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着,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原文的意识大概是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控制,因而不能为我所用;凡是自身不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就可能为我所用。将自身不能有所作为的人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其中的道理,正与幼稚蒙昧的人需要求助于足智多谋的人,而不是足智多谋的人需要求助于幼稚蒙昧的人一样。
陈胜揭竿而起、曹操挟持汉帝。这些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借尸还魂……在现代,我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红遍天下的小沈阳,从三枪到大笑江湖,小沈阳的演技已经脱胎换骨。我门追溯到小沈阳成名之前。小沈阳并不是特殊的,甚至在二人转也不是什么台柱,他最大的成功无非是依靠巨星赵本山。这都是后话……在最初的时候,小沈阳做得无非就是一个模仿秀,他模仿刀郎,刀郎本身就是一个模仿高手。可是小沈阳仍然在模仿上下功夫,利用刀郎赚来的人气,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他的高音,了解他那一成不变的搞笑方式,直到小沈阳被赵本山看中,一举成名。
这是典型的借尸还魂,快餐文化已经变成了大众喜爱的口味。在压力颇重的工作环境下,人们更加喜欢会心一笑的作品。这些谋略在互联网的运营上,也是被广泛的应用,现在我们就说说我们应用的这个平台,起点中文网。
在起点呆过一段时间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网络文化时代的白银时代。这个时代也是起点缔结的时代。
起点的大神,我们从已经被小白们奉为经典的唐家三少开始。所有人都知道,唐家三少的作品在幻剑被买断,但是幻剑的运营商却认为他们的成本过高。发生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三少的作品趋向简单明了的句子。他没有过多的修饰,浅显易懂……然而在幻剑落寞的三少却受到了起点的重用,三少当年不是起点的台柱,但也得到了起点的重力栽培。
然而真正让起点火起来的还是撒冷的《yy之王》,它连续数周被起点重点推荐,订阅成绩一涨再涨。而yy两字,恰恰是意淫的缩写。从名字上看,读者就会知道此书是读起来快感十足,但不追求内涵和高度的作品。大多数读者要的就是这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这些写手,如今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但是在当时,却有很多文学家在谩骂这些人。写手们有错吗?他们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冲撞文化。
然而,他们的作品却不被人认为是文化,被称作小白文。
资深读者将刚刚开始网络阅读的人称为小白。而小白,却恰恰是最肯为喜欢的作品而花钱的。他们为很多质量不高,毫无特点的网络小说大把大把的贡献银子。所以,那个时代可以被成为网络文学的白银时代。小白的白,银子的银。
毫无疑问,网络文学的世界还是这些小白的世界。文学家开始吃醋失落,好理解,人之常情。但是这些文学家应该站在一个什么立场看待写手呢?我们不要求文学家极力追捧写手,但是文学家也应该在一个公正的立场高声阔论吧。
起点的白银时代,在网络有各种的版本。我们在这里讨论得并不是起点的时代,而是起点的谋略。起点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小白写手为什么遭人质疑?
写手,是小白读者转战作者的统称。这些作者,并没有好的文化根基。写出来的东西大多直言直语,他们的东西并没有文学的内涵,注重的是意境和代入感,让读者看起来,遐想连篇,轻松愉快。这些写手,如果单独放在什么地方,并不能有所作为。所以写手们往往依赖于平台的推荐,起点就是最初将这些没有作为的人加以利用和控制的组织。起点之所以能成为网络文学的老大,和这些写手脱不了干系。
这就是起点的借尸还魂,在看中读者心理的前提下,这种谋略让起点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然而,写手为什么会遭到文学的质疑。文学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东西,从利益和谋略的角度,甚至可以把文学看做一个文学利益垄断体。所谓的文学家早已经和这些利益链条融为一体,成为这个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不可动摇的一环。所以文学家对写手的质疑,其实文学家已经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
起点的写手们冲击了文学原本的利益。更多人的追捧小白文学,快餐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与此同时,快餐文化大大的冲击着实体书的利益。在小说方面,更多的年轻人放弃了实体书,他们专注于网络,专注于幻想文学。
这是一种趋势,一种挡不住的趋势。起点的小白军团,就好比当年陈胜的揭竿而起。他们的崛起正逐渐在文学帝国上站稳脚跟,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快餐文化是现代人真实而普遍的心态,是现代生活的一种潜在的愉悦意识。起点控制的小白文,暗合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如今,起点已经不需要小白军团了。起点在追求创意……追求时尚。一些作者,也开始施展借尸还魂,他们将那些前些年被称为经典的YY作品,拿出来翻抄。曾经的经典加上新潮怪异的修饰,却不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这样的书,往往会让敏锐的读者嗅到一些腐朽的味道。
借尸还魂是一个简单,却不好利用的谋略。在你没有真正理解之前,千万不要模仿摸索。到时画虎不成反类犬或者被人家称为抄袭就更加的不妙了。
看谋略,看网络,请持续关注起点文学网纪实小说《网征之三十六计》在这里,你可以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可以换个角度俯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