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当诚实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品质,我们,将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还是应该痛定思痛,为之深刻反思?
—题记
多年前,曾经年少轻狂自诩为半拉愤青的我对人与人的信任还满怀信心。那时候的我,每当在路边见到年迈或者年幼的乞丐,总会往他们手里塞几块钱。塞完后,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般的自我膨胀感,高大,而幸福。
那时候,“名牌”就是名牌。无论是“大白兔”奶糖还是“西湖牌”缝纫机,那口感和质量之过硬,在许多年后,仍令人唏嘘不已。
多年后的今天,我还未曾老去,斗志也未曾泯灭,良知也还残存。但我已经不敢随便去扶在街边摔倒的老人,因为我怕,我怕本就买不起“宝马”的我,最终沦落到连自行车都买不起。
多年后的今天,即便是再大的“名牌”产品拿在手中,我也要端详半天,犹豫不决。因为我怕,我怕这些“信得过”牛奶里面也会有三聚氰胺,怕这些“免检”火腿里面也有瘦肉精,怕这些“优质奖章”白酒里面也有甲醇。
几千万的人千万次的问,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现在的人到底怎么了?与其追问一个一时说不清答案的问题,不如扪心自问:今天,你诚信了吗?
今天,你有没有明明是自己拍错了号码,还故意找茬,逼着网店店主给你免费退换货。
今天,你有没有因为一个路口没安装摄像头,就顶着红灯冲了过去。
今天,你有没有为了省十几块的电影票钱,在网络上搜索、看着所谓的枪版、盗版。
今天,你有没有习惯性的跟客户或者久未见面的朋友寒暄着:“下次,下次,下次一定..”
下次,鬼知道有没有下次,天晓得下次是什么时候。
曾跟一位做电子商务多年的朋友谈起他的生意,他告诉我:“现在的恶性竞争,已经导致如果不做假货、水货的话,根本赚不到钱。他虽有自己的底限,但如果继续瞪眼爆亏下去的话,恐怕撑不了多久。”
听完,唯有苦笑。做生意当然首先是要有利润的,如此方能维持持续,即便是赚钱后再去做慈善,也需要利润在先的前提。我唯有替他祈祷,祈祷在诚信的价值回归之时,他还在艰难的维持着,没有倒下。
这种感觉,让人无奈,发人深省。就如当我惊讶的在某个“视信誉如生命”的电商平台上发现,竟然还有“差评师”和“刷信誉”这种职业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猛然被揪住的苍凉。
这种苍凉,与一些网店头顶上闪闪发光的钻石、皇冠形成绝妙的讽刺,仿佛在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一句广告词—“是刷出来的”。
弗朗西斯·福山在名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曾告诉我们答案,他将华人圈归于低信任度社会,症结在于缺乏社会的中间组织。
只是,我们始终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正视。不得不说,正视现在,正视自身,也是一种诚信。如果你认为,诚信仅仅是个人问题,那我告诉你,大错特错!因为失信无法获取各类贷款只是小事一桩,罗里吧嗦的大道理也不必再讲,最后就让我用两个数据结尾吧:
据有关方面统计,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据BSA的研究报告:我国的盗版软件率每降低10个百分点,将创造25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160亿美元的新经济活动,以及44亿美元的新增税收收入,同时这些效益中的84%将使地方经济受益。
数据总是骇人的,一个字,你懂得。如果,今天已经过去,那从明天开始,让诚信的光辉在你身上闪耀吧,诚者自成,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