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舅公虽然已经六十多了,但看着还是非常精神。头发虽已花白,却不像老江头那种发灰的白,每根白发上都像抹了油一样发亮。
看着老江太太带着小白过来,八舅公还是由衷的高兴,只是这种高兴下面好像隐藏着一丝担忧。老江太太是看不出来,却瞒不过小白的眼睛。
两人也是好久没见面,只顾着唠家常,闲扯了半天七大姑八大姨的故事,小白实在忍不住,扯了扯老江太太的衣襟,老太太这才想起来今天过来的正事。
“八舅,这就是我们家那孩子,小白,你也见过。”
老头也挺喜欢小白这孩子,摸了摸他头,小白却不高兴自己的头被人这样揉,一晃头躲开了。
老太太拍了他一下,“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礼貌,都让我给惯坏了。这是八舅公,小时候还抱过你,每次回来都给你带好吃的,不记得了?”
“八舅公好!”小白甜甜地叫了一声,老头笑呵呵帝答应着,想再伸手摸下他的头,小白急忙缩了回去,让老头颇为尴尬,觉得这孩子还真和其它小孩不一样。
“八舅公,听我娘说你是跑单帮的?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吧?”指望着老太太问,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索性小白自己扯起了话头。
“你还知道跑单帮?小家伙不简单啊!我去过的地方那就多了,往西去过秦晋,那里到处都是山沟,两个人隔着一条山沟就可以说话,要是想见面的话,翻过那个山沟可能都要跑上一天一夜。就是这种地方,到处都是亮晶晶的矿石,还有罕见的药材。要是谁运气好的话,遇到矿源,或者是药圃,那就发了大财了。”
“那地方一定很多土匪吧?”
“是啊,到处都是土匪。秦晋王朝的人觉得他们的好东西,都让我们这些做买卖的抢走了,对这些土匪也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止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恐怕还有官兵冒充土匪抢劫呢!”有过前世经历的小白,不自禁感叹。
“是啊,官兵往往比土匪还狠。土匪不过是抢了来往商人的财物,官兵怕暴露,下手更狠,不光抢财,还要人命。有一次,我们18个跑单帮的凑在一块,被一群官兵假扮的土匪抢劫了,十八个人就跑出来我自己,整整十七条人命啊,就丢在了西北!”勾起了八舅公的回忆,一时也忘了和他对话的不过是个孩子。
小白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这一世第一次和人平等讨论一些事情,有些话语颇有些不吐不快的意思。
“这群鼠目寸光的笨蛋,以为靠土匪、强盗抢劫一点就能把生意人抢走的东西夺回来了?殊不知,真正受苦的还是当地民众!”
“噢,此话怎讲?”
“很简单啊,去秦晋做买卖,很可能遭到抢劫。碰到土匪还好点,不过丢些财物。要是碰到官兵,把命都丢了。长此以往,去秦晋的做买卖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竞争也会越来越小。真正敢进去做买卖的,带过去的东西肯定要高价卖,因为货物少啊!买他们的东西,肯定是把价格压得越来越低,他们不卖也没办法,收货的人少。说白了,还就是一个供需问题。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下,供应少,需求大,价格就高。供应大,需求少,价格就低!”
小白将前世经济学中最简单的供需问题说了一下,老江太太迷糊了半天,也没听懂自己这个儿子在说什么,有心打断他,却见平素自己最佩服的八舅听得津津有味,也就跟着听下去了。
八舅公仔细琢磨了下,发现事情还真像小白说的一样。运到秦晋的粮食、布匹在当地的价格越来越高,当地的矿石、药材价格越来越低,跑一趟秦晋的利润也是越来越高。这么多年来,虽然风险很大,还是有人不断过去。
“孩子,你这是听谁说的?”八舅公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孩子能懂得这些道理。
“这还用听谁说,动动脑子都想明白了嘛!”
小白也想了很久,在这么一个小村里,想要成长起来太慢了,必须争取到更大的空间。可是想要走出去,就凭自己现在这副稚嫩的身体,在不了解外界的情况下,很容易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既然如此,给自己带个“神童”的帽子,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果然,小白话刚落音,老江太太就自豪地向八舅公炫耀。
“八舅,你不知道,这孩子自小都被我们村的江瑜儒老夫子称为神童的。”说这话时,老江太太浑然忘了自己挖苦老夫子的事,倒似江瑜儒说的都是真理一般,听得小白暗暗擦汗不止。
八舅公却是点了点头,江瑜儒老夫子他还是听说过的,十里八乡有名的有学问人。屡考不中那是运气问题,学问还是很好的。能得到他的赞扬,这孩子说明还真有不凡之处。
“八舅,你看这孩子还小,我跟老江我们俩都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我就怕我们俩走了后,这孩子受人欺负,就想让他跟你学点拳脚武术,要是经常跟你在一起,多少学点买卖上的东西,也能让孩子以后有个糊口的技术。”老江太太说到这,也真想到自己老两口死后,孩子孤苦伶仃,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孩子是个好孩子,可是……”
“八舅公,刚见到你就觉得你吞吞吐吐的,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真有为难的地方你就直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啊!”八舅公叹了口气,也习惯了跟这孩子像大人一样交流。
“八舅,咱们都是亲戚,有啥事你就直说,是不是昭才他们兄弟……”
“八舅公,时间不早了,我跟娘先回去了。”老太太好像是想到了什么,正要说下去,小白赶紧拦住了她。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听老头的语气肯定是跟家里有关。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哪都是如此。看老头也是不想把这事说出来,何必让他作难。只是自己这个便宜老娘,年纪是不小,却不懂什么人情世故,明明老头不愿说,还是要把窗户纸挑破,反而让老头更没面子。
“好小子!不光聪明伶俐,更难得是在这个年纪就能做到人情练达。这徒弟我收了。孩子,以后每天上午过来找我吧,我教你。”
小白的心思显然逃不过老头的眼睛,看这孩子确实讨喜,开口把这个学生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