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将情书夹在王二妮书里。
教室里陆陆续续人也来齐了,吕艺鸣趴在桌子上看了一下课表。
语文
数学
……
恩,第一节课是语文,要上交作文。
《林黛玉进贾府》
这篇吕艺鸣觉得自己写得不怎么好的作文上交到了语文老师那里。
语文老师事先带大家复习了一下本篇课文,然后随机的抽了几个人默写这篇文章。
吕艺鸣比较幸运,并没有被抽到,然而就开始上第二课。
语文这种东西高考考的都是相对比较活的,白话文的课文几乎都考不上,所以一整节课吕艺鸣也没听,他脑袋里老是想着自己投稿杂志社的小说不知道近况如何了。
版扳手指头数数,一去也有三四天了,市内的邮政快递,应该到了吧?如果再杳无音讯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了,被拒稿了。
一般投稿出版社是不会退稿的。
吕艺鸣暗暗着急。
下课的时候,语文老师宣布了一则消息。
全市秋季作文大赛征文。
要求很简单:
1.诗歌、散文,题材不限
2.不少于800字
语文老师说这次征文的话就不全班都写了,因为学校限定了名额,现在愿意报名的就举个手,写完了然后交给他审阅,然后经过全班的评选,评选出班级前四名报送学校汇总,最后投稿这次征文大赛,好像还有奖励。
一等奖设立一名,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千块钱助学奖金。
二等奖设立十名,是一款多功能学习机。
三等奖设立二十名,是一个录音机。
还设立了幸运奖和鼓励奖若干名。
这次征文面向全市的初高学生。
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作文写得好的女同学都充满了期待,吕艺鸣吧,他觉得这种东西没意思,不过礼品吧,一等奖,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可是他最近梦寐以求的。
要不投稿试试?
800字如果能换来一台4000块的笔记本的话,那么按照小说以千字计算,千字/5000-6000元了。
教室里有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想挑战一下这次大赛。
语文老师拨了拨眼睛,望着大家都不好意思自告奋勇先举手,于是问了:“没有吗?没有的话我就直接报告学校,说五班没有,周五我在三班上课的时候,他们可都是很踊跃的。”
语文老师将课本合上,然后要出教室。
不少女生好纠结啊,心里既想参加,又不敢第一个台起手来。
哎~
“好吧,既然没有,那就算了,三个名额全都给三班吧!”
语文老师故意说,说完之后他挥了挥手说:“下课了吧,每次这种事情你们都不积极。”
“哎,别,老师我我参加!”
以为没有人举手,就在语文老师要走的时候,吕艺鸣跑出位子,大声说。
大家齐刷刷的都将脑袋投向吕艺鸣,你?
我怎么了?
吕艺鸣觉得大家的眼神很奇怪,他虽然高中语文回回都是等外文的,但是不是你们不举手吗?难道这种眼神看着我,你们不参加,也不准别人试试?
语文老师转过头来,也很惊讶的盯着吕艺鸣:“你行?”
吕艺鸣很冷静的说:“老师,让我试试吧。”
语文老师沉默了一下,他倒是知道吕艺鸣的底子,这回回作文凑不够字数不说吧,而且还句句是病句,别字特别多,你写这种全市的作文?
不中不中
老师傅只顾着摇头,依然转头走出教室,直接放弃了。
吕艺鸣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歧视,高中、大学、上班,乃至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他也没有受到过这种歧视,吕艺鸣说:“老师,难道这不是面对全市初高中生的?”
这孩子。
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巴不得少写一一个字,今天……
“行,吕艺鸣你可以谢谢看!”
语文老师说完后,然后有点不放心补充道:“你写完先给李娜看看,她作文写得好。”
归根到底,还是对吕艺鸣不信任。
没问题,只要让写的话,给谁看都行,然而那些自认为自己文笔还可以的学生,却没有吕艺鸣这种胆量举手,但是私底下一定有很多同学找语文老师写写试试。
第一节课下是八点四十。
这个时间段参加工作的小白领刚刚好上班,他们穿着西装,拎着小包穿梭在街道中。
一栋十分具有艺术性的大楼,前面竖了三面旗帜,随风飘飘,这算是这个年代最新的一栋大楼了。
“松山大学出版社”
楼宇内。
编辑部,隔断的办公桌上,一个带着眼睛的编辑说:“嘿嘿,大家都听说了没有,老江昨天晚上又审了一夜的稿。”
另一个端着洋瓷杯的凑到一块,好奇的说:“是嘛?”
这个中年人推了推眼镜,说:“是的,知道吗,老江昨天晚上审完稿子就睡不着了,连夜来到了出版社。”
听完中年眼镜的话,那个端着洋瓷杯的人说:“这老江也是对工作太尽职了,不愧为我社的老编辑啊。”
这个中年眼镜的说:“不是嘛,人家为了这工作,连命都不要了,这点年纪,看他一头的白发。”
“是啊,是啊。”
这些编辑都是早晨八点半才来编辑部,虽然有时候工作量是有点大,但是也不至于像这位老编辑这样卖命,天天干到凌晨一两点。
整个编辑部,李长江是最老的一批了,算得上是这里的元老,平时为人处事都挺好,大家都敬爱他,有时候看着他年纪不过半百就满头的华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都劝他不要这么卖命,有些事情吩咐给其他小编来办就好。
可是他又是一个做事细心的人,害怕那些新来的编辑做事不认识,丢了好的稿子,所以很多时候稿子他都一个人揽着,经常审稿到半夜,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如果像昨天那样,遇到特别好的稿子,他就一整晚都睡不着。
当然,有人敬畏,也有一部分人想撼动他的威严,这就是社会,到哪里都是这样。
传来一阵的李长江作风的称赞后,又有一批人在一边小声议论。
一个留着平头的夹克男倚在门口,阴阳怪气的说:“听听听听,大家听听,这李长江又来做样子,立牌坊了。”
另一个留着中的说:“张头,你要想办法啊,照这样下去,到时候整个编辑部就全凭他一人只手遮天了,那么到时候我们哥几个就……”
“对啊,张头,你看看这老东西……多会装样子,现在大家都说他好,等老主任退休后,就你和李长江两个人最有希望坐这个位置,可是依照现在他的势头,危险啊。”
“对对对。”
这留着平头的听你一句,我一句,气得捏着拳头,狠狠的砸了一下门,咬牙彻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