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的超级待遇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其强大,那些待遇也正是秦国明及其战友的野望所在。想到这里,秦国明的思维自然而然的跳转到基地内的特殊待遇以及简单的晋级规则上。
“七里沟”“青阳伞”这两个基地属于竞争中有合作的关系,它们的晋级规则也是大同小异。就秦国明自己的认知来说,凡是能够被秘密选拔进入基地参训的飞行员,其技战术水平都是国内顶尖水准的,在各个部队也都是能力拔尖的那一群,进入基地后的初始待遇都是相同的。
一旦正式参训,军衔低于少校的自动晋升一级,月工资从四位数提升到五位数,初始待遇可谓相当优厚,这大概是因为基地的保密级别很高,飞行员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基地对此做出的补偿。
然后就是飞行员们很关心的训练环境。基地内的各种锻炼室足够大,设备先进而且全面,并且保证24小时都有至少一位体能教练在场,可以保证所有人都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并且有科学的锻炼计划。
不过待遇里面最让人惊爆眼球的还是特制战机歼十改,这种战机是以中国最新一代的歼十战斗机为基础改进而来的,不过因为其变动过大,完全可以称之为一种新式战机。
加油管改为收缩式以提升机动性、稳定性并降低噪音,发动机换为实验室出品的最新款,推重比上了一个台阶,其他的改进还有不少:变化最大的是机舱内部,硬件方面,平显是未曾听说过的先进产品,机载电脑的性能也高的不像话,软件方面,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数据链系统等一些重要的程序都是全新的,据说是专门为基地的训练任务编写的,与外界不兼容。
还有机舱左侧的微控键盘,这种科幻小说里才有的东西也真实的出现在眼前。听教官介绍说,歼十改(因为外形变化不大特制战机被俗称为歼十改)上搭载的微控键盘,以及与其配套的软硬件设备全是皇家实验室出品,这套系统可以在飞机其它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把战机的机动性提高一个量级,这样就可以做出一些超高机动的动作。并且在熟练掌握微控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在做高机动动作的同时微调战机姿态,以确保战机的稳定性,而且这个微控系统的运行不完全依赖发动机,在飞机失控或发动机停机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改出失速尾旋等。
这些就是两个基地内96位飞行员的基本待遇。
在通过理论考试和地上模拟训练后,飞行员们会被安排参加第一第二任务的训练,训练结束后发布成绩排名,月考总分在月末发布(现改为每天更新),100人中月考的总成绩排名靠前的,大约20名飞行员自动成为优秀飞行员,前八名中非王牌的4人晋级为王牌飞行员,其余所有人都是“普通”飞行员。这套晋级规则简单粗暴却很公平,秦国明从个人来说是很喜欢的。
基地内优秀飞行员的待遇又有提高,军衔中校以下的晋升一级,工资提高到六位数,可以按照上月排名优先挑选飞机,并且配备有专属的地勤人员,在空战训练时允许使用火箭吊舱等几种特殊装备,以及其它种种特殊待遇。
这些待遇真真诱人:先不说军衔和工资的提高,专属的地勤实在太有必要了。基地内的这些特制歼十改都是实验室产品,没有经过全套的定型试飞。虽说战机没有大的问题,但经常冒出的小毛病总会带来大麻烦,而且每一架飞机的毛病还不相同,很难统一解决。比如高机动时飞机的颤抖摆动会影响视线和判断,特技动作时微控系统的调姿效果与设计的有出入,这会造成判断失误延误时机等。
优秀飞行员专属地勤队伍就是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而成立的。基地内所有的地勤师傅中最优秀的十多位会被单独挑出来,然后由他们自己做主从其他地勤人员中抽选得力的人手,并汇合皇家实验室外派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一定数量的专属地勤队,随机分配,专门为优秀飞行员们服务。
顺带一提,每个月选拔的优秀飞行员数目不固定,这是由每个月能组建的专属地勤队的数量决定的,而这数量又取决于皇家实验室每月能有多少技术人员前来协助。
所以现在的现实是,每月能组建几个专属地勤队,就取每月成绩中非王牌的前几名作为优秀飞行员。
基地内的这些专属地勤队技术过硬,而且有实验室的外派人员协助并提供技术支持,他们有能力有技术解决各种小问题,甚而可以对飞机的某些性能做出一些调整。而且他们一个月内只需要围绕一架战机一位飞行员打转,可以专心的解决那些小问题:如修改程序中某参数的允许区间,对飞机内的某构件修改以解决机体的颤抖问题等等等等。
简单来说,专属地勤队可以把飞机的各项性能调整到飞行员最熟悉最能发挥战斗力的那种状态,解决“有个性战机”的所有问题,并且同时保证飞机具有足够高的安全指数。至于火箭吊舱之类的特殊装备,也只有专属地勤那个级别的技术人员才有能力调整好,不至于加装了好东西却影响了飞机的其它正常性能。
秦国明在正式参训的第三个月成为了优秀飞行员,实际体验之后他对专属地勤队的技术深表佩服,自我判断专属地勤队帮他把技战术水平提高了大约20%。
优秀飞行员的待遇完败普通飞行员,但和王牌飞行员的待遇相比的话,会被瞬秒!
优秀飞行员晋升王牌并且连续三个月不被刷下来,即可被正式认定为王牌飞行员。王牌飞行员所属的基地很神秘,但王牌的待遇却很清楚的写在训练大纲上,那对所有飞行员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