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在宋国皇帝的指派下出使大魏,虽说是使者来大魏商讨国事,但没有浩浩汤汤的队伍,只有几个随从和贴身侍卫。刘义隆自己也知道,自己名义上是使者,实际只不过是个质子,为防止争储而被刘义符发配到北方异国,一旦两国开战,又或是宋国有变,自己都将不能重返故土,只有身死异国。
因为太武帝北巡,大魏暂由拓跋晃监国。
“宣宋国使者上殿!”
“宋国使臣参见大魏监国太子!”
拓跋晃看着一袭白衣的刘义隆,眉头不禁皱起,是他?他是宋国人,而且还是个皇子?
大魏众臣见刘义隆只是鞠躬行礼,没有跪拜,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这时颇有正义的东平王站出来大声苛责:“宋国使臣,为何到我大魏面君而不拜?”
“哈哈哈!”刘义隆大声笑起来,“这位便是大魏大名鼎鼎的东平王了?王爷说得有理,为人臣者,拜天,拜君,拜父;作为使者,我唯独不拜监国,况且我也是宋国皇子,身份与大魏太子一样平等高贵,我相信太子也知道这个道理。”
“你……”东平王还想继续争辩,拓跋晃立即打断制止。
“东平王不必再言,我大魏泱泱大国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只是本宫在想既然宋国想放下干戈,与我大魏互通商贸,友好往来,一定会有所表示吧!”
拓跋晃三言两语便把刚才的难堪气氛解开了,虽然与刘义隆有过一面之缘,勉强可以算是故人重逢,但此时作为大魏太子他还是要顾念到魏国朝廷的颜面和威严。
拓跋晃示意两旁侍者呈上托盘,刘义隆打开宝盒道:“此次受宋国皇帝所托出使魏国,为表诚意特奉上我国国宝南海明珠一颗和东海红珊瑚一株。”
明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那耀眼的光芒直刺人眼;红珊瑚繁枝四溢,火光四射,映红了整个大殿。
“果然是难得的宝贝,还真是有所诚意。”众人纷纷赞叹。
按照礼节,使者不能夜宿宫廷,只能住在国驿馆。刘义隆回到驿馆,便马上召集众侍从,把他们在大魏的处境仔细分析了一番,并做好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准备,因为他知道此次出行很可能是凶多吉少,轻者终身监禁,重者被杀,不得不小心谨慎。
刚布置完一切,便传来了敲门声。
果然来了!
刘义隆手一挥灭掉油灯,提剑跑到门后。
敲门声继续响了三下,刘义隆警惕起来,慢慢握紧剑随时准备抽剑战斗,”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贵干?“
”刘兄难道不是在等在下吗?”
听到拓跋晃熟悉的声音,刘义隆便放松警惕,打开房门,请拓跋晃进入。
两人在烛火下深谈畅饮,一个时辰后拓跋晃便离开了驿馆,而刘义隆也放松了警惕,撤掉了隐蔽的侍从,只留下了大魏的巡查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