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公司门口保安室一问,俞星天着实惊讶了,李翼飞居然那么早就将她手机送报了保安室,看来这小子是真的要发愤图强。
俞星天踩着点走进办公室,办公室里空空如也,就连平时一直等待俞星天上班的Katie居然都不在办公室,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吗?俞星天感觉怪怪地。
半小时后,研发部的人才陆陆续续回到办公室,似乎回来的每一个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瞥了一眼俞星天。Katie没有回来,俞星天很想随便抓个人解释一下,但是别人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她。
很快,俞星天被老板Davie传唤了。
俞星天满脑子疑问地跟着David进了隔壁会议室,David示意俞星天将会议室门关上,有话跟她说。
“老板找我有什么事吗?”废话,没事找你干嘛?
“哦,小俞啊,来你也坐。”
David表情很轻松,看来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笑容可掬,语气温和,看来今天俞星天定有一劫。
俞星天乖乖地坐下。
“是这样的小俞,我们公司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比如运动会啊,公益活动什么的,你喜欢运动吗?”
这是在打听私生活?难道老板也认为自己有大背景、大后台?
“运动啊?还好吧。”俞星天的表情很不自然。
“哦,这样啊,年轻人要多运动啊,不要等到像我这样老了,发福了,想运动却动不了。”
“呵呵,老板您真会说笑。”其实俞星天的心里想的是:要杀要剐,您能不能给个痛快。
“哈哈,不过小俞啊,你呢优点还是很多的,活泼可爱,应变能力强,工作态度也很好,大家都很喜欢你……”
中国人说话喜欢先扬后抑,先说一大堆好话,然后给个“但是”,可以将你所有的功劳都当成炮灰,轻轻一吹不仅不会被褒奖,还会被全盘否定。现在俞星天就等着这个但是,心里却一下变得莫名的淡定。
“所以……”
嗯?不是“但是”吗?俞星天失算了。
“这次的公益下乡活动大家都激励推荐你去,这可是一个福利啊,听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里还有很多野味哦,这回你可以有口福了。我呢其实也想去,就是现在这个形式你也看到了,需要我做的事情太多了,手里放不下,所以了,你就代表我们研发部去参加这个活动。”
“能说说具体是什么活动吗?”俞星天预感这是一个坑,不过就算是个坑,也要知道坑的深浅大小吧。
“哦,就是每年我们公司会跟客户,或者重点供应商进行一些互动活动,这次是跟艾迪尼那边一起去看望一个之前双方一起支助的一个小学,小学的具体情况我这边也不太清楚,因为以前的此类活动研发部基本是没有参加的,不过这次要研发部参加,应该是公司越来越注重研发部的原因,毕竟你就是总部那边推荐过来的嘛。”
“是看一个小学啊,哪具体地址是什么?因为这个我要跟家里讲一下,以便让他们不要担心。”
“具体地址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就在C城周边,不会太远。”
“哦,这样啊。”
俞星天就这样被糊里糊涂地安排参加了什么公益活动,该活动需要Precise这边的员工跟艾迪尼那边安排的人员一同出发,出发地点:公司,出发时间:次日上午九点。需携带换洗衣物和日常用品,给支助小学带的食物、衣服及各类学习用品都会随车运输。小学校会给去参加活动的爱心人士准备宿舍,提供三餐,活动耗时一周,也就是说,俞星天需要在山里过生日。
次日俞星天背着俞伯正给她准备的登山包出发了,包内按照基本要求进行配备,另外俞伯正给俞星天配了一包酱牛肉,因为他实在是怕俞星天在山里吃不好。
进山的车总共有四辆,两辆货车,两辆商务车。一辆商务车加上司机可以坐七个人,两辆就是十四个人。其中一辆供艾迪尼那边人员使用,另一辆乘坐的是Precise这边安排的人员。
俞星天没有看见贺铭轩出现在艾迪尼安排的人员里面,不过有一个叫Eva的年轻女孩儿,但是上次开研讨会时,俞星天见过的。她也认出了,便微笑着向俞星天点点头,算是打招呼吧。
大伙儿上车的时候,俞星天还发现了两个熟人,一个是采购部的Ken,还有一个就是销售部的Jay,都是患难兄弟,见面时不用多说话,拥抱一下算是对再次“患难”的相互安慰。
俞星天和Ken都是第一次去活动地点,Jay是第二次去,算是里面的老人儿,对那里情况比较熟悉。看Jay一脸愁容就知道,那个地方不是David口中的好地方。
据Jay所说,那个地方叫沟渠山,因为那里到处都是沟渠,他们第一次去的时候沿山公路还没有被修起来,走得还是坑坑洼洼,只能单行的土路,走了整整一天才到达目的地。不过听说前年沟渠山修了一条沿山公路,不仅能够满足随时错车,路边还有饭馆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这是个大大的进步啊。
小学校被修建在沟渠山青石镇蒲家湾的山丘上,那个学校共两个班,一到三年级一个班,四到六年级一个班,两个老师,全校学生一共加起来不到三十人。
在蒲家湾,不仅是蒲家湾,就连整个青石镇也没多少人,年轻的都带外面打工去了,农忙的时候会回家帮帮忙,平时家里留下的就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很多人出去以后便选择在大山外面买房安家,基本都不愿意再回到那个落后穷苦的山里去,走不出大山的一般就是没有能力出去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之后让山里更穷,孩子更苦。
在学校修建以前,山里的孩子们只能在家帮着务农,别说读书,就连最基本的旧书都找不到几本。学校修建以后,乡镇干部就鼓动家长送孩子读书,起先没几个人送,后来听说不要钱,还给一顿饭吃,家长们才陆陆续续将孩子送到学校。
在后来的日子,Precise和艾迪尼都会组织募捐,捐钱捐物都可以,这些东西会定期给学校送过去,所以这个学校才撑了下来。
“那学校是谁提议修建的?”俞星天好奇问。
“听说是艾迪尼那边的贺铭轩贺经理提议筹建的,他还以个人名义捐了不少钱。”
居然是贺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