。
“化虚”境,化实为虚,身体各元素重组,能将血肉之躯化为虚无,穿梭于五行之中。“土遁”、“水遁”自是不在话下。如果说“入神”还有点像特异功能,那么“化虚”境则标志着你踏入“神仙”之列了。
“凝丹”境,周身元精元气凝实成丹,金丹一成,便拥有创造五行之力。点石成金,一念生花。可幻化形体,可衍生万千幻象。容颜永驻,法术大涨。
“元婴”境,丹田内金丹蜕化成婴,能阳神出窍,神游身外而通灵。可沟通天地,御空飞行。能窥视天地奥秘,寿元大增。
“得道”境,万物即我,我即万物。万物合而为一,一而回归大道。身体具备宇宙万象,能翻江倒海,能推演万物生化,能看透过去未来。
“渡劫”境,身体、神识无比强大,天地为之嫉妒。须逆天改命,勘破贫富、贵贱、爱恨、生死、有无,度过“金、木、水、火、土、风、云、雷、电、”九劫,飞升成仙。
“神仙”境,未知。
云风合上《纯阳诀》,双目微合。《纯阳诀》两册,共九章,除了第九章,其他八章都有对各个境界的详细说明,包括口诀、层次能力等。每个境界都配有修炼口诀,并指出每个境界都有九个层次,只要真元增加到一定程度,层次一般也就水到渠成地提升了。而境界的提升不是真元增加就可以实现的,须要修为、感悟、机遇等的契合,缺一不可。
他知道自己现在已到达“凝丹”境,却身有宝藏,不知运用。必须从“练精”境修炼起。而且这本《纯阳诀》也没怎么讲元气运用,只讲如何修炼,运用想必是在其他书上。
云风将《纯阳诀》放到一旁,深吸一口气,徐徐呼出。舌抵上颚,双手交叠,置于丹田位,心中默念口诀,口诀内容与《百字铭》有相似,但也有不少内容云风虽不能理解,却强记心中。
云风首先修炼的是“练精”境。云风心中默念一遍口诀,好像没什么反应。云风也不着急,一来他心中早有准备,修仙哪有那么容易?二来,他知道修仙肯定最怕心浮气躁。云风一遍又一遍慢慢地默念着,体会着。渐渐地,他的心变得宁静,宁静,再宁静。
终于,如晨曦唤醒黎明,云风感觉到一丝气息注入丹田,被体内金丹吸纳。可是刚一欣喜,那丝气息,便消失无踪。云风强自镇定,告诉自己,不要激动,平静,平静。
云风一遍又一遍慢慢地默念着,体会着。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这一次更自然了。没过多久,云风又感觉到一丝丝气息流入丹田。这次他没有惊喜。而是继续平静地默念口诀。
慢慢地,云风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气息向丹田会聚,注入金丹。慢慢地,金丹开始转动。随着金丹的转动,周身的气息更是加快速度,向丹田会聚,被金丹吸纳。金丹越转越快,天地之灵气如潮水般向云风聚拢,甚至搅动洞府中的空气流动。
渐渐地,天地之阴阳灵气从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方位向黑白双鱼汇聚,化为有形,笼罩在云风周身,似云似雾,凝而不散。
云风盘坐地上,周身笼罩着云雾,似真似幻。而云雾又快速地向他的小肚处聚拢,注入腹内不见,但云雾反而不减少,还在不断增加,变得越来越浓。
洞中无日无月,不知几时几日,云风一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天地灵气。云风只感觉到体内的金丹旋转速度由初时缓慢变为迅捷,然后飞快,再后重为缓慢。而此时,金丹之旋转几近停止。
云风不由暗喜,因为他看过《纯阳诀》“凝丹”篇叙述,知道这是境界层次要提升的征兆。
果然,不多久后,云风就“看”到体内金丹完全静止,而金丹内阴阳两股真元一如黑白双鱼相互围绕旋转,慢慢地有合而为一的趋势。最终,阴阳二气融而为一,迸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虽然云风双目微闭,但确实能清楚地看到那耀眼的“光芒”。
片刻后,那光芒暗淡下去,云风竟然看到了金丹的不同——那火金色的丹珠上,竟然多了一圈淡紫色的纹路,沿直径将金丹均分为两半。
“我已经是凝丹一层的修为了。”云风轻轻说了一句。因为《纯阳诀》上说得清清楚楚凝丹境的修为提升非常明显,凝丹一层,金丹上即一道紫纹,九层九道紫纹,纹路是越往后颜色越深。
云风纵身而起,这次力道控制得很好,没再撞上洞顶。挥挥拳,踢踢腿,年少时也曾练过几年李小龙截拳道,动作要领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此时,云风明显感觉到,不管是力量、速度、柔韧、灵敏,都不可同日而语。云风完全有自信,不要说一挑十,就是一挑一百,也是游刃有余。
云风脸露微笑,深吐一口气,又拾起地上的《纯阳诀》,翻看起“养气”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花费了多少日月,云风依次习完“养气”、“入神”、“化虚”、“凝丹”境口诀,修炼至“凝丹”境五层,体内金丹上已经有五道鲜明的紫色纹路。
在“入神”境时,云风头脑中就开辟了“神识之海”,神识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并且结合《纯阳法阵》,能在人脑中制造幻象;能神游体外,感知世界;能真元外放,隔空控物。入神一层,即可感知10米范围,控物重量在0.1米达到体重,也就差不多80千克,距离越近,控物重量越大。现在是凝丹五层,可感知范围已经拓展到5000米,控物距离50米时达到体重。而这只是纯粹以神识控物,要是再辅助元力,控物重量更以百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