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操逃出了洛阳城的同时,一张张有关于曹操刺杀董卓的通缉令也从中央发往个县。
所幸的是,在古代连电视都没有,更不要说是新闻联播了。就算是中央发出来的指示,也不一定被地方执行的。这其中的缘由,都是因为袁绍。
话说袁绍在逃出了洛阳之后,就决定和董卓死扛到底了。其中原因不外乎争夺中央的大权。
袁绍凭借着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荣耀,再加上庞大的家族势力。四处散播董卓凶狠残暴、狼子野心的消息。总而言之,在袁绍的流言中,就把董卓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而百姓门又容易被蒙骗,就把在宴席上与董卓剑锋相对的袁绍当做的大英雄。
而在袁绍之后,吕布又到处散播曹操刺杀董卓未遂的消息。再这之后,中央政府又下达了对于曹操的通缉令。这份通缉令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曹操确实有刺杀过董卓。在不知情人的眼里,如果曹操没有刺杀董卓,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份通缉令?
一时间,老百姓们纷纷把曹操也当成了匡扶汉室的大忠臣。毕竟老百姓才是最容易被蛊惑的,尤其是在古时候信息闭塞的年代,只有说一些能够让百姓们高兴的话,那么百姓们就会把你当成是他们的救世主。今后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就深谙此道,所以刘备无乱到哪里,上至太守,下至民众,都对他衷心感激,丝毫没有半点怨言。
因此,就在曹操路径中牟县的时候,他就被当地的城管所捕获。所幸的是,当时的县长陈宫就是因为当时袁绍对董卓的诽谤,再加上朝廷方面的通缉令。所以陈宫非但没有把曹操当成谋反的乱臣贼子,反而把曹操当成了真心匡扶汉室的大英雄。大忠臣。
所以,当时的曹操不但逃过一劫,而且还有着今后被称为吕布智囊的陈宫相助。不过由于曹操对于吕伯奢家人的误会,误以为吕伯奢家人们要将吕布捉拿归案,因此就将吕伯奢一家屠杀灭口。所以之后陈宫又离曹操而去。不过无乱是什么原因,吕伯奢一家终究被曹操所杀,所以在今后的历史中,曹操也留下了凶狠弑杀的形象留于青史之中。
好在一切都有惊无险,曹操平安的到达了自己的老家陈留。可是现在的曹操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到处都在通缉这曹操,只要曹操敢露面,十有八九就会被官差擒拿,然后交给董卓领赏。就算是曹操能够隐居山林,那么他固然能够平安的度过这一生。
但是,这样曹操不愿意。就在前几年,曹操还是洛阳北部尉时,就敢将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用五色棒打死。可见曹操从以前就是不怕来事的人。现在要让曹操平平淡淡的度过这一辈子,恐怕比杀了曹操还有难受。
那么曹操现在该怎么办呢?
曹操自己又不想隐居。再去谋求一份官职简直就是再找死,这些画着曹操画像的通缉令比曹操的速度还要看。在曹操都还没有到中牟县的时候,抓他的通缉令就到了,曹操现在再露头,哪里还会有第二个陈宫去放他一马。
既然没有了退路,那么就大步向前吧。
所以曹操最后的选择就是起义军反抗董卓。只有这样,曹操才能即能够避开董卓的通缉令,又能够度过不平凡的一生。
虽然曹操起兵反抗董卓,但是他也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与其一个人孤军奋战,四面受敌。还不如叫上一杆子同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现在曹操就谎称自己是奉了天子的密诏,到处发榜文讨伐董卓。
历史总是带有讽刺意味。曹操为了让自己的生活不平凡,就发矫诏令天下人起兵反董。而当年的说出“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尽管对匈奴的战争得胜还朝,但还是“未奉诏”而险些被整死。
而袁绍接到了曹操的檄文以后,就知道这个是假的。其中原因很简单,他袁绍自己在洛阳的时候都没有被皇帝诏见,更何况是曹操。而且皇帝如果真的是想要众人起兵讨伐董卓的话,放着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不用,反而去用一个宦官之后,这说不通啊。而且自己还是率先甩脸给董卓看得,论资历也轮不到曹操。所以袁绍才一把就断定曹操发的檄文是假冒的。
不过就算知道是假的,袁绍也可以当做不知道。自己就当做曹操的诏书是真的,起兵讨伐董卓。反正袁绍从一开始就打算反董,只要反抗董卓,那么董卓就会拿自己的叔叔袁槐开刀。到时候自己就是袁氏家族的掌门。如果能够顺路推翻了董卓,那么他袁绍就是当朝的第一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在话下。就算是不成功,那么他也可以集结所有反抗董卓之人,从而自成一国,再与董卓对抗。
其他诸侯看见连四世三公的袁绍都起兵讨伐董卓了,那么自己就跟着干吧,毕竟谁都想要去抱大腿。凡事有大哥罩着,自己总能捞点好处。所以各地诸侯纷纷响应。
在袁绍、曹操的号召下,一共有十八路兵马响应,组成关东联军。共同推举又有声望又有实力的袁绍为联军盟主,共同讨伐董卓。
这十八路兵马则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镇,陈留义军曹操。
至此,关东联军与董卓拉开的大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