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4800000016

第16章 第十六墨 素之初 儒之圣

天已入夜,外面的雨也早已停了。

莫易邪掠过一所民居,翻入一条小巷。小巷无人,只听见檐角滴雨的滴答声零落,像是女子懒拨弦引声两三,颇有些许闲适意味,而就在远处,雪风阁灯火通明,援琴鼓瑟,人声鼎沸,将“夜”硬生生地赶了出去。

素朝的夜向来如此,一夜两极,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的动极,也有堠馆人稀、夜寒露重的静极,不,不如说素朝也是这样的。九州数千年来朝代更迭反复,自秦之后,帝王家无论信仰如何,治国方面大多数都是崇尚儒家的中庸之道的,素朝亦然。只不过素朝的中庸也实在另类了点,素朝之内,善与恶,黑与白,君与民等种种都发展到了极端,然而这极端的两端并没有爆发冲突反而是构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打个比方,素朝儒圣孟氏一族在普通百姓心里是圣人一般的存在,但是在素朝高级官员和江湖人心中,他们就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和时时威胁着他们的催命符。

儒圣孟氏善养浩然正气,历代儒圣皆为文武双全之人,且都是真心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人。开国之初,中原百废待兴,素高宗夏宣决心要为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一覆千年规矩”,好让夏这一姓可以再治中原千年。因此他广向天下征召治国之才,许诺凡是提出可行之策者,皆有赏赐。那时帝京随处可见胸怀大志的读书人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意见有分歧者则会就地争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不辩出个胜负绝不罢休,有些脾气躁点的恼羞成怒甚至会当街撸袖子开始搏斗,把读书人的文雅什么的全部丢到了九霄云外。说是为了天下为了国家还不如说是为一己谋私利。

就在这时,孟氏横空出世为素朝献上了治国十策。这十策从九野八荒至一家一户,从君王至臣子,从江湖至庙堂,皆有涉及,且策论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令人叹服。

只是这言辞也太犀利了些。那一代的孟氏家主孟布衣甚至在开头便直言素朝之后将再无“一姓治天下”,而是由天下百姓轮流来坐这个位子,共同商议国家大事,素朝要是想把这最后一代君王的位子坐稳一点,坐久一点,就必须要听他孟布衣的话,否则只怕素朝撑不了三百年。那时孟氏因为这番“大逆不道”之言可吃了不少苦头,天下读书人虽不再去学那冷漠死板的理学,可也是将君臣之道奉为人生信条的,谁不希望自己能将自己平生所学卖与帝王家?所以还未见天子有什么表态,这些读书人就先开始痛批孟氏来表忠心了。那时候,江南士子在茶肆酒坊谈天说地的时候往往离不了讽刺孟布衣两句,冷嘲热讽间将孟布衣已几乎贬为读书人的耻辱,而那些急于献媚的官员则是派出了自己平时养的狗腿子屡次三番骚扰孟家之人,有些下作的人还会动手伤人,若不是孟家之人还有些许自保之力,只怕早就家破人亡了。

随后,令那些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高宗在看过孟布衣的策论之后并没有龙颜大怒,而是将自己关在专供帝王读书的书华房内沉思两日才召孟布衣入宫见驾。这个举动让宫外的人有些惶恐——莫非圣上对这个“异端”很感兴趣?

当然。据说素高宗在书华房内又与孟布衣详谈三日,不眠不休,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最后素高宗在房内大笑不止,像是遇见了全天下最好的事情。据司礼大太监说,皇上上一次这么痛快的笑还是在他见到了刚出生的太子殿下。

此后,孟布衣便在素高宗夏宣的支持下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变法。

首先,他将自秦而立的宰相之位完全撤去,军政大权全归于皇帝一人手中,而后设白衣学士阁,召集所有在这次征国策中提出可行之策的人,赐白衣学士之名,官五品,专职阅各地奏折上报皇帝、讨论素朝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修改素朝法律等等,若白衣学士间有争执,则取支持人数最高的方案。白衣学士中品行、学问俱佳者还会在扶文殿教授皇家氏族子弟读书习礼。

相对的,为了制衡白衣学士阁,孟布衣又设立了青衣学士阁。青衣学士阁没有设立固定的所属地,所有青衣学士的身份也都是隐藏着的,青衣学士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官员无二,但是他们会通过散步在各地的“青衣学士阁”定期报告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这些报告有些会传到白衣学士阁作为白衣学士结合御史报告用来评测官员的依据,有些则会直接送到皇帝面前,而这些情报,多是关于素朝权官、大官、皇亲国戚以及白衣学士们的。

一旦青衣学士的情报被“天下无不可查”的神捕府核实,皇宫内就会派出神捕府的人前去缉拿相关之人,而当案件性质太过严重时,宫内便会派出名为“暗鳞卫”的组织处理这些事。暗鳞卫平时负责在宫中护卫皇帝安全,当有人威胁到素朝江山安全时,他们的部分成员也会出宫解决这些麻烦,由于这个组织太过神秘,导致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甚至不少皇亲国戚都认为他们只是坊间传闻捏造的东西,直到暗鳞卫找上门来。也正是因此,暗鳞卫做的都是一些不能被记载在史书上的事情,说白了,他们是专门干脏活的。

白衣学士协治军政,青衣学士监察百官,神捕府明里调查,暗鳞卫暗中行动,这就是孟布衣“观天下如素”的第一步。不可否认,孟布衣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也有心狠手辣的手段,在变法刚开始之时,素朝之内的反对声音并不小,比如在撤去宰相之位的时候原宰相蓝德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竟是和棺材一起上的早朝,蓝德在朝中人脉极广,势力极大,那时他痛哭流涕跪在皇帝面前,向高宗不断地讲自己为素朝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之劳,又痛骂孟布衣妖言惑众,以变法之名欲要颠覆朝政,还说若是皇帝执意要执行孟布衣的变法,他蓝德宁愿立刻就撞死在这大殿之中。此话一出,蓝德党羽也跟在他后面哗啦啦跪了一片,好一幅忠臣死谏的场景。高宗没有明确表态,只说先让蓝德回去,他的宰相位子并不会被撤掉,蓝德回到居所之后很是得意,私下与心腹说道:“孟布衣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一个人,怎能敌过我们泱泱百官?明天我再派人去劝劝贵妃,让她也添一把火。”

结果是当晚蓝德与其重要党羽皆不明缘故横死家中,他们的家眷乃至仆役亦没有逃过此劫,那一晚帝京血光冲天,人人自危,都被孟布衣的狠辣手段摄住,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第二天,白衣学士阁与神捕府联名发出通告,说蓝德与其党羽妄图篡国,及时被神捕府的捕快查到,在昨夜蓝德与其党羽密谋造反之时将他们全部剿灭,事实怎样?没有人敢说,也没有人敢提出质疑。

不,还是有人提出质疑的。结果他们有人很快闭上了嘴,有人则是神秘的消失了。

随后,孟布衣又说这些天里那些非蓝党之人仍然会死是因为蓝党结交的江湖势力打算刺杀素朝命官来为蓝德复仇,故而如此。话都这么说了,还能怎么办呢?神捕府干脆就从兵部那里借走了三千铁骑——是真正的三千铁骑,不打折扣的——开始到处“追查逆贼残余”。

同样都是带着官兵找江湖人的麻烦,孟布衣的兵马下江湖与后胤谢舟衍的兵马下江湖并不相同。谢舟衍的目的是彻底将江湖这个词从后胤中抹除,是要绝了整个江湖的香火,而孟布衣只是把江湖里最跳脱的那几个拔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反而还可能是个机会——在密林之中只有当最大最繁茂的树倒下了,其他小树才有生长的空间。

孟布衣的计谋一向不精巧,甚至可以说是读过两本书的人都会想到这些方法,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像孟布衣这般将“因地制宜”四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青州自在门,讲究逍遥自在,门下弟子向来不喜常规束缚。听起来好像是个很逍遥的门派,然而事实上却是门风不正的歪门邪道,有不少打着逍遥自在之名,行着欺男霸女之事的混账东西,在孟布衣看来,这个门派用来杀鸡儆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之后?之后也就是“神捕府暗中走访调查,最后一举拔除武林毒瘤自在门”的经典戏码了。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因为自在门自身也不算是什么好货——哪怕它是个正经门派,孟布衣也会让它的名声臭掉。

先从从那些声名狼藉的门派开始,神捕府一步一步地蚕食着江湖的势力,而随着一件又一件案子的告破,神捕府在江湖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到最后已经从原来的“朝廷的狗腿子”变成了人人敬畏的“府门”。从这时起,孟布衣正式开始打击江湖势力,有了之前的良好名声,神捕府便可以放心地为那些江湖中放纵不羁却又偏偏有着侠义名声的宗门或者大侠,方法自然是先往他们身上泼脏水,然后用神捕府早已“调查”好的铁证将这些事情坐实,再打进天牢或者直接就地处决。很拙劣的把戏,但是人们哪怕能识破也不愿识破——能够亲眼看到那些原来高高在上的、光芒万丈的侠客们被生生地拖进泥潭,沾满污泥浊水,再不复原来的样子,变得和他们一样,甚至还要不如他们,他们怎么会去拆穿?怎么会去怀疑?

哈,到时将这些大侠的落魄态记住,再在酒肆茶坊和人谈起,无论是高声讽刺还是低声叹息,总该是有一丝隐藏在心底的莫名优越感和凌虐的快感吧?

这是很不光彩的手段。看着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或者不让须眉的女侠们一个个被强迫着低下头,弯下腰,哪怕是神捕府里的人也不好受,甚至有些脾气燥点的当场就把自己的腰牌摔地上一走了之,顺带骂上一句“去******神捕府”。那一时期,孟布衣竟几乎将朝堂和江湖的脊柱都扳断了一截。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孟布衣和支持他的素高宗自然也要担着极大的压力。朝堂让孟布衣威吓得只敢怒不敢言,但是和朝堂相距甚远的江湖可不管那么多,想说就说了,就算不让说也要偷偷说的。他们说,没想到素朝开国便是昏君当政奸佞乱权之世,若是让孟布衣再这样下去,素朝或许还比不上秦的二世而亡,这一代皇帝就要把整个国家败完啦。

全国上下大部分的人都在反对,但是在如此之大的阻力之下,孟布衣依然是那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样子,而素高宗夏宣也是完全在他背后充当着“昏君”的角色,这两位皆已年近不惑的固执的老头子,就这样一意孤行着,直到孟布衣所有的局皆已布置完毕,江湖与庙堂皆被他伸手打回原形。

“某恶已毕矣,疲乏不堪,其善使后人为之。”这是在野史中才出现的话,但确实是孟布衣亲自说的话,而且是他这一生说的最后一句话——在说完后,他便饮下了“皇帝认清孟布衣的真正面目”之后赐他的毒酒。

此后,孟布衣之子孟醒言身着丧服代替其父继续为素朝布这“天下如素”的局,只是,他担当的是“为善”的人。他依然顶着一片由孟布衣而引来的巨大阻力,只是因为他做的事情,这种偏见与恶意渐渐的少了许多,最终消弭无踪。

在孟醒言的布置下,庙堂与江湖开始休养生息,蓬勃发展——现在的素朝,少了很多那些从过去带来的枯朽习俗,孟醒言的行动格外顺利,而且素朝也确实显出了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百姓们的日子明显的好了很多。因此,很多人都将孟醒言奉为了圣人,将素朝从孟布衣掀翻的乱摊子中重新规整出来的救世圣人,就连皇帝也亲自册封孟醒言为素朝儒圣。

……戴着这么一顶圣人的帽子,孟醒言会是怎样的心情?

谁知道呢。

孟布衣孟醒言夫子虽然都得到了皇帝的厚爱,但他们本身并无官职,人如其名,孟布衣终其一生也没有当官,而且自孟布衣以来,孟氏子弟从无一人任官职,正如孟氏家训所言——

孟氏子弟,凡读书者,此身,此生,只为天下苍生读书。

——————————————————————————————————

唔……前段日子备战高考所以没更新真是不好意思了……

什么?你说我高考后的那几天也没更新?啊,这个嘛,要从考试形态转换过来肯定要花时间的对不对?而且还有构思啊、找资料啊、这啦哪啦……

……好吧其实是我这三天浪没有太关注更新……以后会注意能快点更就快点更了(话说现在还在看我的书的人,你们证明了你们拥有极佳的耐力,嗯)

有人会说我可能这张是水字数,其实不是哟,我现在这段话才是水字数的,咳,这章其实是一些用来丰富世界观而且做铺垫的,以后也指不定会写一些这类的章节,当时不要骂我,耐心一点,以后会用到这些章节的。

哎哟,这几句话又水了不少字数嘛。

同类推荐
  • 剑路风尘

    剑路风尘

    身随江湖起落,剑似天外神龙。谁道侠情日暮,看我盛世一功。明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方孝孺远亲遗孤方晖,被旧约盟收养于九华山。后仁宗赦免惠帝旧臣子嗣,方晖下山游历江湖。巧遇明教余部、宋代郭大侠后人、古墓传人等,习得乾坤大挪移心法,功力渐深,望重武林,收拾明教旧部,最终开创日月神教。
  • 追风化成雪

    追风化成雪

    秦追风出生贫寒,寒窗苦读,为一朝科举中榜,改变命运。但他天生却隐藏着神奇的身世,意外获得绝世武功——心剑。考中状元的秦追风,发现朝廷内忧外患,无奈卷入江湖和权利的斗争。他深感黎明百姓之苦,朝廷争斗之弊,立志驱逐外侵、造福百姓。他最终扶持六王爷登上皇位,协助他驱逐外侵。而江湖中归鸾宫势力极大,上官飞燕的归鸾神功天下无敌,并被四王爷所用,危害朝纲,秦追风、宇文化成、上官飞雪三人潜心修炼心剑,三剑合一,最终杀死上官飞燕。
  • 欧阳明传奇

    欧阳明传奇

    在第一卷《金峰禅寺》里,欧阳明的师母被“幽魂涧”的主人花如梦劫走了,他师傅独自前去营救。欧阳明决定去寻找师傅和师母,在小镇的客栈里,他遇见了刁蛮小姐叶明珠,随后两个人结伴而行,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的冒险旅程。树上的巨蟒、背着手的丧尸、人形的岩层、两个人三个影子……等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幽魂涧”,却发现……欢迎你和我一同走进欧阳明的传奇之旅!在此郑重承诺,自正式上传第一章起,至大结局,决不断更。
  • 桎梏之城

    桎梏之城

    世界上最容易被利用的情绪便是贪婪。一切由欲望而起,一切又由欲望而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段江湖的陈年旧事,一段令人扼腕的儿女情长。
  • 魔侠英豪

    魔侠英豪

    本书是以武侠背景为基调,笔者斗胆融入了少许玄幻色彩,对此暂且将其定义为玄侠类别吧,故事主要讲述江湖人的江湖事,故事情节笔者一直用心琢磨,如果各位书友大大喜欢武侠又不排斥玄幻的话,不妨静下心来读上一读。
热门推荐
  • 持家煮妇

    持家煮妇

    穿越皇商持府,富可敌国怎奈只是府内丫鬟煮妇且反应迟钝爱发呆尽管人称“慢三拍”但她绝非痴傻儿腹内诗书、智谋多,瞅准时机步步升且看丫鬟煮妇如何玩转时光左手年华常相伴,右手美男声声慢且看持家煮妇如何煮沸一生
  • 诡镇

    诡镇

    推理小说家田仁雪为探究母亲失踪原因,回到出生地东石镇,然而小镇接连发生“白衣女鬼杀人事件”,却也因此牵扯出二十多年前的一桩谋杀案,一桩失踪悬案,以及两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每次案件发生,都会出现一个身穿白衣戴着面具的女人,凶手真的就是这个‘白衣女鬼’?弥漫着诡异气息的古镇又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擎天大和尚

    擎天大和尚

    小僧我孤苦伶仃,他界修仙不忘初心。修仙争霸!酒肉不忌,美女绕身请看我自在逍遥。仙佛不济,小和尚来擎天———且让我来渡你。
  • 舞动倾城:本妃魅力无限

    舞动倾城:本妃魅力无限

    天啦,本小姐只想去“消失的地平线”走走,并不想真的消失在地平线呀。。。可是穿就穿呗!干嘛把我穿成一被人欺负到自己气死的女的身上?不行。太不公平了,本小姐要起来反抗,要改变命运,要乾坤逆转,要翻云覆雨!更要找个有钱有势的老公把自己给嫁了。现代得不到的,在古代要通通给补回来!!!【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冠军侯

    绝世冠军侯

    一个场意外的穿越,造就一场生死对立的恋情,该如何取舍。一场刀光血雨的战争,一段不为人知的孽恋,造就无法想像的结局。公元前133年,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信奉“龙图腾”的汉朝,与信奉“狼图腾”的匈奴,展开了民族史上的终极碰撞,两个民族的最终的碰撞,决定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个热血燃烧的时代,充竟会出现什么样的英雄,能够影响历史的进程。民族命运的征战,史诗级的碰撞,到底造就出什么样的英雄。就让我一同穿越到那个汉族雄起的时代,一同见证着汉族在世界民族林中的雄起。
  • 萌糖小少拐上女汉子

    萌糖小少拐上女汉子

    她是全族的公认的嗜血天才。丧失了一切,在蜷缩的角落遇见了他斑驳的城门,草木深处在他权势的角逐之中,嗜了血,断了魂,你却执剑太狠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启示者

    启示者

    这是一个遭受启示录而快消失殆尽的世界,幸存下来的人则生活在废墟下的地下世界。
  • 超脱末世

    超脱末世

    在这个已经沦落地狱的世界,我的身后,就是天堂!
  • 茅山术之人间劫

    茅山术之人间劫

    以下人群禁止阅读——1.18岁以下未成年;2.有任何程度抑郁症、忧郁症患者;3.以各类电影和现实中的杀人狂为偶像以及以成为杀手为梦想者;4.抱着理想主义人生观者;5.有暴力倾向者。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就是真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