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日本绳纹文化时期的末期,在现在的日本境内繁衍生息的是矮黑人,这个人种男性身高不足一米五,女性身高不足一米四,他们靠原始的采摘和捕捉动物维持生命。矮黑人没有文字,没有法度,也没有什么伦理道德等等。当时的日本有大大小小百十个部落,日本历史称这个时期为百国时代。当时的矮黑人感到他们这百十个部落赖以生存的疆域已经很大很大了,并不知道此时处在战国时期的中国一个诸侯国就比整个日本的疆域大。
在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一个身材伟岸肤色漆黑的先贤从日本的熊野浦海岸边浮出水面,他虽然已经非常疲惫,但依然是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他就是大和民族的祖先、大和文化的缔造者、弥生人的杰出代表、日本人心中的太阳——武大郎!
岛上的矮黑人族群还从未见过如此高大又相貌堂堂的伟男子,纷纷前来跪拜,敬为天神。
武大郎问:“这是什么地方?”
矮黑人们不敢抬头,叽哩哇啦地叫着——他们还不会说人话,只会叫,并辅以肢体动作做简单的交流。
武大郎叹气说:“我途径百济、新罗来到这里,没想到这里比那两个地方还要愚昧落后。你们这些人比我还要黑还要矮,我倒像是你们的大王。”
矮黑人好像能听懂武大郎的话,纷纷点头赞同。矮黑人与武大郎的心是相通的。因为武大郎就是上天派来拯救这些矮黑人的,冥冥之中都有定数。
自此,作为弥生人杰出代表的武大郎带领着矮黑人迈开了走向人类文明的步伐。武大郎以后,又有很多弥生人东渡来到日本,这些弥生人与原住民矮黑人杂交,改良了原住民的人种,形成了现在的大和民族。当然这都是后话。所以说,现在世界上很多人说日本人是杂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武大郎说:“你们不会说人话,我教你们好不好啊?”
众臣民欢呼雀跃。
武大郎说:“我是漂洋过海来给你们当王的,为了让你们能牢记这一点,我现在就教你们第一个词:海。现在都跟着我念:海!”
众臣民:“嗨!”
武大郎:“海!”
众臣民:“嗨!”
从此以后,众臣民对认可的事或者接到什么指令,其反应就是高喊一声:嗨!
武大郎看到臣民们学得很卖力,喊得也整齐,很是满意。就说:“你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我给这个地方起个名字好不好啊?”
臣民们哇啦哇啦得更带劲了。
武大郎说:“我的媳妇潘金莲,也就是你们的王后,貌若天仙,就是长得好看,美。一个叫西门庆的下三烂,趁我不注意,把我媳妇给日了,还他娘的日了好多遍。这俩狗男女为了能长期日,随便日,就毒害我,幸亏我命大,没死,来到这里给你们当王。所以这个日很重要,要是没有这个日,我就不会到这里来,你们也就没有王,对不对啊?”
众臣民齐声大喊:“嗨!”
武大郎接着说:“所以这个地方的名字要有个日字。这个日很重要,但是不能乱日,乱日就要出问题——西门庆乱日潘金莲,差点把我弄死。今后,你们男的不能乱日,女的更不能被乱日。可是一点也不日又不行,那么怎么办呢?我交给你们一个办法:日自己。起码,只能日自己家里的人——****娘、****妹,不能日别人。所以这个地方的名字就叫日本,你们就叫日本人!”
有了名字就有了归属感,有了名分,众臣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奔走相告。消息很快传遍百十国,纷纷来投靠,结果武大郎轻而易举就把整个日本统一了。国名也不再是一些部落自己叫的倭国,而是都叫日本了。大王也改称天皇。当然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部落不识时务,不知好歹,顽固不化甚至可以说是没脑子,他们不愿意归顺在开国神武天皇武大郎的脚下。幸亏我们的神武天皇当年在祖宗国中国的时候见到过他的弟弟武二郎习武,虽然天皇并没有跟着他弟弟学,但是仅凭看到的那些动作,凭着记忆带领已经归顺的臣民去征讨,很快就把那些猪狗不如杂种更不如的荒蛮矮黑人一一征服。
百国统一后,语言也就渐渐统一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载体,没有语言,文化和智慧就无法固定下来,甚至无法成形。所以说,先祖武大郎对大和民族的形成和大和文化的形CD是功高至伟的。
但是总有一些人说我们大和民族的开国神武天皇是徐福,不是武大郎,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徐福与武大郎做一个比较,看看到底应该是哪一个才对。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原名王禅,又名王诩,战国时卫国人,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今河南省淇县淇谷云梦山)授徒,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世称王禅老祖。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谷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之后,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他在秦始皇登基前后学成出山。
徐福东渡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在三处四次记载了徐福渡海的故事,后人据此就说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神武天皇。但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却提出了新的情况。淮南王刘安与将军伍被纵论天下形势,伍被在谈到秦亡时,举出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这件事。他说徐福以巧言欺骗秦始皇,“秦皇帝大说(悦),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于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史记》没有记载徐福所到的“平原广泽”究竟是什么地方,但五代后周时的古籍《义楚六帖》对此有所披露。此书为济州开元寺一位名曰义楚的和尚所著。该书《城廓?日本》一章中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出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这是中国古文献中第一次把徐福东渡与日本联系起来的记录。这段文字很值得探究。一是它认为徐福东渡确已到达日本。二是它认为徐福之所以把日本(即倭国)作为目的地,是因为在那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三是它认为徐福带去的童男女,子孙繁衍,名曰“秦氏”。四是它认为由于徐福后裔的繁衍,使日本风俗“一如长安”。从全文记载的口气来看,作者似有某些亲身感受,如亲赴日本、耳闻目睹的一般。
那么仅凭这些就能确定开国神武天皇是徐福吗?那么日本的文字为什么看似汉字又不是汉字?如果是徐福传教的,一个博学多才的徐福、大名鼎鼎的鬼谷子的徒弟,会把文字教错吗?再说我们的国旗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
结论只有一个:只能是武大郎。
武大郎作为天皇,相当勤勉。但过了一些日子,他发现官员们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讲大半天。于是他说:“你们以后把事情的重要内容写成奏折,交给我看。”大臣们很惊奇的说:“什么叫做写?我们不识字,不会写。”武大郎说:“好吧,我给大家办个补习班,扫扫盲。”于是武大郎凭自己有限的知识给大臣门开了个扫盲班,学习文字。但武大郎是个卖炊饼的人,只认识很少的字,记着的一些字也记不全,写出来多一画少一撇的,很多字他只记得一些边旁部首,大臣们在学习及往外传播的时候,又忘了一部分字,于是这就是形成一种“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类。这是大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几年下来,日本就有了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看上去像中国字,又不完全像,也有些新造的字夹杂其中。这都怪武大郎当年只顾烧饼的生意,忽略了文字上的修养。
但是,大和民族从未怪罪开国神武天皇武大郎只顾烧饼的事,因为随后一个伟大的设计理念就是来源于烧饼!那就是我们日本的国旗!
有学者考证说是武大郎是因为选的妃子没有处女,好容易北海道送来一个叫本非纯子的姑娘,行房后白床单上血红一片,高兴得不行,立为皇后,并于次日晨拿出床单炫耀,哈哈大笑,国人误会,以为是天皇制定的国旗;而实际上那滩血并不是初红,而是月经。这个考证不能说不准确,说服力是有,但是佐证材料少,而且一滩月经也不可能这么圆。国旗的设计理念,主要还是基于天皇的老本行——烧饼。烧饼后面的白布就是蒸干粮的笼布。
历史的真相是,天皇武大郎召集大臣们开会说:“任何事都不能忘租,我原来是做烧饼卖烧饼的,再说我以前在你们的祖宗国中国过日子的时候就听过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所以日本这个地方的标志就应该是一个烧饼。”见大臣们反应迟钝,武大郎就拿出一块笼布铺开在桌案上,然后又拿出一个亲自做成的烧饼往笼布中间啪地一放,说:“这就是国旗!”
众大臣恍然大悟,一起欢呼,齐赞天皇爱民如子、设计的国旗寓意深刻。
日本国旗为什么是白布而不是像其他国家的那样是蓝布、绿布、条纹布等等等等?现在知道原因了——那就是一块笼布!啊!多么简洁又寓意深刻的设计!至于中间的烧饼为什么是红的呢?那就要结合天皇选妃的考证来综合考虑了,两个考证合在一起,与现在的日本国旗完全吻合。
这是多么伟大的设计啊!我们可以想象,在日本的古代,整个弥生文化时期都弥漫着烧饼那温暖敦厚的香气。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