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吵吵闹闹又温情脉脉,跟父母在一起时难以忍耐,要别离时,又万般不舍。年后,公司几经商讨,把查欣调回宁城总部,负责宁城的新业务拓展。查欣过年时还经常想年后去了叶城,她要不要再去找迈拓,如果要去,他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再次见面?现如今,再不用思考这个问题了。查欣时而觉得解脱,时而又觉得失落。他们的故事尚未开始就已经终结了吗?她有时候会觉得不甘心,不甘于这样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的结局。她想知道为什么,她想知道他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她想梳理清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可是,一切都没有可能了。除了好好经营自己,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再没有其他选择。
时间的快慢总与人的心理感受不离左右,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睡到自然醒的时间定格到了清晨6点,这样的生活不知不觉就持续了一年。这一年,查欣置办了新家具,读了7本好书,运作了4个项目,当然也增长了年纪。慢慢的,她不再记起迈拓,不再幻想他们的可能性。慢慢地,Ahmet也不再联系她。她的身边不断有新的人来,也有人离开。然而,除了纯粹的友情,她懒得再费心力去深入认识一个人,更不愿接纳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活。因为她觉得自己一个人过得足够好。可是她的这种状态对于她父母而言,简直成了奇耻大辱,越来越不安的父母,不断给她施加着压力,她烦躁,又无力,她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少跟父母见面,避免冲突。她的日子就这样过着,平平淡淡,偶尔小烦躁,偶尔小幸福。
马上要年终,叶城的业务量还有很大的缺口,公司派查欣去叶城监督工作。查欣又一次来到叶城,不过这次只是逗留数日而已,所以她住在宾馆。她仔细审核了叶城前三季度的工作推进情况,又跟叶城的同事商讨确定了最后一个季度的方案。工作之余,叶城的同事带着查欣到处玩,到处转。才9月末,可是叶城已经秋意浓浓了,同事带查欣去了一个湿地公园,去年查欣一直想到这个公园来玩,但一直没机会。如今得偿所愿。查欣穿了一条长裙,跟同事沿着湖边散步,聊天。突然,天气说变就变,顷刻间,下起雨来。车停得太远,他们赶紧跑到公园门外最近的商业街,站在一家店铺门前避雨。查欣的裙子已经湿透了,她浑身的汗毛都立了起来,连打了几个喷嚏。她同事也抱着胳膊瑟瑟发抖。这是店门从里向外推开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你们进来避雨吧,外面太冷了。”查欣和同事赶忙道谢,进了店里,查欣才发现这是家咖啡店,刚那个说话的女人竟然是魏舒!她们两对视的那一刻,都愣了一下,然后都笑了起来。魏舒给查欣和她同事拿了一些纸巾,他两使劲擦着湿漉漉的头发。魏舒给查欣她们两杯热水。查欣双手握着水杯,东瞧瞧西看看。“别找啦,他不在。要不要我给他打个电话?”“不用不用,不用麻烦了。我们等雨停了就走了。”查欣给魏舒和她同事互相介绍了一番。她同事接了个男朋友的电话,给男朋友撒娇卖萌,只用眼神表示了友好。于是,查欣和魏舒聊起来。魏舒告诉她,这是麦拓的新店,她现在是这里的店长,麦拓的前女友后来又跟他纠缠,现在都没有撇清关系。查欣心不在焉地听她讲着这些已经跟她毫无瓜葛的人和事,心里暗叹时间的力量。“对不起啊!”魏舒突然说。她这一说,把查欣惊了一下,倒弄得她有些不知所措:“你好端端说什么对不起?”“其实我很喜欢你,可是我当时看他前女友回来,心里也很不爽,那天看到你的短信心情就更不好。所以才会那样的。”“哦,过去的事了。”查欣和魏舒互相看着对方,笑笑。她们举起杯子碰了一下,一切都那么心照不宣。
叶城的雨说下就下,说停也就停了。还不等她们的衣服干透,太阳就出来了。于是她们谢过魏舒,道别。
出了咖啡店,查欣回头看了一眼,才发现它也叫“蒲公英咖啡馆”。走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她们小心翼翼,一路上,查欣都默不作声,同事在一边喋喋不休,查欣一句都没听进去。心里万千感慨,万万想不到今日会偶遇魏舒,也想不到现在提起他是这么云淡风轻,记得当初来叶城,还是为了疗治Ahmet带给自己的情伤,不想遇到了他,更不想跟他会无疾而终。到现在,这两个人对自己都变得无足轻重。只记得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保重就好了。”是啊,保重自己就好了。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在走,唯一不应该忘却的就是保重自己,而其他事情都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是情薄,大家都太累了。也许,以后还会跟一些人约会,也许以后会嫁给某个人,再也许不会结婚,或者跟某个相爱的人长久相守却不结婚,也可能会一直单身。无论怎样,这都是自己的生活啊,只要自己过得好,又何必太过在意处于哪种情境之中呢?只是不要忘却,保重自己。
其实,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入婚姻,更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怎样良好地维持一段婚姻关系。尤其,当男人和女人都拥有足够独立的经济能力,都能够不依附于任何人而有舒适的生活时,一段关系的品质,两个人精神上的共鸣,情感上的补给,就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然而,这种苛求,是无法被经历过忍饥挨饿,经受过时代坎坷的长辈所理解的,他们无法克服对自己日益老去,而儿女却要独自抵御将来未知风险的担忧和恐惧,他们希望有人可以接替他们给予自己的儿女以依靠和照顾。可是他们不明白,现在大家都更在意自身的愉悦感,也更在意对方是否能带给自己以发自内心的快乐,若可,则合,若不可,则分,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并不想让自己困守于一方无法给予自己满足感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在父母的催促下或者懒得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下结婚了,然而,无法忍耐,再于是,离婚了。当30岁日益临近,父母简直如坐针毡,自己也变得如临大敌、躁动不安。有些人在焦虑中迷失,有些人在焦虑中妥协,有些人选择逃离。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更无法事事顺遂人心。但这就是生活呀。每个人的人生应当以自己的方式走过,不管幸福或不幸,都是人生的际遇,除了怀着美好的希望面对,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