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阿尘与世无争”
印象深刻的便是这句话了罢,那是蔡子尘在回忆自己经历时第一句说的话。她说她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候身边伴着的一些人,很美好的回忆。
在那个时候没有多少负担,最烦恼的事情也仅仅是抱着所谓的青春期的躁动,以及无尽头的课业,还有许多还未涉及到的未知和小孩子们过家家般的小社会群体,还有我们总是叛逆与家长的小心思。
那个不大不小的年纪好像总要显得自己懂得很多知道很多成熟很多一样。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负担的生活便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一般,慢慢的,悄无声息的化成晶莹的泡泡升到霓虹的空中,消失不见了。
现实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虚妄的精神世界与其丝毫无法相容的现实生活总是会生生的撕碎每个美好。你根本来不及享受美好的事情,社会的不断推进使你根本无法停下脚步,你只能无尽的去追寻着你所谓的梦想,你所谓的目标,不停歇也无法停歇。
我的父母总是说我们这代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了,我刚出生就赶上了信息时代的飞跃跨进,从我诞生的那一刻起,出现了需要配置胶卷的相机,而15年后高级单反相机的配置满街都是,从滑盖小灵通到触屏的手机系列也不过15年,时代的技术性飞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这种美好的便捷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安慰性的鼓励吧,鼓励我们这代一起诞生的孩子们将会有着过于吓人的竞争,鼓励我们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能有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则带给我们很多虚无缥缈的精神满足感,让我们在压抑的驱壳下面能有着一些看得见却抓不牢的情愫。
在父母眼中的幸福,他们的看法永远是较于我们过于成熟的,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强加转换了我们的思想,这些物质上的幸福,也仅仅是建立于父母他们,他们稳定下来的生活,已经不需要过于费力成长的人生,和几乎稳定下来的三点一线的日程。
在这些事情的基础上,科技的迅速更新使他们的人生产生了便捷的幸福,但是事实上带给我们的,也许更多的是压力还有更加激烈的竞争体系。
在这种现实的催促下,我们度过了一个本应有着各种娱乐项目可供消遣的童年,但是却活生生的被教育学家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概念洗脑成了一个埋头在作业堆与补课班之间的童年。
在这个现实而复杂的社会,我们的童年学会了什么呢?除了被编制成为了学习机器之外,很理所当然的,我们被道德绑架,在拥有着复杂人心的时代里,我们很小就学会了看人脸色说话办事,在网络的冲击下,我们很小就接受了各种社会舆论的拥抱,我们好像都各自怀着重重的心思,有着超乎与身体年龄过高的心理。
随着人潮的拥挤,我们伴随着烟尘,砂砾,星辰,悄悄地隐匿在了过于完美的包装下。每个人,带着各异的情绪,在始终如一的表情下面,拖着仅剩下的驱壳,疲惫的活着,又或许带着明知无法实现的念想卖力的活得完美。
那么,在复杂的人潮面前,我或许会倾向于记录下一些相对干净的回忆,用来祭奠我们慢慢消逝的青春。
你有过烦恼如何搞好自己糟糕透了的人际关系么?
你有过忘记时间的电话粥么?
你有过熬夜为了陪一个人聊天到深夜么?
你有过通宵玩游戏为了刷到满级的时候么?
你有过三四群狐朋狗友么?
你有过铁子哥们儿们有过亲密无间的闺蜜么?
你有过烦恼自己头上的青春痘烦恼自己的皮肤是否变白么?
你有过一个秘密么?
一个看似只有几人知道,但实际上就是个公开的秘密。
我有。
也许每个人都会好奇,当然,我相信无论你多大,你都会是个喜欢听故事的人,
那么,听听我发现的秘密吧:
她的青春伴随着花落的开始,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