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坐在屋顶上,思潮澎湃。自问情是何物?自己为何对天下所有的美女都会心生喜悦之心?甚至对下面那美丽温柔的司徒丹夫人都有了好感,这样是否太过好色了?太不应该了?身边女人已有几个了,自己能让她们幸福吗?
虽然喜欢清风仙子的绝代风华,但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娶她,得到她。一旦与她同床共枕,肌肤相亲了,不知怎的,心中对她特别的依恋,巴不得与她夜夜春宵呢。这样一来,清风这一生注定就是他韩风的人了。
而柴香玉跟自己从小青梅竹马,由先皇钦订的婚姻,于情于理于义,她也是必娶之人。而许云云,一想到她的绝世容貌,韩风不由的柔情满怀。
次日,天刚亮。长通诸葛眉南宫端三人便被洞中发出来的响声惊醒,响声越来越大,然后封堵的洞口突然掉下一块大石头,现出一个大孔,接着石头纷纷掉落,封堵的洞口被拆除,从洞内走出一个人,只见他手拿铁棍,满身灰土,正是韩风。
原来,昨夜韩风在屋顶冥思苦想,总也搞不懂自己对清风柴香玉许云云和绿水的情感孰轻孰重。后来看见下面酒宴散了,有侍女来引着绿水休息去了。韩风这才返身回来,在一家农户拿到一根铁棍,穿过一条长长的岩洞,来到卦堵的洞口,用铁棍将岩石撬开,终于打通了洞口。
长通三人大喜,迎上前去,问长问短,诸葛眉替他扑打身上灰土,让他坐下休息。
但是韩风并不开心,敏锐的诸葛眉看在眼里,拉着他的手,问他有什么心事。
韩风道:“绿水就住在桃花谷。”长通一听,兴奋得蹦了起来。笑道:“好啊,好啊。奇怪,师弟,找到了小郡主应该高兴才对,你为何还愁眉苦脸的?”
韩风说道:“现在有一事让我好生为难。”长通急得团团转,说道:“什么事呀?师弟你快说嘛。想调师兄的胃口是不是?”
韩风说道:“绿水现与司徒丹一家人住在一起。这一家人看上去对绿水十分亲切,绿水也似乎很喜欢这一家人,一个美貌少年对绿水特别的关心,两人十分相配,我怎忍心去破坏他们快乐的生活?”
长通摇头笑道:“荒唐。小郡主一心在你身上,怎会另爱他人?她不过是一时气愤,过不多久,一定会乖乖回到你身边的。”韩风说道:“我身边已有太多女人,她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对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诸葛眉说道:“哥哥,你放心。只要夺回桃花谷,惩处了罪魁祸首司徒丹,对他家其它人,我可以网开一面。他儿子司徒源是桃花谷的青年才俊,司徒丹夫人温良贤惠,亦非歹人,还有两个双胞胎女童司徒琴司徒箫煞是可爱,对这些人我都可以饶恕的。”
韩风喜道:“妹妹有如此胸襟,为兄甚感宽慰。”
原来昨天夜里,诸葛眉待韩风走后,缠着长通讲述哥哥韩风的故事。长通喜欢饶舌,这一下可算是投其所好。当下将韩风的故事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听得诸葛眉痴痴迷迷。长通在月色下,见她这一副着迷的神情,不由暗叫:“坏了,恐怕又有一个小姑娘迷上师弟了。唉,都怪我多嘴,真是太对不起师弟了。”
从长通口中,诸葛眉还得知韩风他们正在寻找小郡主,而这个小郡主是韩风哥哥的恋人,因为吃醋而大发雷霆,离家出走了。现在韩风发现她就在桃花谷里,而且流露出促成她与司徒源成为一对的意思,心里不由的暗暗高兴。
往日平静安祥的桃花谷,今日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谷民在道路两旁面面相觑,不安地搓着手,小声地议论着。
因为从谷口慢慢走来了几个人,当先一人,威猛如天神,谷民认得他就是原谷主的侍卫长南宫端。只见他手持铁棍,杀气腾腾地走过来。然后是诸葛眉,前任谷主之女,谷民也认得。她骑一匹黑马,脸上挂着冷笑。为她牵马的是一个英俊洒脱的青年,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哀乐来。走在最后的是一个高瘦之人,只见他骑着一匹黄马,左顾右盼,满脸是笑,似乎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桃花谷果然是个好地方,长通在想。清风徐来,花香馥郁。青草绿树,漫山遍野。小桥流水,草堂人家。鸡鸣犬吠相闻,儿童捉蜂弄蝶。谷民态度谦和,对面相逢揖让。这里倒是个清修的风水宝地,在这里頣养天年是最好不过的地方。
南宫端一声炸雷般的叫喊声打断了长通对桃花谷的欣赏。只听他说道:“谷人听着:司徒丹毒杀诸葛谷主,监禁丞相薛良,篡夺谷主之位,罪大恶极,天地难容。凡是能分辨是非的谷人,请跟随我等前去讨伐反贼。”
谷民听了,群情激动。纷纷议论:“原来诸葛谷主是被司徒丹害死的啊。我等小民哪里知道宫廷之内的事情啊?”
“怪不得未立诸葛眉为谷主呢。”
“从古到今都是诸葛武侯的后人当桃花谷谷主,外姓人哪有资格坐上谷主宝座?”
“祖宗之法不可废,司徒丹狼子野心,犯上作乱,罪不容诛。”
“可是司徒丹掌控了五百侍卫军,区区这么几个人前去讨伐,无异于送死。”
“只怕那谷神更加难以对付。”
忽听诸葛眉大声说道:“桃花谷数百年来民风纯朴,温良恭谦,从未出现此等大奸巨恶之人。今日不除司徒丹,往后桃花谷风气势必大坏,这里就不再是我们能安心居住的地方了。为匡扶正道,挽救桃花谷,我等应当不畏刀斧,奋勇前行。今日前去讨逆之壮士,事成后论功行赏。”
谷民听了,一片叫好,神情十分激动,摩拳擦掌,要为铲除桃花谷毒瘤而出一分力。
韩风回头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意甚嘉许。诸葛眉受到韩风的称赞,心里甜蜜如糖。
果然,一些青壮谷人听了诸葛眉的宣扬鼓动,急忙奔回家,取了棍棒锄头来跟在诸葛眉之后。一行人直往小城走去。谷民越聚越多,大多数是跟来看热闹的,拿着棍棒诸物的只有二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