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留香街,我慢慢的走着,看着周围的一切。
这里的留香街可不是什么不正当的场所,当然不是多么正规,留香街是项城的一个古玩街,名字取的“古玩留香”的寓意,说的是古玩的历史气息。
留香街鱼龙混杂,正规是不可能了,古玩吗,就是一个刺激,许多人拿着捡漏的心思来这里,而又有许多商贩拿着赝品让人去捡,这里的赝品既有墨迹未干的低仿,糊弄新人,也有以假乱真的高仿,糊弄高手。不过无论新人还是高手,只要买了便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古玩离手,概不退货。
不过,凡是皆有也有例外。
“老板,你这货是假的吧!”说话的是一个身高约一米65的年轻姑娘,年纪约有十六七的样子,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秀气的鼻子,饱满的小嘴,再加上一头可爱的“自来卷“,构成一幅天然的美丽图画。
“这闺女,怎么说话呢,怎么能说是假的,我这个于泽斋可是在这条街上开了百多年了,祖传的牌子,小心我告你诽谤啊!”老板是一个四十多的中年人,我不认识,但想来也是新开张的店,因为我上一次,也就是半年前来看的时候这个店的主人还是孙叔,这个牛皮可吹大了,周围有人一片嘘声。
“那我把东西退给你行吧。”小姑娘显然是个新手,不过新手也有新手的好处,敢回来退货。起码不是看了几次视频,读了几本小说自认为老手的新手,相信所谓“古玩无真假,买卖离手,全看眼力”的傻子。
“古玩行当,买卖出手,概不负责,是这个行当就是这个规矩。”老板显然不愿意退货。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买错了物件怎么办?当然是你自己搞定,再说,谁知道是不是你自己换过了,硬说是我卖给你的。”周围还有些人赞同的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了老板的话。
我扑哧一笑,买错了物件当然是换回来啊!这帮人自以为是,听多了骗子的话就傻了,这叫三人为虎。
买错了物件怎么办?有人认为古玩圈玩的就是“估玩”,考的是鉴别的眼力。东西买错了就自认倒霉。甚至有人列举历史上个别名人造假贩假的事例,试图说明古玩收藏造假贩假存在的合理性,使不少人对古玩行制假贩假的行为熟视无睹。其实不然。古玩行不是不打假。买错东西对任何人都是痛。
这种痛对追逐猎奇收藏的人来说不仅只是意味金钱的损失,这种痛曾使知名收藏家丧失名誉,丢尽颜面,落下心病,最后抑郁而终。这种痛也曾使无数兴致勃勃的爱好者初涉门槛就被灭杀兴致。
作为制假贩假的受害者,古玩收藏界对任何制假贩假的行为都深恶痛绝。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些制假贩假的行为在古玩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呢?除了利益的驱动,使制假贩假延续不绝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姑息纵容。行家们买货走了眼是羞于颜面,归咎于术业不精,不敢张扬,秘而不宣,自动放弃了追究赔偿的权利。从此流传出一个“买卖离手,概不退货”的传说,许多写小说的在故事中加入了这个设定,又带动一批新手的纵容姑息。
“杯子买回来可以换,这个买回来为什么不能换,又不是一次性的。”小姑娘拿出一张单据说道:“你这个发票上可是明明白白的写着艺术品包换的。”
周围看热闹的一阵骚动,这可是峰回路转,我等着大眼睛,第一次看见这么傻的老板,艺术品是古玩行通用的术语,发票也大多是用这个名头,不过忽悠人把自己忽悠瘸了的可是少见,老板大概是想用个噱头,只是没想到有人会回来找他。
老板有些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我笑了笑,转身走了,没有关注下面发生的事。
走进一家叫“藤元斋”的仿古店,这个店也是这条街上的头一个反其道而行的古玩店,店主也是个趣人,别人在古玩街都是做古玩,生怕别人以为自己店里没有好东西,他却在古玩街做起了精品仿古艺术品的买卖,居然还颇为红火。
只要进过“藤元斋”的人都知道,这家店规划整齐,屋里的玩物干净,款式好看漂亮,仿制品也很精美,没有一丝古玩街的感觉,反而像艺术展。
这家店是主要做木制品和瓷器精仿的,可以定制,就我知道有好多人拿他做的东西骗人的,仿得和真的几乎一模一样,起码那些所谓专家应该看不出来,不过,我知道他有个习惯,喜欢在瓷器内部刻上自己的名字,摔碎了就可以看到“藤原浩人”四个字。
没错,藤元斋的老板是个倭国人,极少有人知道,他是孙老的孙子,是两国混血的倭国人。
藤原浩人二十多岁,穿着古玩街上很普通的白色背心,灰色大褂,都是棉麻的,一副复古的样子,脖子上挂了一个单片眼镜,银链子扣着,似乎在他的眼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他是个古玩爱好者。
其实我认为他更像一个艺术家,比如他做的仿品总喜欢加入自己的设计,他的眉毛大而浓,长而密,长长的头发披在身后,眼睛眯起的样子像极了电视了的电影明星,虽然他认为自己的穿着是个古玩行家,但却不经意间成了店里的颜值担当,我曾经不止一次看见有穿金戴银的富婆来这里买东西,故意扯着他闲聊,我估计他就是是当小白脸都有一队人排队等候。
“好人君,有没有什么好东西给我看看。”我敲着桌面,漫不经心的说道,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名字叫了无数遍,我心里还是有些好笑,竟然有人父母起这样的名字,太不负责任了,孩子充电话费送的吗?这么随意。万一被发一辈子的好人卡怎么办,幸亏藤原浩人长得帅,只有给别人发的份,不然不是囧死。
“哦,依然,你来了,等我做完这个根雕,我最近发现中国的根雕艺术简直是精美绝伦,太有艺术性了,我最近在学习,你自己看看。”他头也不抬的回答我,似乎他总是这样可以找到新的灵感,每天的忙忙碌碌,也不知道他的汉语八级是怎么学的,说的这么溜,我竟然听出来一股京片子的味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京城人士呢!
我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也没管他看没看见,就往里面走,里面左边竖着几排架子,摆着新鲜的木雕,有人有兽。
据我所知,根雕起源很早,成熟的艺术是在明清,民国时落寞,直到七十年代才再次兴盛。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我对古代传统根雕艺术倒是知道一些,但好人君的这些都是根雕的变种,这些所谓的艺术我实在是看不懂。
穿过根雕,是藤原浩人的精仿瓷器,说实话,好人君虽然不务正业,但他的瓷器还是我见过中仿制最好的。
突然,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召唤我,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在我心底蔓延,我走过去,发现吸引我的东西竟然是一块灰扑扑的竹简,竹简上写着我认不出的字体,有些眼熟,却又不是繁体字。
我神魂颠倒的离开藤元斋,都忘记告诉好人君一下。
我魔怔一般的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一个人拉住我的手,说道:“姑娘,你有血光之灾啊!”
我顿时吓了一跳,脑袋也清醒过来,想也没想就回道:“你才有血光之灾,你全家都有血光之灾!”
……
过了一会,我才看清眼前这人大约三十来岁,有着邋遢的发型,胡子也没完全刮干净,脸色却苍白如纸,一副怪大叔的样子,就好心劝道:“大叔,算命不是个正经行业,还是换份有前途的工作吧!”
“这东西既然选中了你,那说明你必有过人之处,这是我的名片,今天来我的事务所找我吧。”大叔拿出名片,然后递到了我的手上,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我笑了笑,准备丢掉,这种骗子现在的社会太多了。
名片落到地上,正准备回头走人,一行字牢牢吸引住了我的目光,顿时让我如坠冰窟。
名片上写着:一诺灵异侦探事务所,二爷,地址那一栏竟然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