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杨芙回心转意应允玉莲和郑公子交往后,两人就开始书信不断。作为名声日隆的诗人和画家,菊山后人本就才情满腹,有了甜美爱情的滋养后,他更是激情澎湃,佳作迭出。他寄来的书笺,有时是一首情真意切的好诗,有时是一首意境悠远的好词,有时是一副耐人寻味的好画,玉莲每得之都爱不释手。当然,自小饱读诗书的玉莲也不逊色,常与其唱和,也时有佳词好句。
在两人情意绵绵的书笺往来中,光阴流水般匆匆而逝,转眼就到了年终岁末。皇城内,胡家大院里,临安府的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虽说边关战事吃紧,老有不利的消息传来,但无论是朝廷要员,抑或是寻常百姓,都深信仰仗长江天险,该当暂时无忧,既如此,新春佳节将至,自要好好热闹一番,这种贪图安逸、及时行乐的靡靡之风早为日后的大祸临头埋下了祸根。
与往年和旁人截然不同的是,胡玉莲对新年毫无企盼之意,她的心全然被菊山后人所占据,只愿能早些与他再见一面。胡家大院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位千金小姐正在热恋之中,对她的种种异常也就不以为怪。
除夕夜,胡玉莲格外想念远在平江府的恋人,丰盛的年夜饭丝毫也提不起她的兴致。她落寞的表情与节日气氛极不和谐,这让杨芙忍无可忍。
她把筷子拍在桌上后道:“莲儿,大过年的,能不能别一副相思成病的凄楚模样?简直大煞风景!”
“我哪有!”胡玉莲本能地反驳道。
“你还好意思狡辩!”杨芙继续发难,“年夜饭已过半,你举箸不足五次,根本就是魂不守舍。”
母亲明察秋毫且一针见血,胡玉莲的那张俏脸瞬间红透,她埋头低声道:“娘亲,小女只是没胃口,并非……”
一旁的胡远山轻轻触碰了她的肩膀后道:“姐姐,你就认了吧,反正想菊山后人又不是什么罪过,山儿也很想他啊!”
远山的俏皮之语让众人忍俊不禁,也把紧张的气氛驱散了一大半,胡永胜趁势道:“夫人,莲儿一向乖巧,只是在遇到心上人后才稍有出格,今天是除夕,你就别跟她计较那么多了。”
杨芙还想训斥两句,胡永胜却适时地夹起一块鹿肉塞进她的嘴里。玉莲噗嗤一笑,脸上迅疾多了不少光彩,举箸的频率也明显加快。
那一夜,爆竹声此起彼伏,本就心神不宁的玉莲辗转反侧直至深夜。在这个漫长又寒冷的不眠之夜里,她有了一个任性的念想:致函郑公子元夕一见。她很清楚,就眼下的情势,郑公子万不可来京城,她绝不会让自己的心上人冒这个险,而要达成所愿,她只能亲赴平江府与之会面。但此举近乎疯狂,双亲特别是母亲断然不会同意,如何突破这个难关,她百思不得其解。
大年初一这天下午,当许诺活蹦乱跳地来胡府拜年时,玉莲计上心来。之前她没有想到许诺是因为她心里只有郑公子,对她一片痴心的这位许公子早被她忘到了爪哇国。当然,利用许诺她难免有点于心不忍,可现在既然无计可施,那就顾不了这许多了。
当玉莲提出想让许诺和远山陪她前往富春江游玩时,两个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南朝文学家吴均的名文《与朱元思书》是他们背得滚瓜烂熟的篇目,他们对富春江的美景神往已久却一直未曾前往,先前有过这样的提议,后来却因故未能成行,远山对此还一直耿耿于怀。
有了这么好的由头,杨芙对女儿想要外出的计划并没有过多地盘查,顺利过关后玉莲兴奋不已,她即刻修书一封,约郑公子元夕黄昏时分于平江府之阊门处一见。不日,郑德云的回函就到了玉莲手中,没曾想,他亦正有此意,故而万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