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两个人在同一个考点参加高考,那个时候,顾兴最怕的就是遇见她,怕影响她得心情,影响她参加考试得心情。所以,总是躲着她。远远地看见,就早早地绕开,如果到了跟前儿才看到,就装作没看到,低着头绕过去。
那年高考,胡月考了546分,超了二本线三十多分,顾兴也不错,考了520分,过了二本线,也算是低空掠过吧。出成绩的时候两个人已经能说话了,或者说是顾兴已经敢跟胡月说话了。再也不怕影响她学习了,再也不怕耽误她高考了。顾兴给她发短信,才知道她也是二本,很是替她感到惋惜,这惋惜中又有一丝庆幸。庆幸自己刚好过了二本线,跟她还算是一个级别的学生。还算是门当户对。但,胡月显然对自己的成绩不太满意,谁都知道,她能考上一本,她也应该考上一本。一本和二本说起来学费差不多,但真正到了毕业的时候,大家就明白,为什么一本是一本,二本是二本了。
上了大学以后,两个人还时常联系,胡月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冷谈,顾兴也收起了一分热情。报考志愿的时候,顾兴直接给胡月发短信,问她报了哪些学校,自己因为在外地打工,手边没有报考资料,想参考参考。可这怎么能骗得了聪慧的胡月呢。所以,他什么都没有打听出来。也许是赌气,也许是真的想逃离。顾兴的六个平行志愿,一个本省的高校都没报。自己到阳光高考教育平台上搜学校,看专业、看历年分数线。当然,他自己也知道,520的分数,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但因为是平行志愿,六个志愿都是第一志愿,达到其中任何一所高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都会被录取。如果达到两所或者更多高校的分数线,则按填报志愿的先后顺序录取。
顾兴填报志愿的原则是,前五个往好学校报,往历年分数线高的学校报。万一,哪个学校没招满,自己还能钻个空子,上一个好点的二本。到最后,空子没钻上还差点掉到补录里面去。前五个学校,一个没录上。第六个也只是超了最低投档分数线一分,如果不是服从专业调剂,早不知上哪哭去了。顾兴去了内蒙古民族大学,那个孝庄故里,那个科尔沁草原。
胡月倒是稳扎稳打,没敢报的太大。六个平行志愿,后边五个根本没用上,第一个就录取了。她去了河南师范大学,留在了自己的省份。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份。顾兴还在内蒙打工。当他在网上查到自己被内蒙古民族大学录取的时候,不禁哈哈哈大笑三声。自己所在的网吧就是内蒙古民族大学东区西门的亮剑网吧。自己还被本来只是以防万一用来垫底的学校录取了。这三声笑,有两声是无奈。当问了胡月的学校和专业后,他又笑了。命运就是这么奇怪。两个人虽然上了不同的学校,但却学了同一个专业,就算不是同一个,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胡月的录取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顾兴的录取专业是新闻学。
两个人,一个在西辽河岸边内蒙古的通辽,一个在黄河岸边河南的newYork(新乡)。故事,说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