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66700000059

第59章 青天将军马龙谭《下》

马龙潭驻守奉城期间,日人觊觎,

交涉棘手。有一次,几只日本小船在江中游荡,寻衅滋事。

马龙潭得报后,深知此事绝不简单,因为自前一年以来,

日本人就积极策划前清遗老遗少组成“宗社党“,意欲扩大势力范围,在东北搞“满蒙独立“。

这次行动就是日本人为行动找的一次挑衅借口,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大的冲突,后果十分严重。

马龙潭刚柔兼施,经权并用,将一场危机巧妙化解。

后来日本人知道马龙潭在此镇守,再不敢轻易挑生事端,东边一带得以粗安。

而在洮东一带吴俊升驻守的防地里,因处理不善,摩擦不断,

不但令当地守军十分头疼,更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马龙潭的文韬武略。东北王张作霖也常说:“东边得马中将龙潭兄震慑,使我无忧。“

当时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成份十分复杂,大部分人都是怀着个人野心,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

唯有马龙潭,始终怀着一颗救国爱民之人,当他看到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挽救危局时,

就将“保境安民“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时局如何变幻,

始终没有动摇他保境安民的决心,并收到了良好效果,这在清末民初的官场中实属凤毛麟角。

辛丑年,匪首林七纠集党众数千人盘踞凤城,马龙潭奉檄率队进剿,

连战连捷,主力被消灭后,余匪缴械乞降,治安得到控制,明显好转。

光绪十四年,马龙潭领右路巡防营统领,驻守凤城。

到任之后,就以除暴安良为要图,数年之间,有贼必获,无案不破,使当地的群众过上了较为安定的日子。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相应,海内鼎沸,清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凤城因历史、地理位置特殊,情况极为复杂,既有革命党人的奔走,

又有一些散兵游匪假借革命之名想火中取栗,扰乱治安,形势很不稳定。

马龙潭作为一代俊彦,对形势有着深刻的分析,他知道大清气数将尽,

这时很多人劝他适应形势,附庸革命。但马龙潭对此却有更深刻的思考。

他知道坐镇东北的赵尔巽老奸巨滑,在等待观望,一旦自己先行一步,

被他拿住把柄,兴兵讨伐,则遭难的还是凤城百姓。

特别是他考虑到日俄一直觊觎东北,如果乘隙而入,则祖国山河有陷于外虏之手之虞。

他下定决心:保全国土,怜顾邦本。为了防止外虏觅隙寇境,他日夜警备,发奋练兵。

为不滋内乱,他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减免赋税尽杂捐,并重视“兴学育人“。

当时很多知交为他的命运担心,但马龙潭全然置之度外,并向挚友写信,

倾诉衷肠:“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在锱基,不如等时。此虽千古一理,然吾一个微人,

难定乾坤亦难改乾坤,惟此心除尽力保民平安度日外,无第二思想矣。

“同时,还交待了自己的后事:“他日若果履所言,尚望弟念及累年交情,为吾收尸,为吾招魂。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吾心吾意,天尽知之。

“其情其为,令人动容。迨大局既定,凤城百姓得以无恙,事后追思,阖城无不感佩马龙潭之远见卓识。

1912年,民国成立,马龙潭感到东北人民终于可以享受太平盛世了,

欣然赋诗一首“豪杰从来铁血多,莫将宝剑任空磨。健儿俱有好身手,愿与同胞贺共和。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年年底,凤城人为马龙潭立功德牌,盛赞其功德,颂之曰“凤山常侍,

鸭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由于兵连祸结,当时奉天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加之匪患猖獗,百姓苦不堪言。马龙潭治下的宽甸子,因捐税与官府发生冲突,

相持不下,一触即发,形势十分危急。地方官以百姓“聚众抗税“为由上报马龙潭,

马龙潭亲赴现场,了解真相,对百姓开诚布公,晓以大义,避免了一场大的流血冲突。

在马龙潭的主持下,以后数年,该地的税负有减无增,马龙潭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戴。

自发为马公立德政碑于县中,颂曰:“关东之东,有伟人焉,乃文乃武,希圣希贤……公善周兵,

营平屯田;公能弥盗,龚遂治边;恩周下邑,威震龙原。“

忠贞爱国贯穿于马龙潭的一生。无论是抵抗俄国入侵,还是反对内战,他都是从国家、

民族的利益出发,而将自己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他深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所以极力反对内战。面对关内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塞外势力尔虞我诈、

明争暗斗的局面,马龙潭忧心忡忡。

当时张作霖的个人野心日益膨胀,不但要做东北王,

而且要称霸中国。因之与各派势力的矛盾也日益加深,

特别是与冯德麟的关系逐渐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两派势力各不相让,内战一触即发。马龙潭多次居中调解斡旋,

最后双方都做出了让步,避免了一场内战。

张作霖一直对马龙潭的才能心存疑忌,认为马龙潭论文论武都远高于已,

所以处处防备、打压马龙潭。1920年,张作霖解除了马龙潭陆军中将东边镇守使军职,

将他调任洮昌道尹辽源交涉员并总办辽源商阜事宜。马龙潭在洮昌任上减赋税、

办学校,兴利除弊,深得百姓拥戴。

在张作霖发动的与吴佩孚之间的直奉大战爆发前,马龙潭亲自到奉天找张作霖,

陈说利害,希望直奉两系尽释前嫌,联合南方各派力量,共定华夏大局,

共同对付日本人越来越昭然若揭的侵华野心。可是利欲熏心的张作霖不但不听从劝告,

反而更加重了对马龙潭的疑忌,怕马龙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一旦他公开反对内战,将会破坏他的称霸计划,

所以1922年3月再次将马龙潭调任四洮铁路督办兼东三省巡阅使署高等顾问与黑龙江省军政两署顾问。

马龙潭上任不久,就听说北京交通部欲派一个叫郭则泌的来充任四洮铁路工程局长,

马龙潭早就听说此人是亲日派分子,甘当汉奸,当即大怒,拒不接受,****只好收回成命,另委他人。

四洮铁路开工之初,一些人受日本人收买,

意欲将筑路权承包给日本大仓株式会社,马龙潭毫不客气地给顶了回去,

他怒不可遏地质问道:“郑洮铁路与京绥铁路孰难孰易?

“并明确表态:多年前詹天佑先生能做到的,我们今天更应该做到,

把国家的筑路权拱手让给外国人,说轻了是我辈无能,

说重了就是卖国!在马龙潭的坚持下,郑洮铁路全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完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并建立伪满州国,

马龙潭自知无力回天,乃辞去一切职务,隐居四平,宁可过清淡贫穷的生活,

也不为日本人的高官厚禄所诱惑。他的长孙原来在中满铁路局供职,也遵马龙潭之命辞职回家。

但是因为马龙潭在东北地区有很高的声望,日本人就想利用他来笼络人心,

在成立伪中满省时,擅自公布马龙潭为高官,并张贴布告,企图造成即成事实,逼马龙潭就范。

马龙潭闻讯后勃然大怒,扶杖到日本宪本队抗议,并以头撞桌角,誓死不从。日人无奈,只好收回成命。

天津大公报以《马龙潭触日人之怒》为题报道此事,对马龙潭的民族气节大加赞赏。

七七事变后,马龙潭的一些属下和旧交参加了伪政权,有的还成了地方要员,

纷纷登门或派人到马府请马龙潭入关参政,

马龙潭均断然拒绝:“你们愿意当汉奸是你们的事,我是宁死不干的!“

现实使马龙潭深刻认识到,教育落后是导致国家积弱积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他格外重视教育,无论是戎马倥偬,还是政务繁忙,

他都不曾放弃对教育的执著。任洮昌道尹期间,他在自己所辖境内改修文庙,

重建学堂,广造声势,力倡读书风气。

1924年,马龙潭任四洮铁路顾问期间,有感于梨树县第十五中学的破败,

倾其所有,捐款10053元现洋,新建了一所中学,使之成为设备、

条件最好的一所学校。在捐资建校这件事情上还有一个故事:马龙潭当时问账房自己还有多少钱,

账房先生说还有一万,当他得知马龙潭要用于捐资办学时就推说刚才自己看花了眼,

实际只有五六千元。后见马龙潭执意要捐,只好说让马龙潭给个数目,

马龙潭一句话也没说,只拿起笔写了一个大大的“倾“字,惊得账房先生张大了嘴巴,

半天也合不拢。据说后来账房先生将这个字请人精心装裱,作为家训代代相传。

马龙潭多年来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为家乡办一所学校,

让家乡的子弟都能享受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马龙潭七十大寿以后,决心将这一夙愿付诸实施。他将全家聚齐,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告诉儿孙,积财不如积德,儿孙的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他将“尽马某所能,倾毕生所积“,为家乡办学。

随即他将自己的家产物业变卖成现洋,差专人送往庆云老家,

建成了山东第一所义校--“中马私立高初两级学校“,

马龙潭虽是一代硕儒,但思想十分开明,他明确提出,

新学校绝对不可设置私塾内容,课程全部按照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学校设置,

有国文、算术、地理、历史、音乐、图画、修身、习学和当时罕见的体育课,

几乎与现代所学没有太大区别。体操课中有单杠、双杠、足球以及木制枪械。

教育有专供老师挂在墙上讲课用的毛算盘、手风琴和中国地图、外国地图等,

当时的设施即便一些高等公校也无法相比。

入学的学生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只要分数符合录取标准,

即可入学并享受免费待遇。学生除了吃饭,一切费用全由马龙潭承担,

校长与教师的薪水也都由马龙潭支付。学校成立以来,

培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也使地僻偏远的庆云县一时间名声大振。

龙潭为官多处,且都是肥差,如果想从中捞点油水,是易如反掌,

但他一直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到他去世时,

未给子孙留下一点像样的财产,这在那个时代应该说是绝无仅有。

马龙潭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儒将。他一生喜骑马放枪,

暇则以书法自娱,中外人士索书者不绝。马龙潭楷行隶篆俱佳,尤以行书成就最高。

马龙潭还热心方志编纂,在民国三年、十六年,两次捐巨资、延通儒,编修庆云县志,

亲自作序并题写志名,并殷殷嘱托:“惟冀乡人父老绳愆纠谬,匡我不逮,

俾成完全信史“,为保护庆云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马龙潭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在四平寓所无疾而终,享年84岁。

消息传出,举城哀恸。下葬之日,奉天、洮昌、凤城等地的群众纷纷赶往四平,

数万群众自发去送他,队伍绵延五华里。至今四平市仍保留马龙潭故居,供后人瞻仰。

同类推荐
  • 超级特种军人

    超级特种军人

    爱玩网络射击游戏的李晨光,在他18岁的生日晚会结束后就回到他的房间里,玩起了网络射击游戏。就在他刚玩游戏不久,窗外电闪雷鸣,好像就要下倾盆大雨的样子。他的母亲曾告诉他:不要在雷雨天里玩游戏。可是他现在正玩的高兴呢,怎么会听妈妈的劝告呢!突然,一道闪电从窗外进来了,他失去了知觉了······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接下来,他会发生什么事呢?他最终会不会回到自己的世界呢?
  • 黑白色的阳光

    黑白色的阳光

    在祖国的边疆有这样一个地方,他常年只有两种景色:黑色的石头,白色的雪!(被抽掉了几个章节,有些不连贯!)
  • 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本书纪录了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包括动荡不安的中东、伊科争端、海湾危机的升级、“沙漠风暴”前夕、“沙漠风暴”的展开、海湾地面战斗爆发、战争停火良久的反思等内容。
  • 绝将三国

    绝将三国

    猛士的雄浑,血腥的杀伐,摇摆的信仰,迷离的情感,尽在混沌流离的三国时代。本书以独特视角,展现自黄巾起义以来各路英雄逐鹿并起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填补了名著三国演义中武将激斗,大军作战的大量情节缺口,并融入饱满的儿女情长与奇人异士之遭遇,风格个性,手法多变,可谓好勇斗狠文学之上品。
  • 逆战之最后一战

    逆战之最后一战

    因为爱好,我踏入了被外人称作军宅的圈子,面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我始终如一,坚持自己想法。因为命运,我选择了成为军人,面对同袍的不理解,我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就是我!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目光与评论,勇于追求自己内心坚守的东西!
热门推荐
  • 重生金凤凰

    重生金凤凰

    谁说当了村姑就一辈子走不出山窝窝,看她这山窝窝里的土鸡,重生发家致富努力成为金凤凰!
  •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Ⅲ

    “我希望梅关于父母惨死的噩梦就此过去。”山姆医生说道,“但她决定回波士顿接受心理治疗,我们只好告别,这让我挺难过的。第二年圣诞节,她写信告诉我过得不错,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小伙子。她那辆杜森博格汽车撞得没法修了。雷克斯倒是把我的梅塞德斯修整一新。因此,我当时只缺一个护士了— —后来也找到一位,芳名琼恩,而且她竟然帮忙解决了一桩连我都被难倒的谜案呢!具体情况下次再说。”
  • 异世桃之夭夭

    异世桃之夭夭

    都市言情?穿越玄幻?只有看的人才知道,好的作品根本不需要华丽的介绍。(PS:这是我不知道怎么写的借口)
  • 女配妞逆袭吧

    女配妞逆袭吧

    知道什么叫悲催吗?宋卿以前不知道,可当她穿进了重生复仇小说世界的时候,她终于知道了。因为她运气极好的穿成男主女主男配女配男炮灰女炮灰争相报复的超级女配身上,对此宋卿只能流泪唱道,…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面对女主的疯狂报复,是心怀内疚步步退让,还是勇敢面对见招拆招,且看宋卿如何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一步步成长。穿越女pk重生女,想知道是怎样的结局,请在此留步,戳戳戳。
  • 战国霸主之硝烟

    战国霸主之硝烟

    一场战争成就天下霸主!一场离别锻造天下第一!这是一个新的战国时代!战国天下!神秘黄沙之国遗子楼越为复故国,力斗群雄,掀开新的战国天下!
  • 我的美女徒弟

    我的美女徒弟

    俗话说得好,要想学得会,先跟师傅睡。于是,钱江收了一群美女徒弟。
  • 龙离阁:放不下的意

    龙离阁:放不下的意

    怀着恨意,永远离开了那个所谓的家,他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特别是女人。但一次不经意的逃亡,遇上了那位老者,从那时起无知的少年终于长大了,他放下了。但一直到那次外出,他又遇到了她,内心的怒火无法再掩饰,还差点毁了他亲手创建的龙离阁。。。。。。新创建一个群,群号:450205323,欢迎加入。
  • 神道之旅

    神道之旅

    这是一个关于被一枚神秘晶石带进沟里穿越万次,成就万世至尊的故事。在这里,你能看到一群逗比。在这里,你能看到无限友谊。在这里,你能看到无尽热血。在这里,你能看到帅哥美女。
  • 蛮神无双

    蛮神无双

    前一世,陆风因为身体原因,使得父亲劳碌一生,最后竟因没钱治病而死。这一世,玄天大陆的阿蛮也面临了相似的问题。但是,阿蛮发誓,一定要使身体健康强壮,一定要有无双的实力,一定要使父亲过得舒心。阿蛮说:“谁敢让我父亲一时不舒心,我就让他一世不舒心!”
  •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这本书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他德披天下,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品质于一身。他译遍中国,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娶英国妻,成就一段异国婚姻佳话。在那样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是怎样用那一支笔译出一篇篇精彩的作品?翻译大师的五味人生和经典译著的诞生过程。《五味人生: 杨宪益传》会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