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站在上官凰钰身后安静的陪着皇上欣赏秋景,漫山遍野的枫叶伸展出火红的枝叶,在微风的抚动下,发出莎莎的声响,整片山峦都被红火淹没,完全无法看出其原本的样子。偶尔有几只飞鸟从血红似火的枫叶里飞出,在上官凰钰眼前掠过,身影倒映在湖面上,显得宁静而安逸。如此美丽的景色却丝毫入不了上官凰钰的眼,转身走到石桌旁坐下,上官凰钰的眼里依旧是深不见底的黑。
此处是一个水上雅居,而上官凰钰与地一此时正在位于湖中心的凉亭之中,这个地方是上官元洛安排的,这三年来,上官凰钰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在处理政务。若非必要,甚至连皇宫都不会出,更是从来没有出来赏景过,这样的上官凰钰让身为皇兄的上官元洛很是心疼,打着皇兄的旗号,上官元洛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才说服上官凰钰出宫一游。
上官凰钰喝了口茶道:花噬月那边情况如何?听见主上开口,地一心中泛起一抹无奈,想起护国镇南王的千叮咛万嘱咐,地一只能硬着头皮道:回主上,花噬月那边一切都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在主上问下一间事情之前,地一视死如归的道:主上,大衍帝国的附属小国只剩下三国,大兴帝国如今已经分崩离析,一切都按照原定计划在发展,主上您不必担忧。听见地一有些拙劣的话语,上官凰钰的冰冷的眼神里闪过一抹暖意,但很快就被无尽的黑暗淹没,皇兄与地一等人这段时间的表现上官凰钰都看在眼里,心中也的确有些触动,否则她也不会出来。看着眼前如梦似幻的美景,上官凰钰心中苦笑,只是心死了,再美的风景别人再多的关心,也终究不过是雁过无痕。
感觉到身后有人,上官凰钰的嘴角微不可察的泛起一丝丝涟漪,皇兄,此地不错,是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不知唤何名?上官凰钰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带了丝丝暖意。上官元洛心中一喜,笑着道:此地是我偶然发现的,甚是喜欢,就叫人在这里修建了这座雅居,名字到还未想好,钰儿聪明伶俐才高八斗,不如就为此地赐一个名如何?上官凰钰的视线漂移到很远的地方,声音显得有些慵懒,既然皇兄如此说,那钰儿就不客气了。此地依山傍水,清幽通俗,尤其是这满山的枫叶甚是绝美,宛若人间仙境,“清枫阁”皇兄以为如何?
上官元洛含笑道:“清枫阁”清幽之地,枫红水清,此二字倒真是极配此地,既然钰儿喜欢,皇兄将此地赠与钰儿,待钰儿无聊之时,可以来此地游玩赏景,也不失为一件美事。上官凰钰看了眼清枫阁的格局道:既然皇兄费了如此大的心力,我若再推辞倒显得小气,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吧!上官凰钰清冷的声音中带了份慵懒,显得霸气而脱俗,明明应该是愉悦的收礼,从此时的上官凰钰嘴里说出来,倒是显得很是勉为其难。
上官元洛也没有计较,此地本来就是为了钰儿而建,以钰儿这三年来大变的性子,能收下就已经让上官元洛内心极其满足,至于钰儿的感谢,上官元洛从来都不需要。上官凰钰也正是知道上官元洛性子,才没有说多余的话,有些事情并不一定非要挂在嘴上。之后的几天,上官凰钰完全融入了一个游玩赏景者的角色中,不再过问朝廷中事,整天在清枫阁弹琴练武,偶然兴致来了还会赋诗几首,虽然诗中赞美的都是眼前所见之景。这一切在上官元洛眼里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至少在这山水之间,钰儿不再郁郁寡欢也不再冷厉冰冷,而是渐渐开始有了一丝世外高人的味道。或许,在这清枫阁里的时间过得久了,钰儿可能真的会变得淡然,就像钰儿有一首诗里说的“清风徐徐淡如水,万般渺渺蝶燕来”。
半月之后,上官凰钰回到了大宇皇宫,而此时的天下格局经过这几年的战火洗礼,已经基本划分了出来。当今天下四分而治,疆域最大的,当属大宇帝国,而大宇帝国也是四股势力中最强的;其次便是大衍帝国,大衍帝国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附属小国,但从其本源上看,似乎其根本并未受到多大损失,再加上从大兴帝国投奔而来的其他小国,现在,也稳压其余两大势力一头。第三位,则是大兴帝国,虽然大兴帝国现在基本上已经分崩离析,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兴帝国曾经身为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三大帝国之一,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排在最后的是由一些民间有志之士组织起来的民间势力,这股势力成立不过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虽然发展得很是不错,但毕竟没有任何底蕴,明面上对三方都没有什么威胁,只不过是时事所造的产物罢了。但此时的局面已经处于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大宇帝国的强大,可以任由灭了其中一股势力,若是举国之力,两股势力都会面临被灭掉的风险,但只要大宇帝国一出手,恐怕就会遭到第四股势力的攻击。这是现在大宇帝国应该极其头疼的问题,也是其余两股势力极力辅助民间势力,并暗自希望它越加强大的原因。只要大宇帝国有所顾忌,就不会贸然出兵,时间拖得越久,对大衍帝国与大兴帝国两股势力而言就越为有利。
听完朝中大臣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上官凰钰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平淡的道:让大军暂时休养生息,不必和大衍、大兴两大帝国硬碰硬,只要时不时的去训练下士兵的作战能力,偶然拿下几座城池就可。上官凰钰清冷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若是三大势力中的人听见恐怕要立即与大宇帝国翻脸,但站在朝堂之上的众位大臣都已经习惯了。自从皇后离世之后,不对应该是前往南海之南之后,皇上做事似乎就少了所有顾忌,开始变得肆意妄为。这两年已经习惯皇上各种霸道的、阴险的、光明正大的命令之后,众大臣虽然已经很是淡定,但心中却是极其骄傲的。大宇帝国能有今天的地位与成就,全靠皇上治国有方,不仅国力蒸蒸日上,疆域翻了几倍,还一跃成为了这片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
如今只要提起自己是大宇帝国的人,总有其他国家的百姓带着一丝羡慕的看着你,而最让大宇帝国百姓骄傲的,就是皇上的一道圣旨,直接将大宇帝国的盗贼全部赶往边境。当圣旨下来之时,盗贼只是推荐了一个头子要求了朝廷承认自己的大宇帝国子民后,就带着所有盗贼消失了。想起这几年发生的种种,诸位大臣立即应道:臣等遵旨!
之后的数个月,虽然四大势力之间一直战火不断,但却极其克制,尤其是民间势力,根基不稳,并不愿插手其余三大帝国之事,虽然也被大宇帝国滋扰,大部分都只是在对骂,动手倒是极少。而有大衍帝国与大兴帝国两国的帮助,民间势力也逐渐壮大起来,而这里面最郁闷的便是大衍、大兴两大帝国了。不仅要处理国内的各种揭竿而起还要面对大宇帝国不时的骚扰,每次即将要大动肝火之时,大宇帝国就直接退开,时间、尺度把握得相当精准。既不让两大帝国太舒服,还会偶尔顺走几座城池,也不会让两大帝国真的下定决心动手。
此次遭受到重创的大兴帝国于大衍帝国都意识到国家制度可能存在很多的问题,都纷纷开始效仿大宇帝国,百姓倒是极力赞成,但那些上位者却极力阻止。尤其是大兴帝国,新帝刚刚仗着众大臣的支持继位,就想要过河拆桥,自然得不到什么支持,大衍帝国到是冷静许多,开始从小地方小事情开始,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再加上不断出现的造反大军,新政策的实行日期一直一拖再拖。
独自坐在御花园的上官凰钰见地一神色复杂的走过来,对自己行了一礼之后就不再说话,上官凰钰漫不经心的道:什么事?地一顿了顿道:主上,黄一回来了!听见这个名字,上官凰钰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让她去御书房候着!知道主上这是故意为难黄一,地一不仅没有绝对难受,心中反而狠狠的松了口气,主上生气就代表黄一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黄一一直跪在御书房内整整跪了三天三夜上官凰钰才出现在御书房,看着眼前这个消瘦无比的女子,上官凰钰脸上无悲无喜,仿佛在看一件物品般,不带丝毫感情。这次大兴帝国之事,你做得不错,三天三夜换一次解释的机会,你现在可以开始了,黄一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额头上的血顺着脸颊缓缓流淌,上官凰钰连看都没看一眼。黄一声音沙哑的道:主上,皇后之事属下一开始并不清楚,待属下查明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此事是一个灰衣男子献的计,他现在被大兴帝国新任帝君尊为国师。上官凰钰冷冰冰的看着黄一,你有机会!黄一身体一震,眼里满是愧疚,黄一低头不语,举起一把匕首,直接向脖子划去。
一只毛笔打在匕首上,发出叮的一声,直接将匕首打了出去,上官凰钰冷冰冰的看着眼前的黄一,若是你真的知情不报,现在你早已经是一堆枯骨!黄一,这是最后朕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用这些年的主仆情分。那个人若无反心,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朕可以留他,若是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不仅是他,你也不需再出现了!上官凰钰说完,冷冷的看了黄一一眼,转身离开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