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灵给江帆讲述,对,是这样的,上一次打通时间是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百家争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等多个派别,各派别为了争夺正统地位,成就一家之言,各家展开了激烈的史诗级的斗争。我的祖先当时是墨家的守护者,主张“兼爱与非攻”,当时是为了阻止各派别的争斗。各家均有属于自己的战斗能力,比如,儒家主玄攻、道家主冰攻、法家均衡、墨家主冰防和毒防。总之,共有四大属性,分别为:玄,冰,毒,火。众家无不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游说各国,扩大派别。期间,派别战火不断,到处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这真是人间的大灾难。
而后,秦始皇以法家为正统,当时法家拥有魔神之力,开始征服周边各国,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并依靠法家的力量,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史称六国灭。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帝国建立后,始皇先后对除法家外的诸家进行排斥,以儒家为最,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悲剧。其他各家不得不联手抗秦,各家弟子死伤无数。秦始皇依靠法家的魔神力抵抗各路豪杰,魔神开启,天下大乱,魔神象征着黑暗的力量,同属精灵,是暗精灵,秦始皇为了同魔神合一,以人为祭品进行献祭,诸家为与秦抗衡,依靠四元素的力量,召唤出光明大天使,经过殊死斗争后,终于打败了魔神,秦帝国也因此覆灭,人间顿时欢悦起来。
就在大家都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战争再一次展开,诸子百家的斗争还在延续,楚汉之争再次把百姓卷入战争之中。人们渴望和平,讨厌战争,可是总会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掀起战火,制造灾难,不顾万民之死活。战争的延续让更多的人背井离乡,原先的家园再也不复存在。可是谁又能阻止得了这场灾难,墨家弟子虽主张“兼爱,非攻”,可是该打的仗还是会打的,最多只能是减少损失罢了,这是冥冥之中注定发生的事,是人类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事,战争是人类进化史中的一部分。在楚汉之争中,儒家和兵家占据主导地位,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兵家支持项氏一族,起初,项羽因为军事力量强大,自称西楚霸王。刘邦则深受儒家推崇。刘邦是十足的野心家,早在反秦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协同作战时,就有过共同屠城的记录,如屠城阳。因为当时有项羽在,或可将此罪行记到项羽的账上。随着项羽因坑秦降卒、坑齐降卒,杀秦王子婴及秦国宗室,尽失人心。人们纷纷掉头,支持刘邦,收揽人心后的他开始对项羽进行进攻。
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兵家主毒攻和火攻,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AH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AHH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历时四年的楚汉相争终于结束了,天下终于太平了,汉朝建立后,儒家的地位立刻被提高,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最终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正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战争以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告终,其余各家走的走,散的散,只有为数不多的宗派还保留至今。随着百家纷争的结束,连通两个世界的时空大门便自动关闭了,所有有关精灵的记忆都被抹除,也就无人记得精灵助阵百家之争的事情了。
其实上一次的大门打开的原因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祖先这样叨念过,并且当时有许多疑点,比如:“如果是由于魔神的原因,那么魔神死后时空大门也应该关闭,可是却没有。”,虽然我现在还并不清楚什么原因,但我总觉得它们之间一定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