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外柔也。这是三十六计的笑里藏刀,译为: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从而使其安下心来,丧失警惕;暗地里我方却另有图谋。要做好充分额准备,然后在采取行动,不要引起地方发生意外的变故。这就是外表上柔和,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
我们每天观看网络视频,可是我们知道吗?有多少网络视频是违反规定的……我们不知道,对于一个爱好者来说我们甚至不知道,上传一个视频怎么会违反规定呢。
视频企业在广电总局被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称某某中央,什么国际网络电视台的,这类无电视台之实行电视台之道的网站最终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第二类是以电视节目的直播、点播为主要内容的视频网站,像悠视网、PPlive和QQlive等等。他们只要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得电视节目内容,这类网站将成为以后人们在互联网上看电视主要的渠道。然而这样的网站要花费大量的版权费用,才能把电视台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来。这也是悠视网再次融入巨资的原因。
第三类是微视频网站,这类网站目前并没在这次监管中发生什么事件。但张钰事件却是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类网站的问题不在于冒用“媒体”之名,也不在于版权不清晰,而是内容的规范性问题。
对于第二类视频网站我们在此不作为讨论,我们针对与第一类和第三类来进行笑里藏刀的讲解。
07年广电总局对网络加大了审查的力度,一些相关的视频网站被迫关门,甚至引起了网民的不满。
这样的不满主要针对与第一类视频网站。其实,那些网站是属于违法的。为了某种盈利的目的,对于网络群众进行欺骗。说道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对方没有收费,怎么会涉及到盈利的字眼。关于网络的盈利,这里不做多余的解释,但是可以说,点击率也是网络挣钱的一种办法。
利益当前,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冒用中央、甚至国际网络电台……并在自己的网络视频上放一些真正的央视视频,甚至国际新闻。其实这些东西的点击率很低,一些看电视的用户可以沏上一杯茶,美美的躺在沙发上,看属于自己的数字电视。而这些互联网公司恰好利用了这一点,他们并不是靠这些正统的视频来获取点击率的。这些视频只是用来维护用户群的信任,让大家对某某中央,某某国际网络电台这样的标签信以为真。
当用户群丧失警惕,甚至大搞宣传之后。这些互联网公司真正的目的才付出水面。一些精彩、刺激甚至打擦边球的影视不断上线,这些才是真正的赚取点击率,谋取盈利的地方。为了留住用户群,互联网公司当然不会明目张胆的收取费用。但是看视频的朋友,你们注意到了吗?那些附加的广告,影视前那两分钟的广告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互联网公司那才他们真正的目的。
这些互联网公司谋略非常好,在初期笑里藏刀运用的很完美。如果他们只是这么小打小闹下去,或许他们还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公司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在互联网上从事包括频道播出、自办新闻节目等在内的视听节目传播活动;有的公然在各地设立分台和记者站;有的公开参加各种媒体活动,以电视台的名义在刊物上发布消息;还有的甚至伪造《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国家有关部门的批文,以此四处招商引资。
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能得到我们的信任吗?提醒互联网用户,我们不要无知的做这些人的帮凶……我们要自发的抑制这种欺骗的行为。当然,国家对于这样的公司也会采取取缔的手段,但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眼睛毕竟有限。不能看到全部,这些肮脏的行为,还需要我们自发的去抵制。
现在我们说说第三视频,通常我们称为微视频或者个人视频。有一些爱国者,他们害怕被舆论蒙住了自己的双眼,所以高呼我们不要被这个社会和谐。这些人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这些人中有一些滥竽充数者,这些人打着和谐的口号,在为自己炒作。
他们也会在一些不公的评判上,大作广告。寓意倾斜着爱国的一方,抨击国家的黑暗……我们在感慨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谋略去看这些人真正的目的。他们这样做只是让我们深信,这个国家是被和谐的,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如果国家真的是被和谐的,那么我们不会看到这样的言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规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一些禁忌的东西当然不会坦荡的表现出来,而这些人却利用了这一点,博取人们的信任,为自己做广告。
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一夜之间让普通人被世界所知晓。有了自己的人气,可以去宣传很多的事情。在这种巨大的利益面前,微视频就被很多人利用……国家会对这些视频采取道德规范,而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心灵上加上一道防火墙。在审视世界的时候,不要被某些人的笑里藏刀欺骗,要懂得运用谋略去看事情的本质,看到这个人的真面目。
笑里藏刀,往往被一些正直的人所不齿。在升官中,运用笑里藏刀的告密求官者,往往是升官最快的。但是在谋略中笑里藏刀并不是奸诈的。作为计谋的本身他并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它只是一种智慧,用正则正,用邪则邪。
对于变化万千的网络世界,我们要拥有一颗智慧的心。用自己的思想去看网络,用自己的感官去征服世界,不要被世界的纷杂所渲染。看网络、懂计谋,请持续关注起点文学网纪实小说《网征之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