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一生宅在柯尼斯堡,每天下午4点,康德会准时出门散步,其准确度相当于今天央视《新闻联播》前的××表为您报时。
如果当地居民,谁家的表走得不准了,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蹲点到康德家门口调时间,这一规律行为直到卢梭《爱弥儿》的出版,作为卢梭超级粉丝的康德,对《爱弥儿》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散步。那天下午4点,教堂的钟一如往常敲响,可康德还未现身,柯尼斯堡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为:教堂的钟竟然坏掉了!
康德一生未婚,当了一辈子老处男。对此,后世看不懂“三大批判”却又痴迷康德的猥琐孩子们,不得不发挥八卦精神,深度挖掘康德私生活。研究面从康德的男仆兰泊到康德资助过的男学生,最后得出结论:康德是个同性恋!
其实他们不知,康德一生未婚,除了家庭负担这个元凶,也有欧洲中世纪体液理论帮凶的功劳。体液理论说白了就是:人类体液就是生命,体液只能在体内循环流动,如有消耗,人就会慢慢的衰老死亡。导致一个尴尬的事实,剧烈运动?不不不!会汗液流失!法式热吻?不不不!会唾液流失!XXOO?哼,想都别想!所以综上所述导致康德终生未娶,不过康德也算长寿了,80岁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