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处一是道门众人,修的清静自然,不似丘处机那样嗜武,但是被一个小辈这样斥责,他要再没有几分火气,那就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荣辱,也会殃及全真的名声,叫人轻视了全真门下。
全真七子闯荡江湖至今,还没有胆敢这般小瞧于他们的。
王处一还真没把余子秋这个文弱的公子哥放在眼里,只觉是哪家的公子哥学了三两天拳脚不知道天高地厚。
“全真教不是以大欺小之辈,贫道就站在此地受你一掌。”王处一闲步走到场子中央。
余子秋左手抖动,氤氲的气息散发而出,瞬息之间拍出一掌,一道银光在半途中分成两道向着彭连虎和王处一奔袭而去,快若惊雷。
彭连虎举起一对镔铁判官笔想挡已经来不及了。王处一早已闭目待死。
两道银光击在二人身上消散不见,二人脸色顿时极其痛苦,彭连虎状若癫狂,更是不能自己,两人丹田皆已尽碎。
余子秋一击得手之后,也在原地不动。一直以来因为余子秋不能修炼内功,只能花力气打磨躯体,以防时空元力的反噬。
北冥神功这样高深的武学也不能练,也就没有去练那些看来比较浅薄的功法,例如五行拳这类的,甚至连招式技法也没有学。
更没有想到后世为人所称道的内家拳,不是他不知道内家拳,而是诸多功法皆不能修习,就没有再尝试下去了,这时将二人丹田击碎之后,遐想之下却是行到了这一层。
能不能有效果还犹未可知,但极有可能改变他不能修炼的现状。
余子秋也有些迫不及待了,内家拳的功法秘籍他虽然没有,但是他也听说过其中一些精要,对于前世的太极拳也熟知。
此地事虽未了,余子秋有些不像多管了,向着穆念慈招了招手,然后朗声道:
“鄙人与这位穆姑娘还有授武之谊未了,待穆姑娘学成之后,自会让其与这位郭少侠成亲,郭少侠与丐帮洪七公也有一段师徒之情,日后若是遇上还请郭少侠告知洪老帮主,飘香楼故人向他问好。”
想了一会:“这位郭少侠若未能与洪老帮主成就师徒之缘可来临安府飘香楼寻我,木易前辈,等郭少侠来飘香楼之日,就是你郭杨结为秦晋之时。”
“梁子翁,你的蛇可以换你们王府十几条手臂,换还是不换。彭连虎你作恶甚多,废去你的丹田算是小惩。王道长,废去你的丹田因全真七子过错甚多,行侠而不仗义,日后你若是想明白了,自可来飘香楼,届时还你一身功力。”
几日后,余子秋就带着黄蓉、穆念慈回到了临安府,临安府的江湖人士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全部都领了飞仙阁的手令寻找珍奇药材去了。
寒冬已至,临安府也渐渐寒冷。
偌大的练功房内,热气蒸腾,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余子秋手上一一使来,进、退、顾、盼、定之间自有法度,揽雀尾、搬拦锤、十字手圆活连贯,虚实分明。
自余子秋精炼上这后世的太极拳,体内的血气沸腾,肉身中奇异的时空元力也隐隐略有增长,但是还缺少了一些什么,太极拳是内家抱丹成道的功夫,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气怎么练,筋骨怎么熬炼余子秋还是一知半解,更深层次的就不用说了。
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即阴阳也,举手投足,一阴一阳,一虚一实。太极十三势,为导引功夫。导引者,导引气血也。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要离太极。练时如行云流水,粘连不断。练拳与对敌,总不离一虚一实。虚能实,实又能虚,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妙在其中矣。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中有实,实中寓虚。
道理易懂,功夫却难。练拳离不了松肩坠肘,气沉丹田,尾闾中正,虚灵顶劲。所以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
练法也有很多的精微的差别,余子秋以前没有练过自然不知道其中三味,如今才明白其中道理何其浩瀚。
太极拳还只是内家拳的一种,还有形意和八卦,每一种内家拳都可以算作一个武学流派,其中的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余子秋凭借这太极拳的架子和一些在后世路人皆知的精要就能有所斩获,何况完整的精要武论、历代传承,余子秋只能叹一声可惜了。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余子秋和黄蓉二人坐在院子中,看着穆念慈练习凌波微步,身姿婀娜,态若神女,不由吟道。
黄蓉在一旁‘哼’了一声,表示自己的不满,她和穆念慈关系这半月来已是极好,不好出言讥讽,以免勾连到穆念慈。
“蓉儿,将那药蛇炖了,大家暖暖身子。”黄蓉一听余子秋此言,心中一喜,余子秋早就和她这药蛇的宝贵之处,独养生美颜一样就眼神放光。
但是黄蓉不想就这样放过余子秋。
“某些人不是‘令我忘餐’吗?看着穆姐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