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六,好日子。
北方的腊月,天气温度底,已经是比较冷了。
天刚朦朦亮,太阳公公刚刚露出红肚皮,隔壁的邻居马房家己经锣鼓齐鸣的响了起来,树梢上的大喇叭在播放着歌曲《好日子》。
原来啊,是马房的小儿子今日要结婚,还别说,农村啊就行这一套,锣鼓喧天、吹拉弹唱。
一大早,马房的小儿子马贝早早的就来找小美爸:树叔,赶紧走吧啊。我爸给我下了命令,就这你就得走,若请不到你,我爸后边就跟过来,你必须到。马贝贝连说带拉,还是把小美爸拽了过去。。。
“他树叔你可来了,要是再不来,哥都要亲自去请你了”。马房站在大门口,一看见程树来了,先从口袋拿出香烟,打了一支,握着程树的手说。
“看你说类,房哥,贝贝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类,跟我自己的孩子一个样。孩子一场大喜,我能不来不,刚在家要给孩子和孩她妈做饭。这不,饭没做成,就被贝这孩子给拉过来了”程树接过烟,对着马房说着:“还差啥?我给你办”。
“啥也不差,就差你。昨天叫孩子去请你,你说一早过来,今个一早都到。这要不是孩子又去请你,你还得会来不了”马房拉着程树往院里走,边走边说。
“看哥说类,孩子一场大喜,我肯定得来。这不没给家里做成饭,都跟孩子过来了。小美爸也实正。做到哪?说到那。
“别说了,弟弟。情,哥领完。今个孩子的事,得欢欢喜喜过去,你赶紧走走看看,要是哥计划不周,你赶紧给哥说,我马上安排,可不能叫哥难看,带漏底喽”。马房连说带比划的讲着。:“让她娘儿俩搁这吃,还做啥早饭”。
“中,你是主家,你赶紧去忙,照顾宾客,别把客人冷落了。等会我看看,这厨房要是差啥,我绐你说”程树、小美爸是这厨房一把手,村子里谁家有个啥事的,有事就找他。
“那中,你先看看。我照顾宾客去了”。马房起身又复回到大门口,迎接宾客去了。
程树转了一圈,见准备的东西,都已按排好,没别的事情,自个忙自个的菜去了。
大红灯笼门口挂,大红喜字门上贴,一首首喜庆的歌接茬放着。前来帮忙的街坊、邻里的也己经来了不少,一个大院里,已经是站满了人,非常的热闹了。
一群群孩子,嗑着瓜子,吃着喜糖。满院子的乱跑。
“滴、滴、滴……”,一声汽车喇叭声,打开了气氛,也不知是谁喊了句:接新娘子的花车回来了,新娘子接回来了,看新娘子喽。
话音落下,街坊邻里的、亲朋好友的就往门口跑,站在花车旁,大眼盯小眼,更有甚者,还爬在车玻璃上看。
新娘子一套洁白色的婚纱,挽着高高的发髻,娇嫩的脸上,略施粉黛。宛如童话里的公主。外加一件大红袄外套。
花车来了,新人先给新娘子鞠了一躬,将车门打开,将新娘子抱下车,来到里屋。自不在话下。
农村的人们办喜事,没有城里的花俏。
“今日马府大喜添新人,新人不忘旧人恩”……
“一拜天地生育恩”
“先拜父母养育恩”……
“再拜祖父母恩”……
“再拜亲戚邻里、亲朋好友关照恩”
……
……
新人进入洞房。
“请各位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就坐”。马上开席!!!
“亲朋好友、隔壁邻里请入坐,今日马贝贝一生大喜,各位亲戚、邻里亦推杯换盏、不醉不归“。
“开筵席、敬宾客”。
……
……
“新人父母敬酒”
“爸妈,您辛苦了,今您孙子贝贝大喜,你老喝点、端起”……
“大哥大嫂,今孩子大喜,您喝
点、端起……
……
……
下面一对新人敬酒。
“今日孩子一场大喜,大舅您老可要多痛饮几杯”……
“今日孩子一场大喜,姑父您老可要痛饮几杯。
……
“今日孩子一场大喜,姨父您老可要多痛饮几杯”。
……
……
来到好友面前:“哥几个,客气话呢?我就不说了,今日弟弟一场大喜,谁不喝足兴,我可不乐意哦。这一会有点忙,等一下,我过来陪哥几个,多饮几杯”。马贝贝一边劝酒,一边说着。
“房哥,该上大件、上汤了”小美爸因在厨房,喝的倒是不@多。悄悄的拉住马房,:“别乱忙活了,要上大件了”。
马房呢,在家也是一个稳当人,讲派场个人。这不,孩子结婚一场大喜,每桌共准备十二个盘、六个碗、四个大件、两个汤。
一位位亲朋好友,街坊邻里的坐了三十几桌,端杯动筷、推杯换盏,热热闹闹滴。
这搁在农村算是准备的挺周道、够派场的人家了。
一直忙活到下午错,这不刚将宾客都送走,马房就拉住厨房的几位,还有帮忙的几位就说:“大感谢了,今个孩子事上,可多亏了几位帮忙啊。把事办的顺顺利利、漂漂亮亮的,来来都先坐下歇会,忙一天了。
这又是打烟,又是让水的。自不必说。
“振(马房的哥哥),你去收拾两个桌子,再到厨房把蒸笼上的热菜,见样拿两份;还有凉菜,也见样调两个来,几个都忙大半天了,都还没顾上吃饭类”。马房一边对振说着,一边陪几人说话。
“中,我这就去”马振放下手里的活,就去忙着整菜的事去了
。
“来、来、来、、、今个贝贝的婚事上,全靠几位帮衬,得以顺利办圆。客气话就不说了,咱共同端起酒杯,满饮一杯”马房端起酒杯站起,向众人敬了一杯。
“吃菜、吃菜、、、”。
……
“他妈,去叫贝贝,还有媳妇过来,向各位帮忙的叔叔大爷敬杯酒”
“中,我叫去”房婶去里屋将两新人给叫了出来,向各位都敬了一杯:“您辛苦了”。
后面跟着马振跟着又来敬,又是一通痛饮,直饮到天色微暗、日落西山方才散场。
各自回家,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