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汐一夜未归。对她来说,不算什么罕见之事。我不担心她,因为汐有足够能力保护好自己。
林是我大学时修读广告学课程的教授,一米七五身高,体格健朗,言谈风趣。印象最深,是他一年四季,穿棉麻布衣,布鞋,给人一派大方之家的风范。
林是受人敬重的学者,不像其他老教授那般喜欢倚老卖老,摆弄学识。他的思维很散文式,虽然跳脱,却不忘核心神韵。
他说,创造=互联网+井底之蛙,互联网=创意采编(即地基),井底之蛙=想象力空间(即小天地),创造是基础创意与灵感空间摩擦的花火,实力确定冲劲,才华展现花式图腾。
这是林的课堂笔记。他喜欢应用逆向思维和矛盾辨思推断结论,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解说。
然而,学校很多女生,并不喜欢林。她们说,林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太过于古人情怀的人,言行举止间定然脱离不了精神境界。你可以成为他三分钟热度的情人,却决不可奢求能够得到相濡以沫的一辈子。她们以为,他的妻子,应当是整日穿着旗袍布衣的淡泊女子。不然,两人便无法正常交流,由身至心,始终孤独。
汐说,林的妻子,是鄙薄之人,他们之间没有爱,在一起,只为了抚养儿女的责任。
在说这话的时候,汐与林,已经走在一起。汐把林带回我们的出租屋,他们在她的房间里,做爱,一直到天亮。夜深人静,墙壁隔音效果并不好。男女面红耳赤的喘息声,不绝传来,令人恶心呕吐。
我无法接受事实,一个人落荒而逃,浪荡在深夜的街头,像失了魂的鬼。
夏日的夜风,掺袭着热浪。一个人躺在校园外的公园草地,看月朗星稀,觉世事无常。
汐已经坠落了,因为饥渴和孤独。我害怕有一天,我也变成她,无法忍耐孤寂,打着爱的旗号,选择堕落。
6
对徐说,我和罗,感情决裂,分离彻底,永远回不去了。
徐说,珊珊,无论你作何选择,我希望你是真正快乐。徐是这样的人,对爱没有太强征服欲。他的世界干净明镜,脑子专注于编程文字世界,认真,执拗,像似对付一场博弈游戏,至于人情世故,他甚不擅长。
罗的人格,比徐复杂的多。罗有着音乐梦想,但带急进功利性质,是野心强大之人,也往往内心最是脆弱。
我和徐说起罗的事,徐说,罗确实不适合你。
我问,为什么。
徐说,你是内心纯粹,爱憎分明之人,名利场上勾心斗角,酸不吧唧之事,你厌恨,不屑。珊珊,也许你并没发现,很多时候,你在乎的只是自我直觉,说不上理智。
徐,一语中的,说穿我的困惑。
直觉,是的。我喜欢从心决定一件事情,忽略掉里里外外很多现实因素,除去技术问题需要智力思维,情感决定全凭直觉判断。
喜欢罗,是因为喜欢他的音乐,文艺的,抑郁的,哲理的,歌词是林夕作词风格,三言两语,道尽世事人心。
因为喜欢罗的音乐,而爱上罗。为了让他安心做自己喜欢的音乐,我加倍努力工作,一天跑两份兼职,还要照顾他的衣食住行,给他买各种CD,送他尤克里里的乐器。
罗不喜欢我为他做任何牺牲。他说的“牺牲”,我不认同。因为我很自私,只会为我所爱付出努力。
罗觉得,我让他很没面子。他是大男子主义的人,自尊心与占有欲很强。我们为很多分歧争吵,各执一词,谁都不肯妥协,唯有暴戾做爱,以寻求肉体发泄。
我和罗,在进入大学以后,便一直以这种极端相杀的方式维持相爱,直到大学四年结束,我们背道分离,说好不再相见。
可我还是爱他,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