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真山,千古奇脉。
远在还没有仙人的时候,它就被人想象成神仙居所。久真山上有山泉流下,人们就以为那是琼汁仙露,竞相饮啜。
更有传说,这条山泉源头,活水天降,饮之得道成仙。但是久真山高于九天,在当时,人们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千年前,人间迎来“葛天氏”盛世,九州之内,民风淳朴,月朗风清,夜夜太平长安。
古代遗风兴起,“国风”、“雅颂”流离人间。
于是,葛天氏设立“采诗官”,每逢春水上涨,采诗官们便乘舟顺流天下,采集民谣诗歌,用诗歌来体察民情。
如此,足见当时安乐。
至于采诗官,多为诗人骚客,他们一面采集民间诗乐,一面吟诗作对,一有佳作,便随着歌女的曲调流传九州。
当然,还有一些采诗官,譬如李太白,早已名扬天下。他们受****钦点,身居闲职,以示朝廷重贤。
“师姐,别说这采诗官了,直接说久真山吧!”路小真迫不及待。
池浸月瞪他一眼,说道:“你知道什么啊,所有的故事都得有个楔子,没有为什么!”
“哦。”
“哼!”她两眼一翻,接着说道:
在葛天氏盛世的某一年,李太白,早早的收集了百篇佳作。
他修改韵律诗角、誊抄上供后,便换上一身白衣,带上自己最得意的新诗,乘舟而下。
这一次,他不为采诗,而是早就设计好的一次旅途。
这条水路,平日里无人问津,他只知道,只有那位隐士,在水路一方。
水面上,平平荷叶漫天掠过,白雾渐渐浓郁,一切恍若仙境。
微波荡漾中,李太白心中十分欣喜。能带着自己的佳作,去给自己敬仰的人阅览,即使是名扬天下的诗人,此刻也如年轻人初出茅庐一般激动。
随着这只木船前进,前方的浓雾化开,露出一条水道。
一叶木舟迎面驶来。两舟相遇,李太白连忙行礼,对面舟头立一男子,一袭白衣在雾中隐去。
君子之交淡如水,对面那白衣男子,立在舟头,躬身回礼,收下李太白的作品。
只是这一次,两人却没有直接攀谈起来。那白衣男子立在舟头,一改平日云淡风轻的语气,略带欣喜地说道:“今天有诗相伴,便不再怕天下巨变了。”
李太白听得云里雾里,他却没想到,这次离别,竟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位好友的凡身。
李太白敬仰的这位尊者,名为陆静修,被后人尊称赤松子。那天,他带着李太白尚未面世的绝唱,携着小团月(茗茶),顺着久真山泉一直向上,想用这仙泉源水沏开小团月,用这人间茗茶饮下太白的绝唱。
只是久真山高于九天,哪里是凡人能上去的,多少凡人想登上仙山一览天下,想饮久真源泉成仙,都被这参天高度阻挡。
陆静修仰望着这座缥缈仙山,似乎胸有成竹,又似在感应缥缈的邀请,一步一步地攀登这九天高山。
那一天,久真如往常一般,仙雾缠绕,朦胧迷境。
陆静修脚步迷离,一步一步拾级而上,脚步形影重叠,好似仙家秘法。
他在问道!
寻访世外仙人,问长生之道!
他想要登上仙山,为人间寻求修真之道!
这从未有人登上的仙山,他竟然在短短半日内,冲破云雾,重见天光,往下看时,千里高山已在脚下,自己已然登上了久真山顶。
他一眼望去,久真造化钟灵,山顶上点开一眼泉水,清流源源不断的涌出,泉眼旁竟然有先人留下的石碑,刻有《九格宫醴泉铭》,后来,“醴泉”的名称才流传天下。
陆静修锁紧佩剑,走进了传说饮啜成仙的醴泉,醴泉清澈莹润,向着久真山脚一泄而下,望之心神荡漾,如饮美酒。
最为惊奇的是,那涓涓清流上,竟然漂浮着一卷白书,这卷白书“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在这水面上荡漾不沉!
这就是天下修真的开始,后人称之为“天书”。
天书难释,讲的却是修真之道!
陆静修取来,一行行的看去,以他的天纵之姿,“天书”中艰涩难懂的文字,在他眼中纷纷化开,使他阅读通行无阻。
全书大意为:凡间某一有缘人,看穿红尘后,魂魄出离,神游四方,偶遇仙人王子乔,遂向仙人问道,王子乔答曰:
“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夫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存,无以为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这道家微言,寥寥数字,却能勘破千年未解之迷,点出长生之道!
陆静修心知,自己得到了天下人追求的长生之道,心中激荡难安。他在九天之上,激动的窥探着修真之道,琢磨着仙人对道的解释
修真之人,本就会被仙道吸引,会试图解开一个个困惑,达到灵台澄明,莫有尘埃之境,更何况是首次见到这种言辞!
陆静修沉迷在天书之中,不知时间流逝,他低着头,时而迷惘,时而兴奋。
蓦然间,当他抬头思索时,他这才发现,天地早已变色!苍穹晦暗,醴泉泉水从泉眼中喷射云端,狂风卷着黑云,在久真山顶疯狂的咆哮!
久真山乃洞天福地,断不会有如此天象。
天道难测,陆静修勘破天机后,天下降临的,恐怕不只是风雨,或许还有别的东西。
但此刻,陆静修手中握着“天书”,虽是一介凡人,但心中莫名的无所畏惧。
暴雨落下,他站在风雨中,怒视着惊变的苍穹,口中一遍遍的吟诵着醴泉天书。
正如他所想的,天书出世,天地不甘,世间妖物生,要将这条仙路斩断!
九天之上,九州从未有过的阴鬼,在暗如黑夜的云雨中降生,它们赤眼阴躯,仿佛神明,来索取众生性命!阴鬼,一个个排列在天地之间,与陆静修对视,相顾无言,只有狂风高歌!
然而,能感应征召的陆静修,后世景仰的赤松子,必定是当时的天纵之才。
风雨中,他呈现出狂态,将“天书”大声的读出,一字一句如鼎震金鸣,在众鬼之间回荡!
开辟鸿蒙!
玄清真经!
上浮飞天!
羽化登仙!
……
顷刻间,陆静修勘破天书奥秘,领悟出通天法术!仿佛,他本就有这逆天修为,如今只是睁开了灵眸,导致一腔热血在身躯中长鸣,透彻出风雨之力!
狂风怒吼,李太白的诗篇从手中卷起,千古绝唱在铺面盖地的阴鬼中放肆地飞扬。
“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是,你们这种阴物,能收下我的天照命么!”
他怒吼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真气淬炼后,剑如一泓秋水,照亮昏暗九天。九州天地真气,此刻,在这泓秋水上旋转不已。
陆静修全身荡出浩然正气,怒眼苍穹,欺身而上,为人间斩妖除魔。
“”“”“”“”“”“”“”
青山空濛,池浸月望着远方缥缈的高山,叹道:
“后来,陆静修便在久真山开门立派,收天下英才,超出人世,修真成仙。一年后世人皆晓久真山,前往问道,陆静修遂将天书公布天下。
世间本不少英才枭雄,对天书的新解释不断出现,诸子百家争鸣,修真门派雨后林立,正因为陆静修的开诚布公,在后来的第一次阴鬼乱中,才有如此多的修真名门能捍卫人间,保护凡人周全。
人们对陆静修崇敬有加,用天书中仅仅出现的两个人名,王子乔和赤松子中的后者,尊称师祖,久真山自然成为修真领袖。
久真山修炼的浩荡正气,千年内涌出无数英才,这些前辈们在一次次阴鬼乱中力挽狂澜,解救苍生,太平盛世中为人正气,心怀天下,卓立于红尘世外,为天下敬仰。”
言毕,池浸月转向路小真,问道:“这样,对修真有了更深了理解了吗?”
路小真年纪虽小,却正是正邪明辨之时,此刻心潮澎湃,对祖师爷崇敬之至。
不知不觉间,一颗道种,在心中种下。他暗暗下定决心,认定一生的道路,认定这一生中,所要追随的人,一定也是那般模样。
路小真看着师姐那美得惊心动魄的脸,倔强地点了点头。
池浸月看着路小真坚定的脸,颇感欣慰。
“明白了就再来一遍!”
路小真重新坐下来,默念着天书中仙人所言,当年的赤松子便是这般领悟天道,让一字一句在心中如金石碰撞,然后倾听天地,感受造化神奇。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予。①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蛇。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蜷以骄骜。
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风伯为作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
凤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时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
路漫漫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
欲度世以忘归兮,意姿睢以担挢。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览方外之荒忽兮,沛[氵罔]瀁而自浮。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
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及逝以徘徊。
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
轶迅风天清源兮,从颛琐乎增冰。
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
召黔赢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
经营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一字一句,路小真只觉得心神舒畅,心胸开阔。他深吸着小南山湿润的雾气,感受灵台清明。
念毕,他平静的睁开双眼。他似乎理解了师傅他们,身姿为何淡泊。
池浸月本是教徒无方,她中途逃走,这是在问过大师兄之后,才得到这个办法。她眼见颇有成效,便趁热打铁,接着说道:
“小真,想知道魔教的起源吗?这和那个李太白还有点关系呢!”
(①天书原文取自《远游》,作者不详,此段为后半,描述升仙后的飘逸生活,充满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