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情驶过,千百年后。就在这桃花源之中,有一周姓人家,周老爷名周鼎盛,世代行医,技艺精湛。且主人家乐善好施,家中有一独子,名为周世梁,从小受父熏陶,颇有过人之中医天份,药方,药材之类皆过目不忘。心肠很善,但其本人却不喜行医,却爱舞刀弄枪之类的活动,但是又碍于子承父业的压力,心中时常闷闷不乐。
一日,父亲又在吃饭时提到了令世梁跟随自己专心钻研医术之时,“世梁啊,你有过人天份,不学可惜了了,你应该用自己所擅长的是造福一方,不是吗?!为父深知你不爱笔头爱戎装,可是你且细想想,你从小身子孱弱,习武!能强身健体是不错的,但是若是因平日里高强度的练习而再次使身体受损!岂不是得不偿失?儿你思量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看了看世梁沮丧的表情,心里也不好受,叹了口气,接着口气很好的说:“你若是不喜欢读书,我倒不逼你,只需平日里用点儿心,与我打个下手,经营医馆,那些别人家会的东西诗书,久而久之,也就不足为虑了,如此,你的医术定会更上一层楼,你又不少仁爱之心,定会爱上治病救人的行业的,孩子,你回房了要好好想想啊”
于是,饭席散了。各自回屋。顺便说一句,这世梁长的是一副白面书生的模样,五官端正,身材瘦削高挑,但并不颓废,总爱一袭白衣,评谁说也是个将来的秀才他母亲便经常与父亲感叹:我们的世梁生的一副书生样儿,怎的偏偏爱习武?最不爱读书呢?真叫人犯惑啊!”
不知的人还以为这文章写的不够严谨,其实非也,毕竟有的人就是这样,就像“刀子嘴,豆腐心”道理都是一样的,夫人又说“世梁在娘胎里便吃了亏,不足月就生产,就落了个身子虚弱的毛病,唉,”“不然,世梁可非是个武将军不可呢”
周母说这话时带些骄傲,毕竟世梁从小听话,做事也文质彬彬,虽然心里不爱读书,但也不曾荒废过,很是令人省心啊!听见父亲劝阻的一番话,世梁心中确有思量,说的也是,若自己贸然随个师傅习武,最后身体更加糟糕,到时候医术不精,天赋尽废,武也不成,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大大不值啊!倒不如,现在先跟着父亲学习医术,一来可以继承家业,二来能借助平日所学调养身体,最后有所改善甚至痊愈也未可知啊?!到时候,自己也长大了些,再去习武,也是很好的呀!想到这儿,世梁心中如释重负,豁然开朗。便飞奔去父母房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了:愿意随父亲打理医馆,愿意潜心学习医术之类的话。
这令父母十分高兴,感动的几乎落泪,抚着世梁的头说:“儿啊,你终究是聪明的孩儿,没让父母为父为母的失望啊”“父亲,母亲,也感谢您的栽培”于是做了一楫退下去了。虽说是下了决定,也有了以后的打算,但是出来了的世梁还是有些不开心,毕竟就要暂时放弃自己所爱,就像转行了一样,怎么能毫无感觉呢?
走屋子后,便对正在忙碌的丁伯说:丁伯,我想一人出府转转,成吗?”丁伯自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就害怕这少爷出去心不在焉,出了事可怎么办?就说“少爷,这时候,恐怕,一会儿会落雨,就不要。。”正想要以有雨的借口不让世梁出去,世梁也正是沮丧,谁知父亲自里屋走出,“算了,丁伯,世梁也是不好受,就让他出去走走吧,”“你也年龄大起来了,该懂些事,自己出去也就可以应付了”
“谢父亲”看着父亲慈爱的脸,世梁也报以感激的眼神。就走出了大门,其实看着外头的繁华景象,也并不是感兴趣,连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出来到底干嘛?于是自语到“我这是出来做何呢?呵呵”于是干笑一声,这时便将身子转回,准备回家去。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旁边茶庄的一些喝茶人讨论着一些事情。仿佛一渔人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讲述他打鱼的经历
“哎,没去过的人可是不知道,今天早上我们捕到了一头大鲸啊”听到这儿,众人都唏嘘不已,惊奇万分“然后呢,大鲸呢?带我们也好开开眼那”“是啊,是啊”见那渔人又说“那可不是普通的大鲸,一捕到它它便朝天哀鸣,叫的在场人实在悲戚,但又不知为何出现这种坏事,就去问了难海旁边南禅寺里的方丈你猜怎么着。。”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这故事可真有趣”世梁也和渔人旁边的人一样被他吸引,这是渔人周围的人都催着说往下的事儿,世梁心中也是很急,于是找了个地方坐下,只听见那渔人说“别着急啊,且听我说啊―方丈说这鲸寻找他已经离去独自生活的孩子,孩子长大,父母不舍分开,就四处寻找,它心里想着是孩子没寻到,却要送了性命,岂不是要哀叫自己的不幸吗?上天有好生之德,就让我们将这鲸运到略深些的海处将它放了”
“原来如此啊,众人恍然大悟”这时世梁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鲸的身上了,而是大海。。“那大海好神奇啊,能有这么厉害有情的鲸?!我要是能去看看该多好啊”于是上前询问那刚才口若悬河现在吃饭的渔人“大叔,您知道那海在哪儿是吗”“那是当然,我下午还与鱼友们约好一起打鱼呢!今夜可是个好天气,我们请人看过了天象,风平浪静,一定能有好收获啊,我的船还在那里搁着,备了好多干粮。。”
这渔人一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不知道要说到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还是世梁打断了他的话“那大叔您可以告诉我在哪儿吗,”“可以当然可以,就在。。就是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行了,约两里的路程”他手向世梁家的反方向指去,“那可是真的漂亮啊。”
这时候世梁就更感兴趣了,他站着愣了一会儿,恰巧这时有人叫渔人说话“喂,老兄啊。。”渔人就把头摆到那人搭话了,这是世梁便一溜烟儿的跑了,等渔人又转头过来,世梁早已经不见人影了,“咦,这孩子呢”他疑惑了一下也没有太在意。话说世梁照着渔人指的路走下去,是的不用拐弯,两里也就到了,待他到了,就看见了一片蓝色的海,还有海鸟在飞,自由自在,他的心情十分的好。海风呼呼的吹,十分舒畅,刚开始这边人还不少,在布置东西就像渔人所说在打鱼,而且果然有很多小船固定在岸上。过了一阵子,就陆续走了。
有一个老爷爷看到了他还不离开“孩子,一个人在这儿干嘛?天快黑了,别忘了回家啊”世梁应诺。可是还是不想离开,站在海边,看着里边的鱼跳来跳去,一点儿也不怕人。他玩儿的无聊了,就随便挑了个小船跳进去,拿起浆,装作很吃力划船的样子。。“啊,好累啊,什么时候到天涯海角啊”自己又装作出汗擦擦额头,自己也“扑哧”的笑了一通,由于在船上蹦跳有加。
他没注意到,船与岸相连接的绳子在晃动,带着铁棍也不住的拔出地面。。这时候,天真的有些黑了,他正准备站起来跳下去回家,这是突然的来了一个大浪,将绳子彻底与岸摆脱!也就是说:这船即将飘走。。他正好看见了这一幕,向后一个踉跄,又急忙靠平衡挺起身子,眼见船正离岸。。下意识的伸出一只脚准备踏出去上岸,因为这时候离岸非常的近,那一个大浪过去,又是风平浪静,他完全可以一脸踏到岸上,充其量就是鞋会湿一些而已
但是只见就在他的脚踏出了那一刻,在空中停留了几秒钟,不知道此时心中想起了什么?想要干什么?知不知道这意味什么?竟将脚又收了回去,两脚踏在船板上,眼看着船慢慢顺风飘去.这时的他没有一丝丝的恐惧,有的只是对远方的憧憬。。看见了海面跃起的大鱼,他欢欣鼓掌,看见了喷水游走的鲸,也是十分快乐,夜色黑了,但是海上的月光无任何遮挡,大的亮的惊人!
不一会儿,肚子咕噜咕噜了,他笑着捂住了肚子,在船里扒拉扒拉一通“果然有东西吃,看起来还不错”于是吃了起来,无忧无虑的他不知道的是他和船离泛舟是愈发的遥远了.不一会儿,打了个哈欠,“好困啊,鱼儿们,我先睡啦!”于是俯身睡下。只见夜里,凉风吹的他瑟瑟发抖。。
就这样不知飘了多久,直到遇见了前来寻找桃花源的李顺景,肖檬夫妇,和他们的女儿,李明菡。(李明景是千年前误入桃花源的李成二的后代,从家谱记载得知桃花源真的存在后,便立志寻找,希望解开关于祖辈李成二“出卖桃花源人”一事的误会,当然也有多些见识的意思,毕竟很多人都认为这桃花源记仅仅是一个传说。但苦于寻不到路,一直无所获,直到这次偶然遇到了周世梁.)
最终,李顺景夫妇到达了桃花源吗?后来如何呢?他们能回来吗?千年误会能解开吗?故事在他们成功到达桃花源就结束了吗?十五年之后,他们的子辈是为何命运相连死不休呢?能摆脱非离即死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