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顾兴跟大多数同学都不一样,他去了文科班,一四班。
一四班,第一个得说的同学,熊。两个人又分到了一个班。还有赵小明,两个人在一八的关系挺好。说来也巧,赵小明,也在一高附中上过,他上的是九年级,那时候顾兴是八年级。后来,他留级,去了经纬中学。跟一高附中离得也不远。还有一个得介绍,这个是顾兴向胡月表白的时候的一个很关键的人物,没有他,就不太可能表白。可惜,那些情书都在胡月那,虽然不知道她是留着呢还是早就拿回家烧火做饭了。如果能找到这些信,写到小说里面,根本就不用修改,肯定会很感人,很真挚。那时候,怎么也有一万字左右吧?这还不算顾兴写给她的诗。这些诗的一部分,在顾兴的QQ空间里,以后可能还会用着。这个人叫范晓。范晓萱的范晓,是个男生,一米八五左右,平头,小脸,皮肤黝黑,上身穿黄色英文字母短袖,下身穿黑色休闲裤,脚穿白红相间匹克篮球鞋。又发现线索的群众,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有重赏。哈哈。外貌描写都是认真的。最后一句是玩笑。
对了,还有一个,班主任的外甥,跟顾兴关系也挺好,这个人有意思,上了高二之后,顾兴跟胡月没分在一个班,他也没跟顾兴一个班,但是,他跟胡月的闺蜜一个班,这是重点。顾兴每回送情书,都是先到二四班给他,然后,他把信给胡月的闺蜜,胡月的闺蜜再去二三班把信给胡月。就是这么个流程。不怕剧透的跟大家说一下,最后顾兴并没有追上胡月,最有意思的就在这,顾兴虽然没追上胡月,但是,帮顾兴送信的一男一女好上了。这上哪说理去啊!!!
忘了赵小明的特点了,他的特点就是一脸青春痘。卷毛,爱笑,一米七八左右。还是说这送信的一男一女,男的以为是班主任的外甥,在班里都是挺受优待,大家都知道,中国军队优待俘虏。哈哈。他脸上也有不少青春痘。但远没有赵小明的多。这个男的,叫朱一博。还有这个女的,这个女的,脸胖乎乎的,眼睛大大的,身子也很圆润,个不高,比胡月矮一头。很开朗,说话声音很大很有穿透力。她叫殷素素。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她真的叫殷素素。我绝对不是在抄袭金庸老先生的作品。
一四班,有顾兴,有胡月,有赵小明,有范晓,有朱一博,有殷素素。胡月是数学课代表,殷素素是英语课代表。范晓是体育委员,赵小明什么都不是,顾兴也是。《冰与火之歌》我是写不出来了,光人名就得多少,出场人物那么多,同时最多的时候有五条线齐头并进。我能替顾兴记住这几个人名已经不错了。
班主任,爱摇头,总是时不时地不自觉的摇两下,是那种小幅度的快速的摇,据说这种情况可能是饮用水的问题,某种东西缺了或者多了,记不清了。这回的班主任是个地理老师,这才像文科班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当什么文科班的班主任啊,烦人。记住,顾兴说这句话是有原因的。这个班主任,还算够意思,有什么都摆到桌面上,但就这一点,顾兴就强烈要求我给这位班主任一个全名,而不是那又瘦又小或者别的什么词来定位他。这个班主任的名字是,羿亚飞,三十多岁的年纪,对,没错,他姓羿,后羿的羿。行的确很霸气,就是名字起得太普通了,糟蹋了这个姓了。就像复姓的人名字用单字一样,太没意思。欧阳夏丹比欧阳夏和欧阳丹加起来还要好听一万倍。
顾兴和胡月的故事,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