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渐落,斜斜照于邯郸城外。城门前一条笔直的官道延伸出去,直通远方,两侧山川巍峨起伏,连绵不绝。邯郸坐山而建,易守难攻,地势十分险恶。但见山间草色枯败、树木凋零,时候正处深秋。北风劲吹,直扯得城楼上一面大纛猎猎作响,如欲破裂开来,此纛白底黑边,上用青丝绣着硕大一个“赵”字,此处正是七国之一——赵国的都城。昔日里车水马龙的城门此时却闭得严严实实,无数兵丁聚于城墙之上,箭上弦、刀出鞘,注视着远方,神色间甚是惊惧。
离城十里开外,千军万马一字排开,漫山遍野旌旗招展,场面十分壮观。军前也树一纛,上书斗大“秦”字,其后跟随众多“王”字大旗,可见此次统兵的大将乃是姓“王”。大纛下那王姓大将端坐于枣红马上,但见他身形魁梧,长须圆目,不怒自威,两鬓银丝胜雪,年纪约在六十开外,诸多将佐紧随左右。一名哨探纵马驰上前来,跪地奏道:“禀将军,前方不远即是赵都邯郸,城民见我天兵神降,已是人人惧栗,不战自危!”王将军摆手道:“呃,临阵轻敌,切莫可取,再探!”哨探得令而去。
王将军随即吩咐左右,今日天色已晚,全军就地扎营,明日再定如何作战。众佐将得令而去。王将军提了马鞭在空中虚挥,双腿轻夹马腹,向附近一个高地驰去,十余名亲兵远远相随。将军的马快,不一会便上了那个山头,他举首四望,但见四处皆是自己的兵马,邯郸则若一叶孤舟陷于人浪之中,心中倍感欣慰,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连日来的征战疲倦也一扫而空。
这员大将姓王名翦,乃秦国御前名将,秦王嬴政自恃国富兵强,经常对六国骚扰不断,两年前,韩国已被纳入秦之版图。此番便将六十万大军交给王翦,命他一举攻破赵国,赵国一亡,其它诸国则再无实力与秦抗衡了。
眼见邯郸山川雄伟,蔚为壮观,王翦不由得思潮澎湃:“前人白起,一心想要踏平赵域、饮马邯郸,长平关一役虽坑杀赵军四十余万,但自身兵力却也消耗殆尽,终于毕其一生也未能如愿,引为憾事。不想今日却为自己作了嫁衣,当年若无长平关之战,自己哪能不出三月便直指赵都、兵临城下呢?翦能有今日,全凭白老将军所赐啊!您若地下有知,也该当老怀弥慰了!”
正自怔怔出神,忽然听得城中远远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借着余晖,隐约望见城中百姓乱作一堆,纷纷涌向各个城门,嚷道要开门各自逃生。然而城门却紧紧闭住,赵兵手持刀枪在一旁把守,见到百姓涌来,大声喝令其退走。邯郸深处赵国腹地,鲜历战祸,众百姓见了秦兵气势,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哪里还敢留在城中等死?人群越聚越多,前呼后涌,鼎沸一片,不肯退去,甚至已有人伸手去拉防撞木。大敌当前,擅开城门无异于引狼入室!一名赵兵头目从城头下来,挥动手中大刀就向人群砍去,其他赵兵发一声喊,十余柄长矛也同时攒刺,前方百姓无法闪躲,顷刻间便倒下十数人。百姓见到血,一声惊呼,如潮水般向后猛退,后面众人尚不明所以,仍往前冲,两股人群一撞,又倒下数十人,无数只脚踏在上面,再也未能起来,哭爹叫娘声不计其数。赵兵兀自举起马鞭四处驱散人群。
到得掌灯时分,城中乱势稍止,街道上堆满了难民尸体,无处埋葬。守城军士押了一队百姓,背负尸身抛于城外,尸身从三丈高的城墙摔下,立即变得血肉模糊。不到一会,城门前便已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饶是王翦久经战阵,也是瞧得全身发指,心道:“孔孟之道尝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赵军背道而弛,自当应验此语。只是苦了诸多百姓,每逢战事,受苦受难的总是他们!”思之良久,眼见天色已晚,于是按辔徐行,朝中军帐营缓缓行去。
当晚王翦又传下令去,城尚未破,敌兵近在咫尺,谁也不得饮酒赌博,吃罢晚饭早早歇息,守夜军士严防敌兵趁夜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