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知道我几乎天天跑,觉得我很有毅力,我一度为此还沾沾自喜,但是最近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也给我带来了困惑,那就是一个人有毅力,并不代表他有魄力。这就需要要搞清楚什么是毅力,什么是魄力,因为我一度认为毅力就是魄力,其实发现不完全是。毅力,就是对一件事情持之以恒的去坚持的做,而魄力,则是对于未知的世界,对于危险,在客观现实不能回避的前提下硬着头皮上。所以,毅力和魄力在内容上是有所区别的,健身房内自己听着轻音乐,在优雅时尚的环境下,跑步机上看着电视很有毅力很坚强的跑步,是一种放松。而如果换了一种动力和环境去跑,就颇有点“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和悲壮,如红军长征时的飞夺泸定桥,强渡金沙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这些跑都不是为了放松,完全是没有办法必须要跑起来,否则死无藏身之地,所以这种跑,和健身房为了减肥放松为目的的跑步是不一样的,是为了生死存亡,总之你没有办法,只能跑,因为你没有选择,所以这种类型的跑步,不管是跑步的人主动还是被动的跑起来,其实都需要魄力和胆量。这种魄力,这种气壮山河的故事拍成电影是挺好看的,但是让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去经历其实都是不好玩的。
那么可以反推一下,为什么要有魄力?那是因为有危险必须冒险才能生存下去,那为什么要冒险?因为有战争?那么为什么有战争?是因为彼此的利益诉求和信仰不一样。信仰,就是“认死理”,“认”就是认同,“死”就是坚持,“理”,就是道理,合起来解释就是“认定并坚持自己认可的道理”。当年清兵入关,清军杀到苏杭一带,让这些八旗子弟震撼和不解的就是明朝的很多武官如吴三桂等都投降了,但是这些在江南操着一口软侬吴语,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却死不投降,死不削发,他们打打不过别人,又不愿意服从,对于这种在清军眼里的顽固分子,只好采取的方法就是杀一儆百,但是杀了个昏天黑地,血流成河还是没见多少人服从过,这边的明月弯刀刚砍下一颗头颅,下一个人就主动把自己的颈部贴到刀子上等刀子抹了。这就是认死理,士可杀不可辱,就算你杀了我们,你们满人的圆月弯刀依然不及我们汉人的五千年文明,我觉得为了这种信仰去死是一种光荣和自豪。
这些读书人的认死理,和那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思想好像格格不入,那这是不是一种愚昧和墨守成规呢?我认为不是,不错,在具体运作的方式方法上必须灵活,更新,但是在思想和信仰上,是要认死理的,例如美国可能会对他的产业调整更新,可以调整它的经济政治政策,但是绝对不会改变它民主,自由的信仰,因为这是立国之本,也是一切的源泉。因为信仰,所以会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显得有毅力,所以信仰,毅力,和坚持是三位一体的,这就形成了“认死理”的基础。但是自己的信仰受到挑战的时候,那就不仅仅要有毅力了,还需要有魄力,从理论上来讲,毅力是魄力的基础,你没有信仰,就不会有毅力去坚持,也不会有向影响自己信仰的事物挑战的魄力。
******爬雪山过草地,曾国藩“打断牙,和血吞”,谭嗣同殉身维新,都是认死理,有毅力也有魄力。所以跑步,就是锻炼自己的毅力,和锻炼自己认死理和从一而终的精神,跑步的人不敢说自己有多少魄力,但是他们一定很有毅力,每次跑起来,就是对自己信仰的膜拜,不管是在惊涛骇浪危机四伏的极端环境,还是在时尚动感的健身房,继续跑下去,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忠诚和最大的负责,就是对自己所坚信的理念和世界最深层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