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萧萧,太液池中的水卷着细浪拍打礁岩。宫灯昏暗。风过,灯灭。沐晨殿顿时陷入了一片扼人声息的黑暗之中。落叶一路向北,逶迤而去,带着那绵绵不绝的思念,打乱了风中飞舞的凄色月光。
“陛下?”
尖细的声音冷不丁的想起。
殿内的人终于站起了身。脚步微微一滞,但立马坚定有力的移出了殿外。秋风吹起帝王的袍角,他蹙眉,面无表情的看着跪倒在地的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冷声道:“朕不是说过,朕在沐晨殿的时候你们都别打扰。”
威严的声音响起又戛然而止。许久,都没有一丝声响。
帝王有些纳闷,不禁软声问道:“怎么了?”
“陛下!”高力士突然扑过来一把抱住了帝王的双腿大哭了起来,那原本尖利刺耳的声音此时却是格外的悲怆。
帝王有些急了,他弯下身子扶起地上的人,皱紧霸气的剑眉,只说道:“到底出了什么事!速速禀报!”
“陛下,惠妃娘娘……薨了!”
“什么?!”
一声震吼,惊得殿前寒鸦四散飞离。
惠妃……死了?
那个与她一样淡静适然的女子,死了?
帝王摇了摇头,倒退了两步,颓然的垂下头,又像是被什么惊醒,迅速的奔出了沐晨殿。
长长的甬道中,宫灯忽明忽暗。这晦涩阴沉的夜里,有一个女子死了,带着帝王对另外一个女人的深深眷恋,死了。
秋风扬起了帝王的宽袖,那长英气逼人的俊脸,此时却是悲伤的,两撇美髯迎着风,轻轻颤抖。忽然,他停下脚步,只怔怔的看着甬道另一头,那个穿着素白孝服的女子。
空荡荡的甬道中,宫人们禀神凝息。
好一会儿,才听见那女子悲伤的声音静静的传来。
“臣媳玉环,叩见陛下。”
彼时,是开元二十五年。
让时光倒流,牵拉着所有的人与事回到十五年前。
十五年前,探子终于报来了她的消息。
她生活在一个很小的镇子里,每日救死扶伤,却从不收钱。当地的百姓很是爱戴她,还给她起了个“神仙姑姑”的爱称。
那一夜,他彻夜无眠。
他想,我的天下,你看见了吗?我很努力的将它打理好了,你看见了吗?这强大的大唐!这富足的大唐!这让八方来贡的大唐!你看见了吗?
次日,天不亮,他便迫不及待的出宫,寻她。
可是,当他到达那里时,他也看见了那个自愿请逐的弟弟,那个他最像保护最是心疼的弟弟。
十年不见,他竟也白了头发,那张原本俊秀清纯的脸,被时光打磨,多了沧桑。他一个人,佝偻着身体,穿梭在林中。那迫不及待的样子,似要惊喜的大声哭泣。
于是,他跟在他的身后,了无生息,寂静的行走。
终于,那林子的尽头,他看见了她。可她,却并未看见他。她的眼中,只有那个爱她爱了一生一世的男子——薛崇简。
她笑,红颜依旧,白发飞扬。倾世绝众的脸上,那笑容悠然安宁,平静恬适。
林中,风过。她的声音随风而来。
她说,薛崇简,欢迎回家!
欢迎回家……回家……回……家……
就是那一刻吧,他选择了放手。
时光迅速流逝,回归到正常的开元二十八年,十月。
帝王与百官至骊山温泉宫,令,寿王妃杨氏,随驾。
看着眼前的女子,那个与她有着同样容貌的女子,帝王不觉心神一荡。可她,却倔犟的偏过头,跪下脆声道:“不知家翁为什么要召见媳妇来此!媳妇要回去!”
家翁,媳妇。呵,分的如此清楚。
帝王不禁一笑,有些苍老的脸上英气不减。他低眼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子,笑道:“你还真是倔强,倒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猫。”
“玉环不是野猫!”女子抬起头,神气而又倔强的看着帝王,娇俏的说道:“玉环是孔雀,是可以自在舞蹈的孔雀!”
“哦?既是孔雀,你倒是舞给朕看看!”帝王笑,眼角有浅纹出现。
女子自信的站起身,摆好姿势,便是一舞。
帝王静静的看着,静静的想着,脑海中,那张脸,越来越清晰。他突然起身,搂住了那犹在舞蹈的娇躯,哑声道:“朕可以给你更大的舞台。”
“可是玉环不要,玉环只要和王爷在一起!”女子偏过头,竟是断然拒绝。
帝王轻笑,他松开她,只是取过一旁的琵琶静静弹奏。
真是那首《伤别离》
独倚窗扉影犹在,倾洒浊酒泪私绝。
我醉有意抱琴来,无人笑看鸣何意。
“陛下,在想念着谁吗?”女子小声问着,慢慢靠近了帝王。
他轻轻一笑,点了点头。
“陛下……”
“朕……很孤单,你可愿意陪着朕?朕可以保证瑁儿一定会过的很好,只要你能陪着朕。好不好?”
“陛下……”
“朕……很孤单……”
……
芙蓉帐暖,旖旎的风光在那悲伤的声音中慢慢展开,羞得见人……
天宝四年八月,玄宗隆基册封杨氏为贵妃,入主后宫。
从此,后宫**笙箫,夜夜欢歌。
君王从此不早朝。
夜深人静之时,黑暗中的沐晨殿,他总是一个人慢慢的浅酌抱着琵琶如痴如醉的笑着。
他想着,那时候他还说什么生尽欢,死无憾。
他想着,那时候她吹着笛子,陪着他喝酒。
那用存在记忆中的回眸一笑,那想让他倾尽一切挽留住的笑,他终究没有得到。玉环之貌比之她,更像一朵娇艳华贵的牡丹,终究不是他想要的淡雅如莲。
可是那笑,她也拥有。
她舞蹈时会笑的很开心,她会说,三郎,玉环为你跳霓裳羽衣舞吧!
她看见花儿开放很兴奋,她会说,三郎,玉环之貌比这花儿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每当看见那笑容,他总是心神恍惚,总是看见那女子在夜色中,在飞花中,静静的笑着,俏皮的笑着……
那笑,足以倾尽天下。
朝政荒废,权臣作乱。半世明君唐玄宗专宠贵妃杨玉环,倾尽一切。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全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