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天的话言犹在耳,巫马血阳的思绪却已飘飞了出去…
修炼么……她也很期待呢!
因为早餐吃得晚,北方的传统冬季和早春这样的季节,一般家庭是吃两顿饭的,连学校都是这个作息安排!巫马血阳也没别的事儿做,下午在房间里面又试了试之前的‘风系’异能,看着身边包裹的风力漩涡,力量仍然掌握在手里的感觉,让人莫名的欣慰。还好这个能力也带过来了,刚刚清醒的‘那会儿’,若是没有这个认知,她还真是不敢说自己当时会不会慌了神。
安安稳稳的在房间待了一下午,按着“记忆“,巫马血阳在妈妈准备晚饭的时候出来帮忙,结果冉霞坚决的拒绝了,理由是”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好“,于是巫马血阳只得在厨房一边”观摩做饭“,一边陪着妈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聊得无非是一些家长里短儿,冉霞在缝纫的活计,来往的都是大姑娘、小媳妇的,来了都要坐一会,聊天的时候,方圆十里地的哪村、哪家有啥新鲜事,在这里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冉霞有个好处,不管别人说了啥,她都不往外传,时间长了大家知道她这个优点,说话也不避讳她,说的就更多了。其实这也有个好处,信息还是很通畅的。
冉霞就挑了几件没啥妨碍的说给巫马血阳听,巫马血阳乍听也觉着蛮新鲜的,娘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听说镇子东头儿老郭家的大儿子,之前不是出去打工了吗,之前还以为他去了京市,这次过年回来才知道,他之前在外头打工认识了几个南方人,这次跟着他们去深市了,这大半年就是在南边儿做工。“
”说是离咱们家这里可远了,坐火车一杵儿就要将近四天(‘一杵儿’是这边的方言,大概就是‘单程’的意思),还要倒车(‘倒’【dǎo】车“也是方言,‘换乘’的意思);还说那边儿吃饭啥的跟咱么这边大不一样,那边儿的人特别爱喝汤,南方人吃东西荤猛不忌的,啥都吃,连青蛙都吃…”
巫马血阳专心点听着,其实这些事对于她来说哪里是什么稀奇事呢,但是,她喜欢这种温暖的感觉。妈妈边忙碌的准备晚饭,边叙叙的和她说着话,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特别温馨,这才是“家”啊!
晚饭很快做好,两个小菜,外加一锅加了大骨头的‘乱炖’,分量很足,因为食材丰富,也很有营养!真要佩服北方人的智慧!“乱炖”做法简单,味道好,营养均衡,不长‘火气’。
弟弟巫马朝阳在爸妈房间的大炕上放了炕桌,巫马血阳帮忙端菜,几个人热热闹闹的忙活着。
院门打开了,巫马森推了自行车走进来。从窗子看见屋里正准备开饭了,笑呵呵的存放好车子,洗了手,进屋先看了看巫马血阳。
“血阳,今天白天挺好的吧,头还有不舒服吗?”
“爸,回来了?放心吧,我很好,没有不舒服了,明天上学没问题!”
“嗯,那就好,头好了比啥都好,学习不要太着急…“
妈妈冉霞端了一碗大酱,另一只手拿着几棵生菜,走了进来,看见父女俩正在说话,笑着道,“你们爷俩快坐下吃饭了,要吃饭的时候不说那些。”
父女俩相视一笑,听话的做到炕上。巫马血阳按习惯坐在桌子右手边,对面坐的是弟弟巫马朝阳,背对窗边、面向炕边儿的一边坐着爸爸巫马森,妈妈冉霞坐在炕靠外边的一侧,与爸爸巫马森做对川。这是为了方便盛饭、填菜。印象中,在这边的很多家庭吃饭都是这个坐法。
巫马血阳第一次坐在炕上吃饭,还稍有一些不习惯,不过,面上并未表露出来,爸爸巫马森执起筷子以后,大家开始吃饭。只有自己一家人吃饭,也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巫马朝阳今天也没去上学,不过看姐姐没事以后也出去了,估计又是去镇上的书店啃书了,今天不是周末,书店读书的人少,安安静静没人打扰,他是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的。这会子也兴高采烈的分享着他看过的有兴趣的内容。
巫马朝阳喜欢与制造相关的一些书籍,但镇上的书店书籍有限,这方面的书就更少了,而且都很浅显,没有专业的书籍,但也够巫马朝阳看着乐的,说到兴头上,眉飞色舞的。
巫马森和冉霞很是开明,只要不是迷恋武侠之类的话本子,多看些这些也没啥,还涨了见识,爸爸巫马森老大欣慰了。没办法,这边有个负面教材给比着,巫马朝阳他们姐弟的小叔,巫马森的小弟巫马峰正在县城上高三,因为从高二开始迷上了武侠书,课业都耽误了,成绩掉的厉害,小叔叔因为这个,经常被奶奶孙氏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