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奸雄曹操----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
世人对曹操的认识,是雾里看花,众说风云。三国时代的乔玄说曹操是命世之才,治理乱世,当曹操莫属。南阳人许颙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英雄周瑜直截了当地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汗贼”,《三国演义》倾向于这种说法。为了证明这种说法的成立,《三国演义》为此对曹操罗列了不少罪状。《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汉贼,但又不得不考虑曹操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安天下的英雄人物。为此,也表现曹操智谋过人,为了兼顾两者,就将曹操称之为奸雄。“雄”表现曹操是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奸”,表现曹操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乱臣贼子。其实,站在今天的社会去看《三国演义》,我们不应该这么去看曹操。
那么,应当怎样去评价曹操呢?请看第一章,话说奸雄。
第一章话说奸雄
我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与对手竞争中,当我们败给对手时,为了找原因,也为了安慰自己,这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指责对手太奸。而处于上风者,往往会说对手太笨。在《三国演义》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袁绍与公孙瓒。袁绍约定公孙瓒一同进攻韩馥,成功后,共同平分其土地。结果,韩馥在袁绍逼迫下,将整个冀州拱手送给了袁绍。公孙瓒一无所得。此时,公孙瓒骂袁绍全无信义,不足以在人间混。刘备赖着孙权的荆州不还,孙权恼怒地骂刘备是滑头。吕布被曹操活捉了去,求刘备在曹操面前求情。刘备不但没有替吕布向曹操求情,反而落井下石。气得吕布愤怒地骂道,说刘备是最不讲信用的无赖。
以上例子都是处于下风者被处于上风者出卖了,而又无计可施,只得愤愤不平地指责对手不讲信用,是个滑头。
在三国时代,曹操处于所有对手的上风。以此类推,曹操被所有你的对手斥之为奸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此说,世人都说曹操是奸雄,并不一定当真把曹操当作奸雄,只是曹操的计策太高明,使人望尘不及,所以就拿奸雄来诋毁曹操,以发泄自己的怒气,掩饰自己的无能罢了。究竟如何?请看下文。
第一节、本无篡逆
世俗最少给曹操扣上了四顶帽子。一是篡逆之臣。二是乱世奸雄。三是“宁可教我负天下人,决不教天下人负我”的臭名声。四是“吾好梦中杀人”的阴险。现在,我们讨论第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是不是篡逆之臣。
一、本无篡逆。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当着东吴文武大臣的面,指责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周瑜也说,“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由此,曹操的篡逆之罪名就传开了。
所谓篡逆,篡为篡改、篡权。逆为忤逆,犯上作乱。如果从这两方面来判定曹操的篡逆之罪,我认为曹操很冤。
从历史看,曹操既无篡权的野心,也没有忤逆的暴行。
先说篡权窃国吧,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有这样两件事。
光和末年,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联接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为皇帝。他们把这个计划告诉了曹操,曹操拒绝参与。王芬等人失败了。这一件事表明曹操对汉朝的态度,是无篡逆之心。
第二件事情,袁绍与韩馥商议,要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联合曹操,曹操拒绝了这样做。再次表明曹操无篡逆之心。
再说犯上作乱,曹操迎奉汉献帝,建都许昌,尽管发生过“衣带诏”之类的事情,但曹操对比董卓之流对待汉献帝的态度有天壤之别。不管怎样,曹操一直当汉献帝为皇帝来敬奉。
尽管因“衣带诏”事件诛杀了皇妃等一干人犯,但还是敬奉汉献帝为皇帝,比之董卓、李傕、郭汜等还是忠心侍奉汉献帝,汉献帝本人也曾感叹,“曹将军真社稷之臣也。”你看,董卓是怎样对待东汉皇帝的,他随便一个理由,就废了少帝,立当时的陈留王为汉献帝,后来又视汉献帝为木偶任意摆布,后来又挟制汉献帝迁都长安。不说没有皇帝的尊严,连做人的尊严也没有。汉献帝到了李傕手里命运更惨,有时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为严重的是,当李傕与郭汜内讧时,汉献帝被李傕当做人质来要挟郭汜。由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对待汉献帝的态度来比较曹操对待汉献帝的态度,应该说曹操是给足了汉献帝的皇帝尊严的。至于说因“衣带诏”事件诛杀皇妃,那是政治斗争你死我活的性质决定的。汉献帝不安心皇位,想剿灭曹操在先,在你死我活的危急关头,曹操不得已、不得不这样做。
其三,曹操终其一生不但没有篡权窃国,自立为皇帝,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极力维护或拥护刘氏汉家政权。我们也在此列举三件事情作说明。
第一件事,当朝廷大权旁落在十常侍手中时,曹操积极参与何进、袁绍等人计划的勤王事件,这里足以看出曹操对朝廷的忠心。
第二件事,当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导致京都大乱时,曹操铤而走险,伺机刺杀董卓,虽然未遂,但表现了曹操对朝廷的一腔忠诚。
第三件事,刺杀董卓未遂,曹操潜回老家征集乡勇、矫诏讨卓。会十七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事情尽管失败了,但是可以看出曹操对东汉王朝忠贞不渝的感情。
当然,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但仅此三件事情足以体现曹操对东汉王朝的忠诚。
二、“尊天子以令不臣”及其他。
当汉献帝逃难回到东都洛阳时,荀彧抓住时机向曹操献计说,“奉主上以从众望”,而毛玠也建议“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些后来被诸葛亮解读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呢?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谈谈认识。
其一,“奉天子”与“挟天子”。
到底是“奉天子”还是“挟天子”呢?
我们先从事情的起因看,
汉献帝九死一生逃难回到故都洛阳,当时的情景是帝入洛阳见“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命杨奉且盖小宫居住。百官朝贺,皆立于荆棘之中尚书郎以下皆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见《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在这样一种悲惨困厄之中,曹操出手相救,从生死攸关这个角度看,曹操无疑是尽君臣之义,奉迎天子。
其二,曹操奉迎天子是奉诏行事。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这样介绍,“‘太尉杨彪奏帝曰,前蒙降诏,未曾发遣,今曹操在山东,兵强将盛,可宣入朝,以辅王室。’帝曰,‘朕前既降诏,卿何必再奏,今即差人前去便了’。彪领旨,即差使命赴山东,宣召曹操”。由此可见曹操是奉诏迎奉天子,合乎法理,不存在挟天子之说。
其三,奉迎天子都许昌是活命之计。
当时,洛阳残败,无可为食,洛阳居民仅有数百户人家,尽去城中剥树皮、掘草根为食。而许昌近鲁阳,转运粮食方便。由此,董昭建议,迎天子都许昌。曹操认为董昭的建议,合乎情理,便采纳了董昭的建议,才迎汉献帝于许昌。
综上所述,曹操迎奉天子于许昌是奉皇帝之诏干了一件合乎君臣道义、合乎法理、合乎人情世故,顺从民望的事情,从道义、法理、情理上看,曹操是“奉主上以从民望”,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与王允相比,更应是忠臣。
读《三国演义》,人们都以为王允是忠臣。其理由是王允联合吕布剿灭了董卓,恢复了汉献帝短暂的合法地位。为什么说只是短暂的合法地位呢?因为在以后的不久,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之流就打败了吕布,逼迫王允跳楼自尽了,汉献帝刚从董卓的虎掌中逃出来,又进了李傕、郭汜之流的狼窝,命运比在董卓那里更悲惨,汉朝统治下的百姓更是生不如死。
而曹操呢?曹操将汉献帝迎幸到许昌,最起码一点,给了汉献帝适合的生存环境,盖造了宫室殿宇,立了宗庙社稷,最少名义上还是尊奉汉献帝而号令天下,曹操统治下的北方,百姓有了较安全的生存坏境。
比较王允与曹操,如果王允算忠臣,曹操也不逊色于王允。应该说曹操更应该称之为忠臣。为什么?因为《三国演义》经常用来评判忠臣的标准是以伊尹与霍光为标的,说有伊尹、霍光之志则可,无伊尹、霍光之志则为篡。
伊尹、霍光是什么人呢?
伊尹: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元圣(第一个圣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的老师、中华厨祖。
传伊尹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委以国政,助汤灭夏。
汤死后,汤孙太甲为帝时,因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另说今河南省-虞城东北),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3年后,迎回太甲复位,他为商朝理政安民50余载,治国有方,世称贤相。
霍光,他跟随汉武帝近三十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二十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
比照伊尹、霍光之志,王允不及格。因为他剿灭董卓后,不但没有改变汉献帝的悲惨命运,不但没有使百姓解脱兵祸,相反,由于董卓的部下反攻倒算,自己赔上了性命,汉献帝又重新回到了恶魔的手中,天下由此更加动荡不安。比照伊尹、霍光,王允不但无功,反而有罪。
另外,王允本人确实是无伊尹、霍光之志、他既无知人之智,也无知己之明。他依靠吕布领兵,借吕布来拱卫汉室,这是他无知人之智。他本人也不具备辅佐汉室的经天纬地之才。本来李傕、郭汜之害可以化解,因为董卓剿灭后,李傕、郭汜之流十分震惊与害怕,想痛改前非,效忠于朝廷,是王允不允许,要将李傕、郭汜之流与董卓一般处置,所以才逼迫这些亡命之徒作困兽斗,由此造成长安街血流成河的悲惨结局。对此,《三国志》裴松之注《汉纪》有评论,意思是说,如果王允能正确对待董卓,协助董卓议政、限制董卓的权力(若王允之推卓而分其权),利用董卓而制止董卓犯罪(伺其间而弊其罪),也许会纾解国家的患难。
而曹操呢?迎奉汉献帝于许昌后,汉献帝有了自己的皇宫,而北方百姓的生活也慢慢稳定下来,从这个角度讲,曹操也算是有伊尹、霍光之志了,算作是一个忠臣了,最少不应该安上篡逆的罪名。
四、曹操同时代的人怎么看曹操。
曹操到底是忠臣还是篡逆之臣,同时代的人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评价更具合理性、权威性。尽管我们不能让古人出来讲话,来阐述他们心目中的曹操形象,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传记中读出他们对于曹操的认识。下面我们以荀彧、程昱、郭嘉、桓阶、韩嵩、华歆、董昭等八人为例作简要说明。
我们为什么要以这八人为例来分析曹操是否为篡逆之臣呢?
因为,这八人对于曹操的认识有四个共同特征。
第一、从地位看,因为这八人都是当时社会名流,他们对曹操的认识具有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这八人在当时的社会中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与现实社会又有广发的接触,他们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讲体现了社会的共识。
第二、从学识看,因为这八人都具有较高的学识修养,他们对曹操的认识具有权威性。所谓权威性,这八人在当时的社会都是顶级的社会名流,他们的学识、他们的阅历、他们的经历都表明他们是非凡的人才、社会贤达,他们的认识结论能代表社会主流认识,更能为社会大多数人接受、信服,且富有预见性。
第三、从与曹操的关系看,因为这八人与曹操非亲非故,他们对曹操的认识公正、客观。他们在跟着曹操闹革命之前都与曹操没有利害关系,既不像曹仁、夏侯惇等是本家亲戚,也不是老部下或同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他们对曹操的认识都比较公正、客观,不存在任何偏见。
第四、从他们的经历看,因为这八个人自从走进曹魏集团后都能与曹操一道坚持革命到底,也就是说他们对曹操的认知是一贯性的,虽然荀彧到了最后与曹操的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离开曹操而另攀高枝,从他们跟随曹操一辈子的彻底革命性来看,佐证了他们最初对曹操的认知的正确,说明曹操是一个令人相信,可以值得相信的领导人。
这八人从跟随曹操时间的长短可分两类。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为一类。这四人是元老级的,是曹操起事之初就跟随曹操的。他们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分别是从袁绍等其它集团转投过来的。投奔曹操时,曹操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投奔曹操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如郭嘉说的那样,明智的人审慎地考量主人是否可以辅佐。他们认定,跟随曹操可以建功立业,可以青史留名,所以,就坚定不移地跟随曹操闹革命。
他们四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非凡的经历。
先说荀彧,其人少年时,南阳人何颙就认为荀彧这个人不同寻常,是辅佐帝王的人才。何颙这个人在这里交代一下,他是伯乐,会相人,在当时很有名气。曹操也找过何颙,何颙认为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可见,何颙这人的相术的高明与名气。荀彧最早跟随同郡人冀州牧韩馥,后来袁绍占了冀州,荀彧一同被袁绍接收了,并受到重用。荀彧认为袁绍最终成不了大事,就转投了曹操。当时是袁绍强,曹操弱。荀彧能在袁绍强大,曹操弱小的情况下,投奔曹操,可见,曹操在同时代士人心目中的位置。曹操见到荀彧,非常高兴地说,“你是我的张子房。”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这个人经历特别,很小就有名气。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的部下张权要求为荀昙守墓,荀攸对此很疑惑,告诉他的叔父荀衢说,这个人的脸色不好,这恐怕有诈。荀衢顿时醒悟了,于是对张权进行询问,果然是杀人亡命。后来何进执掌朝廷,征召荀攸,授予他黄门侍郎的职务,后来遇上董卓之乱,他又联合郑泰、何颙等人准备刺杀董卓,由于泄密,事情失败,由此入狱。董卓死后被赦免。后来又被征召公府,由于有不凡的政绩升为任城太守,没有去上任。他想到艰险的蜀汉任职,由于道路阻隔没有到达。滞留荆州,后来接受曹操的征召,走进了曹魏集团。
程昱是东郡东阿县人,这个人在当时社会也很有名气。兖州刺史刘岱征召他去做官,他没有接受。后来帮助刘岱出谋划策,刘岱认为程昱是个人才,表朝廷任程昱为骑都尉,程昱以有病为由拒绝了。后来曹操来到兖州,任兖州牧,征召程昱出来做官,程昱接受了征召而且跟随曹操一辈子。程昱出来做官,家乡人感到不理解。说先前官府征召你出来做官,你不接受,现在为什么又接受了呢?为什么前后矛盾?程昱不予回答。程昱是怎么看待曹操的呢?他在陈宫叛变曹操,兖州岌岌可危时,对范县县令勒允说过这样一段话,“曹使君智慧、谋略人间少有,大概是上天授给他的”,告诉勒允“得主者昌,失主者亡”,曹操是能“息天下之乱”的命世之才。由此可见,程昱对曹操的仰望。
最后说郭嘉。郭嘉是曹操写信荀彧,希望荀彧向自己推荐人才,荀彧便推荐了郭嘉。曹操与郭嘉见面,曹操说帮助我成大业的,一定是这个人。郭嘉说这是我真正的主人。郭嘉也是从袁绍集团转投到曹操这里的。他之所以转投曹操,认为袁绍是一个不能成就大事的人。
这四人的共同点都是信服曹操,愿意跟随曹操革命到底,这说明曹操在他们心里最少不是什么篡逆之臣。
桓阶、韩嵩、董昭、华歆等四人为一类。他们这四人都是曹操事业有了发展后走进曹魏集团的。如果要将这四人分类,也可以分为两类。桓阶、韩嵩、董昭等三人为一类。这三人是在没有走进曹魏集团就爱慕曹操,默默无闻地为其效劳。当曹操后来知道了这些之后,非常感动。
先说桓阶,这个人对曹操的感情更深刻、更特别。先摘录陈寿《三国志.桓阶》中的一段话,大家听后就会认知桓阶这个人了。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刘表率荆州响应袁绍,桓阶劝长沙太守张羡说,举大事而不从大局出发,没有不失败的。现在袁绍反其道而行之,刘表却响应他,这是取祸之道,明府您如想建立功业,申明正义,保全福分,远离祸害,就不该与他们联合。张羡说,那么,我归向谁,才可以呢?桓阶说,曹公势力虽弱,却是仗义而起,解救朝廷的危难,尊奉皇上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谁敢不服从?
这段话告诉我们两条信息,一是在桓阶看来,曹操是仗义行动,是尊奉皇上的命令而讨伐有罪的人。二是可见曹操当时的地位与名望。当时,桓阶还不认识曹操,一个不认识曹操的人,都愿不惧生命危险,默默为其效劳,就可想象得出曹操在当时的个人魅力。就是这么一个人,后来,刘表也要征召他去做官还想把自己的妻妹嫁给他,被桓阶拒绝了。
再说董昭吧。董昭在张扬那里做事,拜为骑都尉。当时,曹操在兖州任州牧,与张扬联系,想派人经过他的地盘到长安去进贡,张扬不允许。董昭为此劝说张扬,袁绍与曹操虽各自独立,现曹操势力不如袁绍,但曹操确实是天下了不起的英雄,袁绍终归会被曹操所灭。这时曹操还不认识董昭,由此可见,曹操在当时社会名士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
再说韩嵩,在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时,刘表同时得到这两人的请求,希望得到刘表的帮助,刘表对此犹豫不决,派韩嵩去许昌观察动静。韩嵩不想去,其理由是我韩嵩今天跟随将军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您刘表如果能上顺天子,下能听命于曹操,派我去可以,如果您不能,我到了京师,天子赐我一官半职,那时我就是天子之臣,不能再替您效命了。韩嵩这句上顺天子,下听命于曹操就是对汉献帝与曹操之间君臣关系的肯定,说明当时天下上顺从天子,下听命于曹操是社会大势、是大义,是天下名士肯定、赞扬、向往的。如在赤壁之战前夕,刘表帐下的名流韩嵩、蒯越、傅巽、王粲之流都盛赞曹操,那个被刘表派往许昌曹操那里观察动静的韩嵩在出使之前就说过,“曹公至明,必能济天下。”
桓阶、董昭、韩嵩,在袁绍强,曹操弱的情况下,肯定曹操一定能打败袁绍,桓阶的理由是曹操仗义而起,解救朝廷的危难,尊奉皇上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他这样做会得到天下的人的帮助。董昭的理由是曹操是天下了不起的英雄,韩嵩的理由是上顺天子,下听命于曹操是为臣之道。这三个人,桓阶在长沙,董昭在北方张扬那里,韩嵩在刘表那里,他们三人,天各一方。尽管天各一方,英雄所见略同。由此进一步证明曹操不是什么篡逆之臣,而是天下名士敬仰的英雄。
再说华歆,早年,王芬和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共谋篡逆之事。王芬暗地里召唤华歆、陶丘洪一起谋划,废掉灵帝,华歆不但自己没有去,而且阻止了陶丘洪。后来,王芬失败了,陶丘洪佩服华歆的见识。
曹丕称帝,华歆反而成了先锋,这两件同一性质的事件,华歆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怎样评判华歆呢?他阻止陶丘洪参与王芬等人谋求废除汉灵帝一事,是因为他看准了王芬这个人不能成就大事,他极力为曹丕称帝人前马后忙过不停,是因为他看准了曹丕称帝是大势所趋。
华歆走进曹魏集团,也是发生在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时,曹操上表朝廷,征召华歆。此时,华歆在孙权那里。华歆要走,孙权不同意。华歆对孙权说,将军要尊奉王命,应该和曹公建立友好的交情,现在情谊还不牢固,让我给您效力还不好吗?孙权于是放走了华歆。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志.华歆传》也是这么写的。华歆一句将军要尊奉王命,与曹公建立友好交情与韩嵩对刘表所说的上顺天子,下听命与曹操,英雄所见略同,都表明天下名士向往曹操,向往曹操是顺天下大势而为。只是诸葛亮因曹操那里名士太多,怕去了无用武之地而不想去,才横生出“挟天子而令诸侯”的谬误来。
以上八位社会名流、名士的经历与认识,从不同的角度表明了他们对曹操的认同,也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曹操是上尊天子,下顺民心,顺势而为。这些名士向往、跟随曹操也是顺势而为。说明曹操不是什么篡逆之贼,而是必能济天下的英雄人物。
另外,这些社会名流、名士是看重气节、看重名声、也是很清高的。他们决不会图自己的个人前途而去投靠一个篡逆之贼而毁了个人气节与名声,他们也不会为了个人前程去投奔一个自己瞧不上的人。荀彧、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而投奔曹操,尽管袁绍当时极其重视荀彧与郭嘉,但他俩却认为袁绍成不了大事而不屑效命于袁绍。而韩嵩、华歆之所以愿意离开刘表、孙权,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跟随曹操是上顺天子,下听命于曹操是尽君臣之义,而跟随曹操就是看重曹操能济天下。他们不但自己跟定曹操,而且奉劝天下有识之士跟定曹操,在吕布占领兖州时,程昱劝说勒允跟定曹操。勒允当时是范县县令,此时吕布以将勒允的母亲、兄弟、老婆、儿子当做人质来要挟勒允。勒允能不顾家人的安危而听从程昱地奉劝,不敢有二心地为曹操坚守范城。而桓阶呢?是劝张羡据长沙三郡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刘表是荆州牧,张羡是刘表的部下,张羡在刘表举州以应绍的情况下与刘表对抗,以此响应曹操,可见天下人心的向背,而且他们认为这样跟定曹操是仗义而行,是奉王命而讨有罪。
这八个人的经历以及对曹操的坚信证明了他们当初对曹操的认识是正确,是可信的。
五、当今社会应当怎样评判曹操。
我们查阅历史会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曹操的认识,也是与时俱进。
宋朝开始,说书人开始说三国,曹操戴上了篡逆之臣的帽子,而且由此遗臭万年。这是受忠君报国文化的影响。那时是家天下,天子、君王就是国家,忠于君王,就是忠于国家。所以,曹操在那个时代看来,一定要忠于汉献帝,不忠于汉献帝就是大逆不道。今天的天下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天下,因此,我们对曹操的评判就要跳出历史的局限,跳出忠君报国的禁锢。
伟人******就为曹操做了这样的辩护,他说,“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伟人******的认识就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认识。鲁迅也说过,曹操至少是一个大英雄。大文豪郭沫若曾经写戏剧与文章专为曹操翻案。
明天,我们对曹操的认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开放与开阔,我们会对曹操有更新的认识。
因为昨天,我们对曹操的认识是放在“家天下”的环境下,所以说曹操是篡逆之臣。今天,我们对曹操的认识,是放在“国天下”的环境下,所以,我们称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明天,随着世界的一体化,我们对曹操的认识也将会“全球化”。
当下,我们虽认为给曹操定罪为篡逆之臣是有失公允的,但是,自古至今,为什么社会一直以为曹操是篡逆之臣呢?这与《三国演义》广泛流传有关系,因为《三国演义》罗列了曹操很多篡逆的罪行,欲知其详,请看下一节,让曹操背负篡逆之罪的那些人和事。